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杜绝官吏贪赃枉法。
二、颁布均田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保证了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三、迁都洛阳。加强了对中原的统治。
四、学习汉族文化,仿照汉人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提倡说汉话,改鲜卑复姓为汉字单姓,禁穿胡服,仿南朝制定官吏,妇女冠服,提倡与汉族通婚。
扩展资料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孝文帝所推行的汉化改革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于曹魏时创立的九品中正制在西晋时已经变成了从世家大族中选拔官吏的局面,并演化出了士族与庶族两大社会阶层,“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之名言,便出于此。
由于鲜卑族自身并未得高深的文化素养,没有独立的政治改革思想,导致一味照搬此前的汉族政权政策,也就继承了这一已经严重影响社会发展的门阀制度。
《魏书‧官氏志》记载:“有三世官在给事已上,及州刺史、镇大将,及品登王公者为姓……而有三世为中散、监已上,外为太守、子都,品登子男者为族。”使门阀制度由魏晋进一步延伸到了南北朝时期,直到隋朝建立科举制度时方才废止。
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当时胡人大都已能讲汉语,且穿汉服,只是还能说胡语、还穿胡服,这一改革只是加速了习俗改易的过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改革的第一部分,也是改革最核心的内容和对中国历史最大的贡献,其实是在十六国的百年战乱基本摧毁了汉魏晋以来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基础上,重新通过“均田制”、“租调制”“三长制”、“班逯制”建立起了一个此后延续至隋唐的官僚政府模式的雏形,“均田”、“租调”确立和稳定了政府税收,“三长”推动了政权对基层民众的控制,“班禄”则推动了军事贵族的官僚化,这一切其实从冯太后摄政时期就已开始,至孝文帝时期最终完成,也是真正使得北魏得以超越此前的前后赵,前秦等北方军事政权,而具备了一套崭新的,具有上升潜力的,完全超越了魏晋残烬且足以开创新时代的王朝制度,这一切发生的时间,是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前后。此后孝文帝于九年后的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迁都洛阳,发布一系列汉化改革方案,包括禁胡语,改籍贯,重立士族名籍等等,这其实已经是另一个用来解决鲜卑军事贵族与经历了第一次改革后的官僚政府间的不兼容问题的二次改革了,其主要目的是两个,第一是把鲜卑军事贵族向着合格的新政府官僚的方向改造,使其在心态,习惯与能力上足以在经历了第一次改革后的洛阳政府中占据一定的地位,第二是吸纳北方的汉族士族子弟以填充中央政府,保持改革后的政府的执政能力与活力,为此才需要惩戒拒绝改革者,如杀太子元恂,以及鼓励合作者,如重用李冲、李彪这些“礼乐文雅之士”。并因此而不可避免的导致了洛阳的汉化鲜卑贵族-汉族士族主导的中央政府,以及六镇这样的未汉化的边境武人之间的分裂,最终导致了以河阴之变为代表的一系列胡化的反动。
所以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也要分两部分看,关于第一部分的政治经济改革,完全可以用“奠定此后三百年的新时代政治基础”这样伟大的评价来为其盖棺定论,可以说终结魏晋南北朝的三百年乱世的希望种子,便是由孝文帝改革的这一刻起落地生根的。
至于第二部分的汉化改革,则可以视其为暂时性的压制魏晋南北朝北方的最深刻矛盾,以保障第一部分的改革的进行和持续的时代性措施。异族军事贵族和北方汉族士族之间的矛盾,几乎贯穿了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在异族军事贵族的力量削弱到一定程度,以及北方汉族士族被新的政治经济制度官僚化改造到一定程度之前,这个命题在当时的北方社会中根本就是无解的,它导致了此前的前赵、后赵,前秦等所有北方霸主的崩解,也导致了此后北齐的动乱和灭亡。孝文帝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压制它不爆发,从而为前一个改革的持续,以及新的中央政府的巩固和发展争取了足够的时间,这已经是当时局势下人力所能达到的极限了。因此,以他身死近三十年后,六镇贵族的一系列胡化反动来苛责孝文帝引爆了民族矛盾,这是完全不公平的——刘渊、石勒倒是都没有建立起汉化后的中央政府,也因此而没有引发边境军人的胡化反动,可它们的异族军阀政权不过三十年的时间就灭亡了呀,又哪能和孝文帝改革所带来的北魏近二十年的黄金时代相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