大学经济学教材有哪些

脚蹼2023-02-12  25

1、《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主编。

2、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册,88元。梁小民教授翻译。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

3、《 经济学基础》 《政治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多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

4、《经济学》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图公司1948年初版。现已出第16版,通行全世界。国内50年代由高鸿业教授根据英文第10版翻译,商务印书馆于 1981年出版。市面之16版,是和诺德豪斯合写,由萧深教授翻译,并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单行本出版。

5、斯蒂格利姿《经济学》及系列辅助教材。斯蒂格利姿在信息经济学成就甚高,此书可作为前二者的补充,前二者所涉及经济学内容主要是以价格理论及边际分析为基础,不包括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性分析部分。斯蒂格利姿之《经济学》可填充前二者之空白。

《经济学原理》,曼昆著,梁小民译\x0d\x0a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易学,基本上所有理论都配有案例,非常直观易懂。这本书的第二大特点就是知识覆盖面很广,传授的是广义的经济学原理。比如像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学科,在这本书中都被浓缩成为一到两章的内容。因此,通过学习这本书,初学者将有望对经济学的主要知识和内容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x0d\x0a\x0d\x0a《经济学》,萨缪尔森著,萧琛译\x0d\x0a这是经典!虽然难度要略高于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但仍然是一本针对初学者的经济学教材。这本书案例不多,但文字和论述非常严谨,此外它也是国外累计销量最高的一本经济学教科书。\x0d\x0a\x0d\x0a《经济学》,斯蒂格利茨著,黄险峰译\x0d\x0a这本书特别贴近时代,贴近中国。该书不仅教会了读者怎样理解新经济现象,怎样解释数字时代的经济问题,还告诉了读者怎样评价亚洲金融危机,以及怎样看待前苏联、东欧和中国的经济转轨。\x0d\x0a\x0d\x0a《牛奶可乐经济学》,弗兰克著,闾佳译\x0d\x0a这本书从牛奶与可乐包装的不同说起,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它不是一本教科书,而是一本畅销书,就是说看了这本书还需要看看大师们写经济学教科书。\x0d\x0a\x0d\x0a《吴敬琏专集》,吴敬琏著\x0d\x0a收录了吴敬琏从1982年至2005年的全部重要文章,该书也因此客观地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变化,它将告诉你中国经济与西方国家经济的不同之处。\x0d\x0a\x0d\x0a此外,一些经济学或者金融学的的科班们所熟知,而且图书馆一般都会有的书籍:\x0d\x0a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黄达主编 《金融学》 \x0d\x0a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 还有宋鸿兵《货币战争》不过这个还是要有点经济学基础的\x0d\x0a\x0d\x0a还有我觉得我们看的一些经济金融书籍的 学的东西大多是与西方的经济环境相适应的 好多理论与我们的经济状况有很大程度的背离 不适用 所以有必要看看一些经济评论家的文章 这个你可以看看他们的博客 比如郎咸平 易宪容 叶檀 张五常(他的行文风格本人不太喜好)陈功(安邦咨询的老总)等等 这些人的文章一般都是针对经济热点产生的 很有现实意义 对于理解现实的经济现象有帮助

首批中国经济学教材共九本。都有着如下特点:

一、宏观经济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对宏观经济理论、政策和方法的研究,为建设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和完善我国宏观经济管理水平,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服务。

二、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现代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运行及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关心社会中的个人和各组织之间的交换过程,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的决定,其基本理论就是通过供求来决定相对价格的理论。

三、从经济发展的经验事实中探寻发展的逻辑,从新时代发展故事中凝练具有普遍意义的发展理论,将会把发展经济学从由贫变富的发展理论,进一步拓展为由富变强的发展理论,从而开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崭新一页。

四、开放型经济学是与封闭型经济相对立的概念,是一种经济体制模式。在开放型经济学中,要素、商品与服务可以较自由地跨国界流动,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

五、即持续关注金融市场、公司金融、公共金融、国际金融等传统金融问题,也紧密追踪科技金融、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等新金融问题。

六、主要研究经济学、财政学、税收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在资金筹集和使用方面的理论、制度和管理方法以及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税收问题等,从而进行税务规划、税务检查和资产管理。

七、涵盖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前提下,突破现有著作、教材的既有框架,通过实务操作和案例解读,给读者一个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清晰的逻辑思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3940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