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清朝头饰及服装特点

五子棋最高段位2023-02-09  23

一、头饰

1、旗头

旗头,主要指满族妇女的发式。满族已婚妇女的发式多是绾髻。

大拉翅、又名大京样、大翻车、达拉翅、答喇赤、旗头、旗头板等,清朝晚期在满族及清宫中为妇女所流行的一种头饰,为板状冠型,呈现如牌楼般高耸挺立的风貌。

一般加戴在真发梳成的二把头之上,与之共同构成夸张的大二把头形状。常见的大拉翅是扇面状的中空硬壳,高度一尺左右,下方是头围大小的圆箍。以铁丝做架,布袼褙(浆糊粘合起来的多层布)做胎,表面包裹黑色缎子或绒布。大拉翅的表面可以插绢花、簪、钗等众多装饰,有时候侧面还悬挂有流苏。

满族妇女除了旗头、簪子外,还普遍喜欢在发髻上插饰花朵,将硕大的花朵戴在头上历来是满族的传统风俗。

二、服饰特点

1、、清代女装,汉族妇女在康熙、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满族妇女着“旗装”,梳旗髻(俗称两把头),穿“花盆底”旗鞋。

旗人衣装或短装有琵琶襟、大襟和对襟等几种不同形式。与其相配的裙或裤,以满地印花、绣花和裥等工艺手段作装饰。襟边、领边和袖边均以镶、滚、绣等为饰。

2、清代男装主要是长袍和马褂,袖端呈马蹄形是历代不曾见过的。长袍造型简练,立领直身,偏大襟,前后衣身有接缝,下摆有两开衩(古时称“缺裤”),四开衩和无开衩几种类型。皇室贵族为便于骑射,着四面开衩长袍,即衣前后中缝和左右两侧均有开衩的式样,平民则着左右两侧开衩或称“一裹圆”的不开衩长袍。

扩展资料:

服饰的演变:

1、康熙年间

贵族妇女流行一种身着黑领金色团花纹或片金花纹的褐色袍,外加浅绿色镶黑边并有金绣纹饰的大褂。襟前有佩饰,头上梳大髻,也有包头巾样式。侍女是着黑领绿袍,金纽扣,头上饰翠花,并有珠_垂肩。

2、乾隆年间

妇女着镶粉色边饰的浅黄色衫,外着黑色大云头背心。裙边或裤腿镶有黑色绣花栏干,足着红色弓鞋。也有着朱衣,袖边镶白缎阔栏干,足着红色绣花鞋。也有的着镶有黑边饰的无领宝蓝色衣者,襟前挂香牌一串,纽扣上挂时辰表、牙签、香串等小物件。

也有的在衣服外面结桔黄色带子,垂在腰胯两侧与衫齐,带子的端头有绣纹。也有的着白纱汗衫,黑裤红腰带、红肚兜,鞋后跟有提舌。

3、嘉庆道光年间

女子多着低领蓝衣紫裙,裙子镜面和底边均镶黑色绣花栏干,袖口镶白底全彩绣牡丹阔边。也有的袖口和衣服裙子镶阔栏干,裙带垂至膝下,肩有镶滚云肩。也有的着团花绿衣浅红色裙,裙的镜面上绣少许折枝花数朵,披云肩垂流苏。

4、同治年间

流行蓝缎地镶阔边的绸裤带,带宽一丈或数丈,带端有绣纹。无论着裙着裤均有系带的习俗。腰带系后垂至膝下为尚。

5、光绪中期

妇女衣裙渐短,袖子渐宽,带长过膝露出约一尺有余,走动时随风飘摆,也有将流苏缝于带端,摆动时呈现异样效果。服色以选用湖蓝、桃红为多,也有宝石蓝和大红等色。

6、光绪末年

妇女的衣服身长过膝,采用大镶滚装饰,裙上有时加十六至二十条飘带,每条带尾系上银铃,步行时有响声,甚为风趣。衣襟前挂有金或银制的装饰物,如耳挖子、牙剔子、小毛镊子等。有的还挂有梅檀一类的装有香料的小香囊。也有的系着内装香脂粉的绸缎或缂丝制成的小镜袋。

与此同时,上海流行一种新装,这种新装不但在袖边,也在臂肘上饰以镶滚,衣服较前窄且长,裤子也相应地窄了一些。并配以三至四对手镯。如此新装,确实将妇女们的形象装扮得更加清秀和娴静。这种在原有基础上稍加变化的新形式,在当时就是时髦的新潮装。

7、清末

流行衣袖里面装假袖口,少时一、二幅,多时二、三幅。这种装束,一则为了显示身份和富有;二则为加强旗装封闭形式的风格特色。假袖口不但用料考究,装饰布局也追求与旗袍相同,由此整体服饰更增加了华丽的效果,也加强了装饰的层次感。假袖口一层层连接起来,显现出窄袖的修长感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服饰

百度百科-发饰

近些年的古装剧中,清朝宫廷剧独树一帜,风头正盛。相比较于古装仙侠剧,清朝宫廷剧凭借着对于历史场景、宫廷生活礼俗,人物服饰特点的高度还原,以及宫中女性一生的爱恨情仇,成为了当下最火热的影视作品之一。自从清朝宫廷剧问世以来,从早些年的《末代皇帝》、《还珠格格》,到近两年总是被拿出来相提并论的《延禧攻略》、《如懿传》,观众们会发现清朝男子的发饰几乎没有发生过较大变化,然而清朝女子的发饰却一直在不断的改变。既然清朝女子发饰如此多变,那么她们的发饰究竟是怎样的呢?

