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分别是哪十三个

中国古都2023-02-09  30

分别是:明长陵、明定陵、明昭陵、明永陵、明献陵、明庆陵、明茂陵、明康陵、明景陵、明泰陵、明德陵、明裕陵、明思陵。

1、明长陵

明长陵为明十三陵之首,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主峰南麓。

明长陵建于永乐七年(1409年),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陵园规模宏大,用料严格考究,施工精细,工程浩繁,营建时日旷久,仅地下宫殿就历时四年。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

长陵的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其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组成。

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196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明定陵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这里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孝端、孝靖)。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建于1584~1590年(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

定陵的主要建筑有祾恩门、祾恩殿、宝城、明楼和地下宫殿等,占地182000平方米,是明十三陵中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定陵被当做“牛鬼蛇神”批斗,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尸骨棺椁被毁。

且由于当时人们文物保护意识不强和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主要指文化大革命和破四旧),使定陵出土的大量丝织品未得到有效保护,迅速风化,因此,定陵的发掘也被认为是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剧。

3、明昭陵

明昭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是明十三陵中的一座陵墓,在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穆宗朱载垕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历史上明昭陵屡遭破坏,1987年4月开始修复,1992年修复完毕,是目前明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园,也是陵区正式开放的旅游景点之一。

4、明永陵

明永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阳翠岭南麓,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世宗朱厚熜及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朱厚熜的年号“嘉靖“史称嘉靖皇帝,在位时间45年,是明朝皇帝在位时间最长者之一,仅次于神宗皇帝朱翊钧的在位时间48年。由于朱厚熜在位时间长,所以嘉靖皇帝的永陵修建规模仅次于明成祖的长陵,迄今保护较好。

永陵建筑独特、规模宏大,是明十三陵中的代表陵墓。永陵因可能有《永乐大典》陪葬而闻名于世。

5、明献陵

明献陵是中国明朝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和皇后张氏的陵墓,陪葬恭肃贵妃郭氏墓,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是明十三陵之一。

6、明庆陵

庆陵,位于十三陵中的长陵西北1.5公里,献陵西北约0.5公里,北京昌平天寿山陵内黄山寺二岭南麓,是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和皇后郭氏、王氏、刘氏的合葬陵寝。

7、明茂陵

明茂陵,位于明十三陵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月二十二日去世年41岁。谥“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同年十二月十七日葬茂陵。

茂陵始建于1487年9月,同年12月玄宫建成,葬入宪宗皇帝和纪氏。1488年4月,陵寝建成,历时八个月。茂陵陵园的形制大体与裕陵相同,但规模略大。宝城内琉璃照壁后面设有左右两个方向的踏跺,这一点与其他各陵不同。

8、明康陵

明康陵,位于昌平天寿山陵区莲花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武宗朱厚照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墓。建陵用时1年,总体布局沿袭前制,呈前方后圆形状。

康陵是目前发现的十三陵中砖碑铭文最多的一个陵。该陵建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占地2.7万平方米。明末,康陵曾遭到烧毁,在清朝乾隆年间,曾被整修。

9、明景陵

明景陵是指明朝第五位皇帝宣宗朱瞻基与皇后孙氏的合葬陵寝,位于天寿山东峰(又名黑山)之下,建造动用10万余人,在1463年3月19日完工。

10、明泰陵

明泰陵,位于笔架山东南麓,这里又称“施家台”,或“史家山”,是明朝第九帝孝宗敬皇帝朱祐樘(年号弘治)及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

明泰陵,位于北京昌平区笔架山东南麓,这里又称“施家台”,或“史家山”,是明朝第九位皇帝孝宗朱祐樘及皇后孝康张皇后的合葬陵寝。

11、明德陵

明德陵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熹宗朱由校和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墓,位于天寿山陵域潭峪岭西麓。

始建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九月,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三月玄宫建成,五年二月地面建筑完工,用时五年。占地约3.1万平方米。德陵是明代营建的最后一座帝陵。

12、明裕陵

明裕陵,位于明十三陵天寿山西峰石门山南麓,是明朝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和皇后钱氏、周氏的合葬陵寝。裕陵经多年风雨已残破不全,于2001年进行了彻底的修缮。

13、明思陵

明思陵简称思陵,位于北京昌平区天寿山,明思宗朱由检与周皇后及田贵妃之合葬墓,是明十三陵之一。

陵约建于1642年,本是思宗宠妃田贵妃之妃园寝。明朝灭亡后,李自成命人将明思宗及皇后周氏合葬于田贵妃之墓,为拢络人心并改名思陵,使思陵成为明十三陵中唯一一座帝后与妃嫔合葬之陵,而相较于明朝诸陵,思陵的规模也较小。

思陵附近亦有明思宗贴身太监王承恩陪葬墓,清顺治帝、康熙帝亦曾为王承恩立碑以嘉许其忠贞殉主。

明思宗是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朝最后一位皇帝,1628年8月24日即位,1644年3月17日,明朝首都北京被李自成农民军攻破,崇祯帝在绝望中于紫禁城后景山自缢身亡,葬于思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依次是指:长陵(明成祖)、献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宪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明世宗)、昭陵(明穆宗)、定陵(明神宗)、庆陵(明光宗)、德陵(明熹宗)、思陵(明毅宗)。

1、明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

2、明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

3、明昭陵位于大峪山东麓;

4、明永陵位于阳翠岭南麓;

5、献陵位于天寿山西峰之下,长陵的旁边;

