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作用

电阻作用,第1张

电阻将会导致电子流通量的变化,电阻越小,电子流通量越大,反之亦然。

电阻(Resistance,通常用“R”表示),是一个物理量,在物理学中表示导体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

扩展资料:

一、单位标识

导体的电阻通常用字母R表示,电阻的单位是欧姆(ohm),简称欧,符号是Ω(希腊字母,读作Omega),1Ω=1V/A。比较大的单位有千欧(kΩ)、兆欧(MΩ)(兆=百万,即100万)。

KΩ(千欧), MΩ(兆欧),他们的换算关系是:两个电阻并联式也可表示为

1TΩ=1000GΩ;1GΩ=1000MΩ;1MΩ=1000KΩ;1KΩ=1000Ω(也就是一千进率)

二、控制因素

电阻虽然定义为:1伏电压产生一安电流则为1欧电阻;但电压、电流并不是决定电阻的因素。

电阻元件的电阻值大小一般与温度有关,还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有关。多数(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一些半导体却相反。

如:玻璃,碳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有公式R=ρl/s其中的ρ就是电阻率,l为材料的长度,单位为m,s为面积,单位为平方米。可以看出,材料的电阻大小正比于材料的长度,而反比于其面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阻

1、限流:为了使通过电器的电流不超过实际工作所需的额定值或规定值,以确保电器正常工作,通常可以在其中连接一个可变电阻器串联在电路中。当电阻大小改变时,电流也改变。我们将这种可以限制电流的电阻称为限流电。

2、分流:当需要将几个具有不同额定电流的负载同时连接到主电路时,可以在额定电流较低的负载的两端并联一个电阻,并且该电阻的功能是分流的。

3、分压:通常,电器上标有额定电压。如果电源高于电器的额定电压,则不允许将电器直接连接到电源。在这种情况下,电器可以与具有适当电阻值的电阻器串联连接以共享部分电压,并且电器可以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我们称这种电阻为分压器。

4、将电能转换为内能:当电流通过电阻时,它将全部(或部分)电能转换为内部能量。用于将电能转换为内部能量的电器称为电加热器,例如电烙铁,电炉,电炊具,加热器等。

在使用过程中要考虑的最重要方面之一是长度:当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具体来说,我们还可以提及电阻的截面积:当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在使用电阻的过程中选择不同的材料。材料:当长度和截面积相同时,不同材料的导体电阻是不同的

电阻是我们电子元器件中非常常见的一个元器件,在我们的电路板中总是能够看见电阻的身影。

一、电阻是什么?  

电阻就是电流在电路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亦或是说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一般情况下,电流遇到的电阻越大,电流就会越小。

   

二、电阻的作用有哪些?    1.限流  为使通过用电器的电流不超过额定值或实际工作需要的规定值,以保证用电器的正常工作,通常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可变电阻。当改变这个电阻的大小时,电流的大小也随之改变。我们把这种可以限制电流大小的电阻叫做限流电阻。    2.分流  当在电路的干路上需同时接入几个额定电流不同的用电器时,可以在额定电流较小的用电器两端并联接入一个电阻,这个电阻的作用是“分流”。    3.分压  一般用电器上都标有额定电压值,若电源比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高,则不可把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上。在这种情况下,可给用电器串接一个合适阻值的电阻,让它分担一部分电压,用电器便能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我们称这样的电阻为分压电阻。    4.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电流通过电阻时,会把电能全部(或部分)转化为内能。用来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用电器叫电热器。    

     

电阻的工作原理:在物理学中,用电阻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电阻元件是对电流呈现阻碍作用的耗能元件。因为物质对电流产生的阻碍作用,所以称其该作用下的电阻物质。电阻将会导致电子流通量的变化,电阻越小,电子流通量越大,反之亦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3088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9
下一篇 2023-02-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