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点:
1、运算速度快:计算机内部电路组成,可以高速准确地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当今计算机系统的运算速度已达到 每秒万亿次,微机也可达每秒亿次以上,使大量复杂的科学计算问题得以解决。
2、计算精确度高: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高度精确的计算。计算机控制的导弹之所以能准确地击中预定的目标,是与计算机的精确计算分不开的。
3、逻辑运算能力强:计算机不仅能进行精确计算,还具有逻辑运算功能,能对信息进行比较和判断。计算机能把参加运算的数据、程序以及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保存起来。
4、存储容量大: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器具有记忆特性,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包括各类数据信息,还包括加工这些数据的程序等。
扩展资料计算机从出现至今,经历了机器语言、程序语言、简单操作系统和Linux、Macos、BSD、Windows等现代操作系统四代,运行速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第四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经达到几十亿次每秒。
计算机也由原来的仅供军事科研使用发展到人人拥有,计算机强大的应用功能,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要,未来计算机性能应向着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巨型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算机
1.五个基本组成计算机能够按照人们预先编好的的程序完成某项工作,而不象一些简单的电器,比如早期的电视机一样按哪个键执行哪项操作,这就是由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冯.诺依曼提出的存储程序工作原理,这一工作原理决定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五个基本组成部分,即: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几十年来,尽管计算机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计算机的基本结构没变。这种基本结构如图 2-2 所示。图中的实线代表数据流;虚线代表控制流。
图2-2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五个基本组成
对以上图形的解释:输入设备、存储器、输出设备、运算器的工作都在控制器的控制之下,数据由输入设备输入到存储器,控制器控制运算器从存储器取出数据,进行算术或逻辑运算,并把处理后的结果送回存储器,由输出设备输出。
2.运算器
计算机在执行程序时需要进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承担这一功能的部件称为运算器,又叫算术逻辑单元。它包括寄存器、执行部件和控制电路三部分。操作时,控制器控制运算器从存储器取出数据,进行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并把处理后的结果送回存储器。
3.存储器
计算机能够处理大量的数据,数据在处理过程中还在不断变化,这些大量的数据需要有一个记忆存储的部件,这个部件就称为存储器。存储器既能够接收和保存数据,又能够向其他部件提供数据。存储器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两大类。
主存储器简称主存或内存,是计算机中用来存放指令和数据并能由中央处理器直接从中存取数据的存储器。计算机在工作时,整个处理过程用到的指令和数据都存放在内存中。
辅助存储器简称辅存或外存。通常内存的空间很有限且价格昂贵,计算机在工作时,当前程序用不到的数据没有必要存放在内存中,而是把这些数据存放在外存中。外存不直接向中央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仅在程序执行中用到时再从外存调入内存。常用的外存有软盘、硬盘、光盘、磁带、优盘等。
内存存取速度快,但存储成本高且容量小;外存存储容量大,存储成本低,但存取速度慢。衡量存储容量单位的有B、KB、MB、GB等,分别表示1字节,千字节,兆字节,千兆字节。当前市场上的主流产品中,内存容量一般为128MB或256MB,软盘容量通常为1.44MB,而硬盘容量为10~100GB不等。
内存中的数据只有在加电开机时才能存在,断电后即消失,而外存中的数据在删除之前却可以永久保存,因此,我们在完成某些文件的操作时一定要存盘,将数据保存在外存中。
4.控制器
计算机的几个组成部分如何才能协调一致的工作呢?这就需要一个总指挥才行,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使整个计算机能够自动的运行。执行程序时,控制器从主存中取出相应的指令数据,然后向其他功能部件发出该指令所需的控制信号,完成相应的操作,再从主存中取出下一条指令执行,如此循环,直到程序完成。
5.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输入设备的功能是将数据、程序等用户信息转换为计算机能识别和处理的信息形式。输入设备将信息转变为计算机所能接收的形式并被计算机接收后,信息将存入存储器。输出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将计算机中的二进制信息变换为计算机用户所需要并能识别的信息形式。
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数字化仪、扫描仪等;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打印机、绘图仪、显示器等;微机上常用的磁盘驱动器既可以作为输入设备,也可以作为输出设备。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扬声器、触摸屏、声音识别器、图形图像识别器等输入输出设备已逐渐普及。
与计算机硬件有关的其他重要概念
对于计算机的硬件系统,除了五个基本组成外,我们还经常听到另外一些重要概念,像CPU、主机、外部设备等。
1.中央处理器(CPU)
我们知道,人类大脑有记忆和处理问题的功能,电脑则利用中央处理器(英文缩写为CPU)处理数据并利用存储器来存储数据。CPU 是计算机硬件的核心,主要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大部分,控制着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工作。计算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CPU。
2.主机
计算机硬件系统中,习惯上把内存、CPU 合称为主机。
3.外部设备
具有自动和快速地进行大量计算机
和数据处理功能的
电子设备
。分为
数字电子计算机
、
模拟电子计算机
和
混合电子计算机
三大类。20世纪末社会上广泛使用的是数字电子计算机。它既能用来进行
数字
运算和存贮,又能处理各种数据。数据是表示一定
意义
的
字符
的集合。字符可以是数字、字母或各种符号。用它们可以代表文字、
图形
和声音等。所以,电子计算机实际上是一种
信息处理
机器,能对任何可化为
代码
形式的信息进行处理。
电子计算机主要由
运算器
、
存贮器
、
控制器
、输入和输出等
装置
组成。
(1)运算器,是一种能够对
二进制
的数进行
算术运算
和
逻辑运算
的装置。
(2)存贮器,主要用来保存
程序
和数据,需要时可取出使用或重新存入新的内容。在计算机内的存贮器简称
内存
,是计算机工作所需的主要
部件
,又称为主存贮器,特点是能够快速存入和读出大量的程序和数据代码,存贮和提供计算机所需要的工作
指令
和计算使用的数据。内存贮器过去多用
磁芯
,现在多采用
半导体
电元件。限于计算机体积和价格,内存贮器的容量一般不会很大,但要求
存取时间
短。内存贮器存放的内容,不可能长期保存,只为计算时提供临时需要的程序和数据。在计算机外还有辅助存贮器,又叫
外存贮器
,简称外存。外存贮器有补充内存和长期保存程序、数据及运算结果的作用。外存贮器存贮的内容不能直接供计算机使用,而要先送入内存,再从内存提供给计算机。外存的特点是容量大、能够长时间保存存贮的内容,
存取速度
比内存慢。外存贮器通常用
磁盘
和
磁带
。磁盘由
金属
圆片组成,在单一面或两面涂有
磁性材料
来存贮信息。磁带的存贮容量比磁盘大,存取速度比磁盘低,适于长期保存不经常使用的程序或数据。
(3)控制器是用来指挥计算机各个部件协调地工作,保证计算过程能够按照预先规定的目的和步骤自动进行的装置。
(4)输入设备将原始数据、程序和
控制信息
转换成计算机所能识别的二进制形式的
电信号
,送到计算机内存中。常用输入设备有
键盘
,光电输入机、
磁盘驱动器
、
磁带机
等。
(5)输出设备将计算结果或中间结果用人所能识别的形式表现出来,常用输出设备有
显示器
、
打印机
、
绘图仪
等。
电子计算机的运算器、控制器和内存贮器三个
部分
组成
主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