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铸钱郑通?

古代铸钱郑通?,第1张

是邓通吧。

邓通(生卒年不详),蜀郡南安(今四川乐山)人,汉文帝男宠。凭借与汉文帝的亲密关系,依靠铸钱业,广开铜矿,制“邓通钱”,富甲天下。

垄断铸钱

有一天,文帝命令许负为邓通相面。许负说:“邓通的命会穷困饿死。”文帝说:“能使邓通富有的在于我,怎么说他会贫困呢?”于是将邓通家乡附近的大小铜山都赏赐给他,准许他铸钱。

邓通被文帝赏赐了家乡的大小铜山用来铸钱的消息传到老家后,亲朋邻里奔走相告。年已古稀的父亲十分感念皇上的恩德,带领几个女儿和女婿雇工匠在铜山一带采铜、烧炭、铸钱,严格遵照邓通的嘱咐,每一个钱都要精工细作,又从不在铸钱时掺杂铅、铁而取巧谋利,因而制作出的邓通钱光泽亮,分量足,厚薄匀,质地纯。上自王公大臣,中至豪商巨贾,下到贩夫走卒,无不喜爱邓通钱。吴国钱以发行量大占优势,邓通钱以质地优良取胜。这一时期,吴国与邓通所铸的钱币流遍全国。

历史评价

司马迁《史记》:①“通亦愿谨,不好外交”;②“然邓通无他能,不能有所荐士,独自谨其身以媚上而已。”

铜四铅六,他的逻辑就是要把钱币成为真正的货币交换的意义。

分析如下:

1.“铜六铅四”使得钱上的字迹清晰,颇为美观,雍正看了很高兴。可是这样就有了弊病,“铜器”的价值很高,奸商们把制钱收了过去,融化重制,提取铜造成铜器,可以翻手获得几十倍的利润。

2.制钱大量被熔炼,市面上流通的制钱就少了,“物以稀为贵”,制钱相对银子来说就升值了,银子虽然也是流通货币,但是小民百姓中没有银子,因此原本官价是1两银子=2000制钱,在市场上就变成了1两银子=800制钱。

3.然而税收却是以“银子”交付国库的。百姓手中没有银子,只能以制钱交付国库,那没办法,只能按照官价1:2000上交,假如国家收2两银子的税,百姓就需要交付4000制钱。

4.官府拿到这4000制钱,立马可以在市场上换回5两银子,而官府只向国家上交2两,剩下的3两就落入了自己的腰包,除了“火耗”,“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也有通过这这类的各种各样的办法去敛财。

扩展资料:

户部新钱铜铅的比例是6:4,铜多了之后,新钱就看着清晰漂亮,皇帝看着就高兴,这是个脸面问题。但是这样一来,问题就来了:钱里面铜多了之后,有些不法之徒就用银子把铜钱收了去,化成铜器,转手卖出去之后,就是几倍几十倍的利。

这样一来,市面上流通的铜钱就少了,虽然银子也是当时流通的货币,但是当时大多数人都不算富裕,铜钱仍然是作为主要货币来使用的。

铜钱一少,那么必然就升值。打个比方,本来朝廷定的官价是1两银子换1000个铜钱,现在铜钱数量大大减少,铜钱的购买力就大大增加,那么1两银子可能就只换得到500个铜钱了。

那么再看,封建时候的百姓是要交各种各样的税的,比如农民A,朝廷规定一年要交若干税3两银子。

一般百姓是没有银子的,都是用铜钱流通,明明市面上500个铜钱就可以换1两银子,明明按市价只用交1500个铜钱就可抵税,可朝廷不管,必须按官价来,没银子,你就交3000个铜钱。

而那些贪官呢,他们有银子,他们收了百姓的铜钱后,自己拿3两银子出来,换走农民A交的3000个铜钱的税钱,再放到市面上,就可以税到6两银子,就这样盘剥了百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3645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1
下一篇 2023-02-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