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难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

小鬼奇兵2023-02-12  30

“李广难封”的意思就是说,李广很难被封为列侯因为李广的运气不好,错失了很多被封侯的机会,所以他一辈子都没有成为诸侯。

其实李广这个人还是非常厉害的,也很有能力,他是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非常有名的一个将领。他常年镇守边关,抵御匈奴人的侵扰,匈奴人非常害怕李广,称他为“飞将军”

虽然李广这么厉害,但是他的政治敏锐度非常低,这也使得他错失了一个非常好的封侯机会。

汉景帝的时候,“吴楚七国之乱”爆发,李广跟随周亚夫去平定叛乱。后来他解救了梁国之围,梁国的国君刘武非常感激李广,因此任命他为梁国的国相,而李广则欣然接受。

这件事情令汉景帝非常不高兴,因为汉景帝认为,李广作为中央政府的将军,不应该接受诸侯的封赏。所以即使李广在“吴楚七国之乱”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也没有被封为诸侯。

正因为李广得罪了汉景帝,所以他在景帝一朝一直都是郁郁不得志。后来汉景帝驾崩,汉武帝刘彻即位。刘彻即位以后致力于打击匈奴,所以他启用了自己的妻舅卫青,任命卫青为大将军,让李广跟随卫青去攻打匈奴。虽然李广在这次战疫中表现得非常出色,可是他却不小心被匈奴人俘虏。

而在汉朝的时候,被敌人俘虏是一件非常耻辱的事情,这件事情又一次得罪了汉武帝。虽然汉武帝没有责怪李广,也没有治他的罪,但是最后没有把他封为侯爵。

就这样,李广错失了两次封侯的好机会,后来他被太皇太后窦氏召回东宫,成为了守护东宫的将军。可是当时太皇太后已经非常年老,没有心思关心李广的事情,而且李广在东宫也施展不了自己的本领,所以他的才能就被淹没在了深深的皇宫里面

结语:李广是西汉初年非常出名的军事将领,他非常有才能。和他同时期的其他将领,很多人都不如李广出色,但是都被封为了诸侯。只有李广因为错失好好几次机会,所以他一辈子也没有被封为诸侯,实在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情。

李广难封的原因:

一、军功不够

据《史记》、《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期因军功封侯的共有26人。而其封侯标准有以下几点:

1、捕斩敌军王、相、将军、阏氏等;

2、斩敌千级以上;

3、在战斗中为夺取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

4、父亲在战斗中做出重大贡献而死,儿子可以获封侯。

而李广在文景两朝的对匈战争中主要任务为防守工作,而武帝其间的五次主动出击战中却以三次未遇敌和二次覆没告终。虽经七十余战却从未达到封侯的标准。

二、性格因素

据《史记》记载,李广最后一次出征是漠北大战以前将军身份随卫青击匈奴。李广因为卫青让他与右将军赵食其从东路夹击而愤愤不平,不向大将军告辞就恼怒的回到部队。

在这样的状态下与右将军出东路,右将军赵食其与之相处必然尴尬异常。加上自然环境的恶劣,最终导致大军迷路,失去了最后一次封侯的机会。

三、政策因素——西汉军功制度的不完善或者也能归为李广难封的原因之一。

李广很忠诚很爱国,但毕竟李广性格上的缺陷以及能力上(运筹帷幄的大战略能力以及大局意识)的不足,虽然在小规模战斗上,他表现出来的勇猛以及处变不惊的大将气度,但这些只能使李广扬名,而大战斗中李广总是屡战屡败,没有大的战绩可言,因此李广至死难封。

扩展资料

李广,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先祖为秦朝名将李信。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

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

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元狩四年(前119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司马迁评价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唐德宗时将李广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李广为怀柔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李广历任七个郡的太守,前后四十多年,得到赏赐立即分给部下,饮食与士兵一起。家裹没有多余财物,一生不谈购买产业的事。李广身材高大,长臂,具有善射箭的天赋,就是子孙和其他人向他学习射箭,也都赶不上他。

李广寡言,不与人多说话,和别人在一起住,就在地上画作战阵图,射箭比射的面宽窄,输了罚酒喝。专门以射箭作游戏。带兵行军,遇到断粮缺水时,见了水,士兵不全喝到水,他不近水边,士兵不全吃上饭,他不尝一口饭。

对待士兵宽厚不苛,士兵因此喜欢替他办事效力。他射箭,看见敌人,不到几十步之内,估计射不中就不射,一射就要应弦倒地。因此,他带兵作战,多次被敌人围困,连射猛兽,也几次被伤害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广

李广是汉代著名的,但是李广至死也没有被封侯,所以后人诗句里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然而李广为什么难封呢?他的功劳难道还不够吗?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李广难封 典故 介绍,希望你喜欢。

