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之”是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无实际意义。
另也可作"诸"的分读字:
之於二字的合音。“之”是代词,“於”是介词。如:“付诸(之於)行动”。《论语•卫灵公》:“子张书诸(之於)绅。”
用现代语言,是:我之於你, ....。」的『之於』的意思是指『就...而言』、『对...而言』= 『for』。
《 之 = 往 (就);於 = 1.在,2.与,跟,3.对於 (例:1.介於,2.於你何干,3.於事无补) 》
例:She is sophisticated for her age. (就年龄而言她是世故了一点。)
例:「我之於你,有那麼重要吗?」= ( 我,就你而言,有那麼重要吗?)
例:「良心之於你,是如何看待的?」= ( 良心,对你而言,是如何看待的?)
一、于的意思和用法于
yú
【动】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往;去〖go〗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
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书·大诰》
取〖take〗
昼尔于茅,宵尔索陶。——《诗·豳风·七月》
如;好像〖look〗
《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易·系辞下》
又如:于何(如何)
于
於
yú
【介】
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in,at,etc.〗
捐金于野。——《后汉书·列女传》
又
成于机杼。
射于家圃。——宋·欧阳修《归田录》
又
葫芦置于地。
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于:介词,到。)——清·姚鼐《登泰山记》
又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于以(在何处);于兹(在此);于时(在此)
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for,etc.〗
告之于帝。——
《列子·汤问》
何有于我。——《论语》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唐·韩愈《师说》
言于李愬。——《资治通鉴·唐纪》
语于富者。——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他做的事于人民有益
表示动作、行为的所从,意义相当于“从”或“自”、“由”〖from〗。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by〗
不拘于时。——唐·韩愈《师说》
苦于多疾。——宋·苏轼《教战守》
伤于缚者。——清·方苞《狱中杂记》
择于自然。——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我限于水平,未能对这篇文章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引进比较对象,意思相当于“比”〖than〗
甚于妇人。——《战国策·赵策》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同于真。——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
同于幻。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又如: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表示把动作、行为加给对方,相当于“给”〖to,etc.〗。如:荣誉归于教练
表示相对的位置〖in〗。如:垂直于肋板的脊柱
姓
于
yú
词缀。嵌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不必译出
以至于寸。——《后汉书·列女传》
越于诸侯。——《国语·晋语》
又
以免于难。
可以免于难。
“於”
另见yū
于今
yújīn
〖uptothepresentsince〗∶至今
车站一别,于今十年
〖nowadaynow〗∶如今;到现在
于思
yúsāi
〖thickmoustache〗常叠用,表现胡子极多
于时
yúshí
〖forthemomentthenatthattime〗介宾词组。在这个时候,当时
于时冰皮始解。——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于是
yúshì
〖asaresultthereforewhereupon〗紧接上事之后并由于上事而出现某种结果
二、“之”的意思有哪些
之 #zhī
【释义】①相当于“ 的 ” :无价之宝|言外之意|三分之一。②代词,指人或事物:求之不得|取而代之|置之不理。③表示虚指,不具体代替什么:总之|久而久之|总而言之。④往;去;到:君将何之?
【之后】 #zhīhòu 表示在事情、时间或处所的后面:一小时之后|毕业之后。
〖例句〗写完作业后,又看了会儿电视,之后就睡觉了。
【之前】 #zhīqián 表示在事情、时间或处所的前面:三天之前|上中学之前。
〖例句〗一年之前,李大哥将家乡的父母接到了北京。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之 <;动>
(会意。象艹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之,出也。象艹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
之zhī
⒈到,往:由京~川。不知所~。
⒉代词。代替人或物:爱~重~。取~不尽,用~不竭。
⒊代词。这,此,或虚指:~子于归(这个女子出嫁)。久而久~。
⒋在形容词、名词等之后,跟"的"相当。〈表〉修饰或领属关系:光荣~家。四分~三。两年~后。羔羊~皮。中国~富强。人民~英勇。
⒌用于主谓结构中间,使其变为偏正结构: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⒍文言虚词:~乎者也矣焉哉。
三、于的意思是什么
编辑本段释义 一、介词 “于”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起来组成介宾结构,在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
1.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 ⑴表示动作行为在何处发生、出现或进行。
A.“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在”,或仍作“于”。
例:身直为闺合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B.“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前,作状语。可译为“在”。
例:韩遂等起凉州,复为中郎将,西拒遂。于望垣硖北,为羌、胡数万人所围,粮食乏绝(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吕布传》) ⑵引进行为动作的起始处所或来源。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从”“由”“自”等。
例: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信陵君窃符救赵》) ⑶引进动作行为到达的处所。“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
可译为“至”“到”等。 例: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信陵君窃符救赵》) 2.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时间。
⑴表示动作行为在何时发生或出现。“于”所在的介宾结构既可出现在动词谓语前作状语,也可出现在动词谓语后作补语。
可译为“在”。 例: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报任安书》) ⑵表示动作行为延续或终止的时间。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常用在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到……时”“至”,或仍作“于”。
例: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棰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报任安书》) 3.引进动作行为的内容。“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
可译为“以”“把”等。 例:今予其敷心腹贤肠,历告尔百姓于朕志(《尚书·盘庚下》) 4.引进动作行为直接涉及的对象。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常用在动词之后,作补语。不必译出。
例: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报任安书》) 5.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向谁而发。“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
可译为“向”。 例: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 6.引进交付、传递的接受者。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给”,或仍作“于”。
例:景公有爱女,请嫁于晏子(《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7.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物,表示人、事物与行为动作之间的对待关系。 ⑴“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
可译为“对”“对于”。 例: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报任安书》) ⑵“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前,作状语。
可译为“对”“对于”。 例:沣州人张居士,于禅学有所得,临终之岁,禅坐静室,约其徒满百日乃开(《续夷坚志·张居士》) 8.引进与甲方动作行为有关的乙方,表示动作行为是甲、乙双方共同完成或进行的,并表示在动作行为过程中甲方起主导作用,是主动者。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之后,作补语。可译为“跟”“同”“与”等。
例:六年春,齐伐宋,以其不同盟于齐(《史记·齐太公世家》) 9.引进用来比较或比拟的对象。一般用以说明异同。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跟”“与”等。
例: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信陵君窃符救赵》) 10.引进比较的对象,表示程度的比较。“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形容词谓语之后,作补语。
可译为“比”。 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报任安书》) 11.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之后,作补语。可译为“被”。
例: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12.引进动作行为受益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为谁而发。“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之前或之后,作状语或补语。
可译为“为”。 例:群臣不尽力于鲁君者,非不能事君也(《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按:群臣不为鲁君尽力。
二、连词 连接词或词组,表示并列关系。《尚书》中用得较多。
可译为“和”“与”等。 例:告汝德之说于罚之行(《尚书·康诰》) 按:告诉你施与恩德的说法和施行惩罚的道理。
三、助词 1.用于句中,标志宾语前置。 例:四国于蕃,四方于宣(《诗经·大雅·崧高》) 按:蕃,捍御;宣,教化。
捍御四国,教化四方。 2.用于句中,位于动词之前,主语之后,有时在表时间的词语或状语之后。