清朝初年女子发式

头饰文化是服饰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几乎每个民族、每个朝代都具有其极具民族代表性和文化代表性的发饰头饰装扮。尤其是清代宫廷女性,作为整个满族贵族的代表群体,她们的发饰文化,既体现了满族独特的审美眼光,又体现了各民族文化交融的发饰特点。由于当今观众对于清朝发饰头饰的了解,基本上只源于影视作品,只可惜影视剧并不能高度精准的还原清朝发式造型,反而会导致人们对于发饰文化形成固有的错误认知。

清代的发式造型十分精美,在我国古代头饰中更是有这种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准确了解清代女子发饰,其实就是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粹。虽然满族的名称在明代末年才开始出现,但是这个民族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的肃慎人,他们才是满足的最早祖先。在清朝入关以前,满族人其实就是女真人后裔,因此他们的服装自然延续了女真族的服饰习俗。女真族在入关以前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他们以狩猎、游牧文明为主,这一时期女子的发饰是简单的结发为辫,方便她们骑马射猎。

清军入关以后,在长一段的时间里,女子发型并没有发生巨大变化,仍然保持着女真族最传统的“辫发盘髻”。由于冠服礼仪的出现,满族女性开始在重大典礼时佩戴发冠、钿子,为了佩戴朝冠,女性要将原来的盘髻辫子梳成软翅头,这种发型就是清朝中后期最流行的“两把头”的雏形。所以颇具实用性的“两把头”,其实是满族女性为了适应新的服饰礼仪制度的改变,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新型发式。

清朝中期女子发式

发展到清朝中期,满族妇女发式,由原来的实用型向美观型转变。在清朝《旧京琐记》中有记载,康熙乾隆时期,最为盛行的女性发饰为“两把头”,书中写到:

“唯府内旗下妇装,梳发为平髻,曰一字头,又曰两把头。

”这种发式的出现,就是为了满足女性的爱美之心,因为女性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在两把头的发髻上插以珠钗、绒花作为装饰。不过两把头用女子的真发梳成,所以难以佩戴大量的发饰,因此“架子头”应运而生。

“架子头”与“两把头”的不同之处在于,女子梳头的时候,会在两把头的发髻之间放置一个细铁丝做成的三角架,随后在将头发缠绕在铁丝架上,这样一来,可以佩戴珠翠、鲜花等装饰品的发髻面积变大,女子可以更加随心所欲的装饰发式。因为脖子后面还是会有碎发遗留,无法全部缠绕在铁丝架上,满族女性就讲脑后余发采用特殊方法梳成燕尾,如此一来,发型就会更加美观多样。《延禧攻略》中的女性发式,其实非常符合清乾隆年间的发型特点。

清朝末年女子发式

经历过康乾盛世的繁华后,清朝迎来了逐步走向衰败的清朝末期。这个时候的紫禁城,奢靡之风渐起,女性的审美情趣发生了巨大转变。满族贵族女性觉得,原先的架子头无法满足她们想要在发髻上装有更多发饰的心意,所以宫廷女性开始梳越来越大、越来越高的发髻,这种发型就被称之为

“大拉翅”、“旗头”。

大拉翅主要流行于清朝末年中后期,因为这种发型倍受慈禧太后喜爱,导致满清贵族争相模仿。

因为大拉翅的发型足够大,所以它将女性的装饰之心发挥到了极致。在这种发髻的正面,会装上一朵格外精美的鲜花,周围再用绢花珠翠作为点缀;为了继续增加头饰的美观型,女子也会用青纱、流苏等较为轻盈灵动的装饰物点缀于发髻上。如此以来,大拉翅就越发耀眼夺目,由于这种旗头装饰物太多,导致了宫廷女性必须时刻保持端庄直立的姿态,这种发型确实从一定程度上让清代宫廷女性越发具有典雅气质。《还珠格格》中的发饰其实就是大拉翅,但是服装师显然搞错了这种发饰的诞生时间,因为乾隆年间根本不可能出现大拉翅。

清朝女性头饰之精美

清朝女子的发式不仅具有独特性、民族性,满族女性用来装饰发式的头饰,也是我国传统头饰文化的代表。比如用来体现身份地位、阶级等级的清代女冠,其造型十分独特,一般只有当满足贵族女性参加祭祀活动时,才会佩戴朝冠。朝冠有冬、夏之分,上面装有大量的黄金珠宝,按照皇后妃子的品阶不同,朝冠上的宝石数量也全然不同,由于这种发饰只在特定的场合出现,而且只有清代后妃可以佩戴,所以它算不上清代的普通发饰。

另一种备受满族贵族妇女喜欢的头饰装饰为“钿子”,钿子按照其功能不同,分为凤钿和常服钿。凤钿一般只出现在婚礼、节庆日上,而常服钿平日生活中也可佩戴。钿子上镶嵌的钿花数量与材质也是有讲究的,宝石、翡翠、珊瑚等钿花材质都有着不同寓意的象征,因此钿花在清代女性的头饰之中非常受欢迎。如若女性觉得光带钿花极为单调,她们还会在钿花周围装饰珠钗、流苏穗子等物增加头饰美感。

最后再来说说,大拉翅上的头花,影视剧中“头花”的材质其实就是以塑料假花为主,但是清代宫廷女性所使用的头花,是采用鲜花,绢花,绒花等材料制造而成。头花之所以会如此受欢迎,一是由于女性对于美的追求,二是源于满族宗教信仰中就有戴花习俗,满族人认为鲜花可以为他们祈求平安、驱魔辟邪。所以满足女性在选带头花之时,也会挑选一些颜色艳丽,香味浓重的花朵。由于鲜花的保存时间较短,为了能够让头花反复使用,以蚕丝、绒绢为材料的绢花便出现了。从清朝女子发式的转变,再到女子头饰的精美,可以看到清朝宫廷女性对于头饰装饰性有着极致追求。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310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