李广难封典故

虽然李广每次都是身先士卒,作战勇敢,但李广除了力战外,不懂战略部署,从战术上胜敌人,只是以勇猛胜人,如一介猛夫,自负非常轻敌。李广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李广被捉。此点说明李广一介勇夫,除了单对单、等对等、多打少外,只要敌人兵一多,李广便无可奈何,要么兵败,要么被捉。李广设计逃走,李广兵败,当斩,赎为庶人。李广回霸陵亭太晚,城门已关。霸陵亭尉趁着一股酒劲,呵斥广:“今不得夜行,何况你是前!”李广气而无可奈何。虽然霸陵亭尉酒喝多了,但他也算的上是秉公办事。等李广又一次被皇上用为右北平太守时,李广把霸陵亭尉召至自己的军中,后而斩之。这一点说明李广心胸太狭窄,心中容不得对自己有 意见 的人。李广数不能封侯,于是向搞星相占卜的王朔抱怨道:“自从汉朝北击匈奴以来,我未尝不在其中,然而其他将领都封侯位列三公,然而我却没有封侯,难道我命中注定不封侯?”王朔说:“你想想,你有没有做什么亏心事情?”李广说:“我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我杀了已经投降的八百人。”王朔说:“祸莫大于杀已降,此及所以不得封侯者也。”杀俘虏在古代本身就是不道义的事情,何况又杀了800人,因此李广必会遭到报应。果然从李陵投降匈奴之后,李广家就衰败下去。

李广虽然非常忠君爱国,但他性格上有缺陷,智谋上也有所不足,更何况家里出了个“污点”李陵,这个投降匈奴的“污点”也足够让李家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了。

李广其人

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人大举侵入,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参军抗击匈奴,因为他善于骑射,斩杀敌人首级很多,所以被任为汉朝廷的中郎。李广曾随从皇帝出行,常有冲锋陷阵、抵御敌人,以及格杀猛兽的事,文帝说:“可惜啊!你没遇到时机,如果让你正赶上高祖的时代,封个万户侯那还在话下吗!”李广身材高大,手臂修长,擅长骑射,打起仗来行踪飘乎不定,行动敏捷,被匈奴人称为“飞”。在做上谷太守时,他每天都跟匈奴人打仗,他置个人生死于外,战斗非常勇猛。以力战为名。典属国公孙昆邪哭着对皇帝说:“李广才气, 天下 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皇上爱其才,恐亡之,把李广调到上郡做太守。李广本人自以为天下无敌,从心底里蔑视匈奴人,因此每次打仗拼了命的打,匈奴算什么,多亏匈奴人不懂汉家孙子兵法,如果匈奴人略懂兵法一二,李广很有可能被匈奴人施计捉走或杀死。

李广难封写作背景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是唐代诗人李贺《致酒行》中的两句诗,意思是:少年正该壮志凌云,怎能一蹶不振。老是唉声叹气,那是谁也不会来怜惜你的。其中流露出来的既有少年的凌云壮志,又有怀才不遇的感慨。用它来形容王勃写《滕王阁序》的背景,那是再恰当不过了。

要有凌云壮志,认为怀才不遇,一个基本的条件是你必须有“才”,是个“才子”。王勃就是一位非常有才情的诗人。据《旧唐书》记载:王勃“六岁能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就是说王勃六岁就能写文章,而且思路十分流畅,其中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英勇豪迈。杨炯《王勃集序》里也写道:王勃“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十岁包综六经,成乎期月,悬然天得”。意思是王勃九岁就能写文章指出《汉书》的错误,一写就是十卷。十岁时承担了概括六经要旨的任务,一个月内就完成了,就好象有天神在助他。在写诗方面,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号称“初唐四杰”。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广为传诵,其中的“海 内存 知己,天涯若比邻”更是脍炙人口。“四杰”的领袖人物,恐怕非他莫属。

俗话说:“恃才傲物。”王勃既然有这样的才能,志向 自然 高远。唐高宗麟德元年(664),他曾上书右丞相刘祥道,请求推荐自己。其中有“所以慷慨于君侯者,有气存乎心耳”的话。这里的“气”其实就是不凡的志向。成为经天纬地的大人物,成就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是少年王勃的追求目标。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志向高远的诗人,却时时处处因才高而遭他人嫉妒,他的仕途充满坎坷和危机。唐高宗麟德三年(666),他经刘祥道推荐,参加了制科考试。虽然对策非常完美,但朝廷只给了他一个“朝散郎”的闲职。沛王李贤闻王勃之名,召他为沛府修撰,其实是想利用王勃的文才为自己歌功颂德。在此期间,由于写了一篇讽刺当时宫廷斗鸡的《檄周王鸡》的开玩笑的文章,得罪了唐高宗,被赶出了沛王府。经受仕途的这一番挫折,王勃一度对仕途失去信心。于是去蜀游历,放纵诗酒,文名因此大振。唐高宗咸亨二年(671)底至次年初,王勃从蜀地返长安参加科选。其友凌季夫为他在虢州谋得一个小小的参军之职。在此任内,因藏匿官奴罪犯曹达,不久又因为担心走漏风声将其杀死。因此犯下死罪。后虽得赦免,但连累其父,被贬为交趾县令,远放到南方的蛮荒之地。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3760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