使语句和谐,并有加强咏叹意味的作用。 例: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秦风·无衣》) 3.用于句首,有时并列用于动词前。
例:于疆于理,至于南海(《诗经·大雅·崧高》) 四、语气词 用于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等。
例:昭王曰:然则先生圣于?(《吕氏春秋·审应》) 五、动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
本义:超过) (2) 往;去 [go]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
毛传:“于,往。
1. "之"在文言文里的解释是什么啊【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之:你)(《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季氏将伐颛臾》)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
(《季氏将伐颛臾》)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齐桓晋文之事》)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 (三)动词,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④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
【而】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 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④朝而往,暮而归。
⑤掩口胡卢而笑。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例: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③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例: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④秦师轻而无礼。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闻而愈悲。 ③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④灭滑而还。 ⑹通“如”:好像,如同。
例: 军惊而坏都舍。 ⑺通“尔”,你,你的。
例: ①而翁归。 ②若欲死而父。
③而母立于兹。 (而已)罢了。
例: 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③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 ④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得惟我而已。
⑤比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 「而后」才,方才。
例: ①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三月而后成。 ④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
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⑤假诸人而后见也。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以】 1、因为,由于:例: ⑴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⑵臣是以无请也。
⑶惟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⑷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⑹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⑺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⑻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⑼不赂者以赂者丧。
⑽以心中有足乐者。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 “于”在文言文里的意思是什么【于】
(一)介词。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
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方面”“从……中”
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
3.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4.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5.被。
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与,跟,同。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7.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
③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
④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见……于】表示被动。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3. 文言文中之的解释是什么“之”的解释有很多,需要结合文章理解。主要有:
①到……去。《为学》:“吾欲~南海。”
②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③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有时而用~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
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乎?”
⑤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
⑥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口,甚于防川。”
⑦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不传也久矣。”
⑧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利。”
⑨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甚也。”
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不知。”
⑾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烟炎张天。”
⑿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后,甲兵顿弊。”
4. "之"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之"字在文言文中有到、去、的意思,词性不同意思不同。
"之"字在文言文中用法:
1、“之”作代词用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2、“之”作动词用
(1)吾欲之南海,何如?(《蜀鄙二僧》)“之”是到,去的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之”是到,去的
“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3、“之”作助词用
(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有的可不译。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结构助词。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扩展资料:
"之"常见含义:
1、到,往。【现代汉语解释】
2、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3、指示代词,这。
4、活用为第一人称,我。
5、可用于宾语前置句复代指宾语,用于动词之后。
6、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7、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8、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之
5. 文言文中, 于 的主要意思有哪些因 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 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以 1.介词,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介词,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3.介词,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介词,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5.介词,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6.介词,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①以一当十(成语)②夜以继日(成语) 7.连词。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8.承接连词。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9.目的连词,后一动作行为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10.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11.连词。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12.语气助词,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13.语气助词,起调整音节作用。例: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14.动词,译为: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15.动词,译为: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16.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于 “于”是介词,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例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例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①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 ②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6. 文言文翻译中之的解释是什么“之”字的用法:一、“之”作代词用
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之”作动词用
例:
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公输》)
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③④⑤⑥
可以看出,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作用为调节音节,不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