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常说的“耙耳朵”,到底是什么意思?

四川人常说的“耙耳朵”,到底是什么意思?,第1张

四川人常说的“耙耳朵”,指的是男性对于女性的尊重和宠爱,而女性也不会恃宠而骄。互相尊重的双方感情自然融洽,所以耙耳朵这个词在四川是褒义的。

“耙耳朵”文化最早出现在川渝地区,后来逐渐传播到全国。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文化,和当地的饮食习惯和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众所周知,四川属于盆地,比较潮湿,当地人主要通过吃辣椒来排除身体里面的湿气,慢慢就养成了吃辣的习惯。而且在四川不仅是男人吃辣,女人更爱吃辣,吃辣的人一般脾气会比较直接,所以四川女性的脾气相比我国其他地区要直接、爽快一些。

在双方感情当中,脾气爽快的人总是占主导地位,爽快的人会在适当的时间解决两人的问题。久而久之,在双方感情当中就养成了男方尊重女方,女方不会恃宠而骄的情况,这就是川渝地区的人口中的“耙耳朵”。

所以说,耙耳朵是维系川渝地区家庭关系和谐的重要保障,只要男方足够“耙耳朵”,那么夫妻双方的感情就会融洽的不得了。作为一个曾经在四川生活过的人,我对于他们的耙耳朵文化深有感触。身边的朋友在谈恋爱的时候,总对女方总是有一种天然的尊重,无论做什么之前总要询问对方的意见,处处体现对于女生的呵护和宠爱。

不仅如此,在感情和婚姻中,男方还会帮助女性分担家务。在我国其它地区,有部分人可能还是固执地认为带孩子、烧饭洗碗这些是女性的分内之事;不过在耙耳朵的四川,男人都会自觉的做这些事情,帮助女性分担家务活。

如果全中国的男人都能有四川男人这样的“耙耳朵”,那么我相信全中国的离婚率会下降至少五个百分点,家庭和谐的民意调查满意率也会直线上升!

耙耳朵在四川话中的意思就是指怕老婆的男人,也就是惧内,妻管严的意思。

耙耳朵,发音为pa,一声,为西南地区,如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地独有的词汇,因男子结婚后常被老婆揪耳朵而形象地留传开,“耙耳朵”一词正是形容男子耳根软,怕老婆。

耙耳朵的原型来源于成都一种加了“耳朵”的自行车,这是最早成都男人为了让自己老婆坐得更舒适而发明的,成都大街到如今也还有少量此类车型。演变到今天,“耙耳朵”已成了三轮车,但人们依旧亲切的称此为“耙耳朵”。

扩展资料:

在成都人的传统观念中,做一个耙耳朵有利于亲子关系,好男人懂得心疼老婆。在外面辛苦挣钱,下班后赶快回家,到菜市场买菜,提着蔬菜水果回家,边听音乐边为老婆准备好吃的,老婆的衣服脏了,丈夫还主动提出来去洗了。

这样的好丈夫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他们的儿女会学习老爸的样子,将来对丈夫或对妻子好,详和、美满的家庭风气一代代传下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耙耳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3664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1
下一篇 2023-02-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