6、明庆陵,位于北京昌平天寿山陵内黄山寺二岭南麓;

7、明茂陵,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

8、明康陵,位于金岭(又名莲花山或八宝莲花山)东麓;

9、明景陵,位于天寿山东峰(又名黑山)之下;

10、明泰陵,位于笔架山东南麓,这里又称“施家台”,或“史家山”;

11、明德陵位于潭峪岭西麓;

12、明裕陵位于天寿山西峰石门山南麓;

13、明思陵位于北京昌平区天寿山。

扩展资料:

一、明十三陵名称由来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第二帝朱允炆(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

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朱祁镇被瓦剌所俘,宫中无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坐了皇帝。

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

二、明十三陵历史沿革

明十三陵建于1409~1645年,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这一文物古迹,从解放初期就开始进行维修,并将十三陵作为全国重点文物加以保护。

1957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十三陵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十三陵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国务院公布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区为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

1991年,十三陵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

1992年,十三陵被北京旅游世界之最评选委员会评为“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2003年,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2011年,国家旅游局批准明十三陵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十三陵

明朝。

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

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

截止2011年,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

扩展资料:

十三陵简介:

1、长陵(明成祖)

明长陵为明十三陵之首,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主峰南麓。

明长陵建于永乐七年(1409年),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陵园规模宏大,用料严格考究,施工精细,工程浩繁,营建时日旷久,仅地下宫殿就历时四年。

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

2、献陵(明仁宗)

明献陵是中国明朝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和皇后张氏的陵墓,陪葬恭肃贵妃郭氏墓,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

3、景陵(明宣宗)

明景陵是指明朝第五位皇帝宣宗朱瞻基与皇后孙氏的合葬陵寝,位于天寿山东峰(又名黑山)之下,建造动用10万余人,在1463年3月19日完工。

4、裕陵(明英宗)

明裕陵,位于明十三陵天寿山西峰石门山南麓,是明朝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和皇后钱氏、周氏的合葬陵寝。裕陵经多年风雨已残破不全,于2001年进行了彻底的修缮。

5、茂陵(明宪宗)

明茂陵,位于明十三陵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月二十二日去世年41岁。谥“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同年十二月十七日葬茂陵。

茂陵始建于1487年9月,同年12月玄宫建成,葬入宪宗皇帝和纪氏。1488年4月,陵寝建成,历时八个月。茂陵陵园的形制大体与裕陵相同,但规模略大。

宝城内琉璃照壁后面设有左右两个方向的踏跺,这一点与其他各陵不同。

6、泰陵(明孝宗)

明泰陵,位于笔架山东南麓,这里又称“施家台”,或“史家山”,是明朝第九帝孝宗敬皇帝朱祐樘(年号弘治)及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

明泰陵,位于北京昌平区笔架山东南麓,这里又称“施家台”,或“史家山”,是明朝第九位皇帝孝宗朱祐樘及皇后孝康张皇后的合葬陵寝。

7、康陵(明武宗)

明康陵,位于昌平天寿山陵区莲花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武宗朱厚照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墓。

建陵用时1年,总体布局沿袭前制,呈前方后圆形状。康陵是目前发现的十三陵中砖碑铭文最多的一个陵。该陵建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占地2.7万平方米。

明末,康陵曾遭到烧毁,在清朝乾隆年间,曾被整修。

8、永陵(明世宗)

明永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阳翠岭南麓,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世宗朱厚熜及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

朱厚熜的年号“嘉靖“史称嘉靖皇帝,在位时间45年,是明朝皇帝在位时间最长者之一,仅次于神宗皇帝朱翊钧的在位时间48年。

由于朱厚熜在位时间长,所以嘉靖皇帝的永陵修建规模仅次于明成祖的长陵,迄今保护较好。

永陵建筑独特、规模宏大,是明十三陵中的代表陵墓。永陵因可能有《永乐大典》陪葬而闻名于世。

9、昭陵(明穆宗)

明昭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是明十三陵中的一座陵墓,在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穆宗朱载垕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历史上明昭陵屡遭破坏,1987年4月开始修复,1992年修复完毕,是目前明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园,也是陵区正式开放的旅游景点之一。

10、定陵(明神宗)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这里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孝端、孝靖)。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建于1584~1590年(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

定陵的主要建筑有祾恩门、祾恩殿、宝城、明楼和地下宫殿等,占地182000平方米,是明十三陵中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

11、庆陵(明光宗)

庆陵,位于十三陵中的长陵西北1.5公里,献陵西北约0.5公里,北京昌平天寿山陵内黄山寺二岭南麓,是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和皇后郭氏、王氏、刘氏的合葬陵寝。

12、德陵(明熹宗)

明德陵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熹宗朱由校和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墓,位于天寿山陵域潭峪岭西麓。

始建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九月,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三月玄宫建成,五年二月地面建筑完工,用时五年。占地约3.1万平方米。德陵是明代营建的最后一座帝陵。

13、思陵(明毅宗)

明思陵简称思陵,位于北京昌平区天寿山,明思宗朱由检与周皇后及田贵妃之合葬墓,是明十三陵之一。

陵约建于1642年,本是思宗宠妃田贵妃之妃园寝。明朝灭亡后,李自成命人将明思宗及皇后周氏合葬于田贵妃之墓,为拢络人心并改名思陵。

使思陵成为明十三陵中唯一一座帝后与妃嫔合葬之陵,而相较于明朝诸陵,思陵的规模也较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十三陵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285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