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税比例是多少

交税比例是多少,第1张

公民缴税的比例是3%至25%。具体如下:

1、不超过3千元税率3%;

2、超过3千元至1.2万元税率10%;

3、超过1.2万元至2.5万元税率20%;

4、超过2.5万元至3.5万元的部分税率25%。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时,纳税人应当向扣缴义务人提供纳税人识别号。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作为我国公民,每个人都应纳税,一般个人所得税会在工资发放时自动扣除,再扣税务时,工资税收比例一般是多少?根据规定:一般只有工资达到5000才会扣取个人所得税,具体扣除标准请看律图小编在下文详细为您讲讲。

工资扣除标准5000元/月。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乘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标准。

个税缴纳标准:

以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标准(居民个人所得综合所得,每一纳税年度收入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1级:不超过3.6万元的,3%

2级:超过3.6万元至14.4万元的部分,10%

3级:超过14.4万元至30万元的部分,20%

4级:超过30万元至42万元的部分,25%

5级:超过42万元至66万元的部分,30%

6级:超过66万元至96万元的部分,35%

7级:超过96万元的部分,45%

企业税怎么交

(一)企业应当自季度或月份终了之日起十五日之内,需要到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的申报表,预缴税款。

(二)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之内,要到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的申报表,并且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的款。

(三)企业在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需要根据规定附送财务会计报告和其它相关资料。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个人所得税缴税比例具体如下:

1、综合所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6000元的,税率为3%;

2、综合所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

3、综合所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

4、综合所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

5、综合所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

6、综合所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

7、综合所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9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4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居民工资所得一般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具体如下:年收入不超过36000元按3%缴纳个人所得税;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按10%缴纳个人所得税;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按20%缴纳个人所得税;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按25%缴纳个人所得税;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按照30%缴纳个人所得税;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按35%缴纳个人所得税;超过960000元的部分按照45%缴纳个人所得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十条 个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所得为实物的,应当按照取得的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无凭证的实物或者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明显偏低的,参照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所得为有价证券的,根据票面价格和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所得为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的,参照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2820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9
下一篇 2023-02-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