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的核心是性格。
性格是指个体在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心理特征。一般我们把性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两大类。
性格是人格的核心,是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最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个体之间人格的差异性并不是表现在气质、能力上的差异,而是表现在性格上的差异。性格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与特定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受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所以有好坏之分,具有明显的社会道德评价意义。
性格的定义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态度是一个人对人、物或思想观念的一种反应倾向性,它是在后天生活中习得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因素组成。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表现在他在生活中追求什么、拒绝什么,即表现在他都做了什么上面。
而一个人怎样去做,则表明了他的行为方式。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决定了他的行为方式,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又体现了他对现实的态度。
人格的核心是性格。
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人的行为举止中,主要体现在对自身、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
性格也可称为个性或人格,著名心理专家郝滨先生认为:“性格可界定为个体思想、情绪、价值观、信念、感知、行为与态度之总称,它决定了人们如何审视自身以及周围的环境。它是不断进化和改变的,是人从降生开始,生活中所经历的一切总和。”简单的说,性格就是个体独有的并与其他个体区别开来的整体特性,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本质的人格差异,人们称之为性格差异。性格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它是人的核心的人格差异。性格有好坏之分,能最直接地反映出一个人的简单道德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