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是什么意思?

秩是什么意思?,第1张

简单的说,是有用解的向量数。

①比如回答多说:秩是阶梯型矩阵非0行的个数,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是0行(初等行变换后),

0X1+0X2+0X3+0X4+0X5+……=0,对解这个方程没有任何帮助,就不能包括在秩里面。(X为未知数,不是乘号)

同样地,为什么秩是极大线性无关组的个数?

因为一旦线性相关,矩阵就可以将相关的一组中的一行通过初等行变换化为0,那就是无用解了。如:

|1 2 3|

|2 4 6|

1X1+2X2+3X3=0

2X1+4X2+6X3=0

你会发现,两个方程其实是一样的,这就是线性相关。

我们也可以通过初等行变换来做

|1 2 3|

|2 4 6|

r2-r1乘2=0,秩为1

②从空间角度来说,秩是矩阵占用的维数,比如我们可以用三元一次方程组解出三个未知数,(三个方程三个未知数)

那么我们称为满秩。

可以理解成三个未知数分别是X轴,y轴,和Z轴,可以组成三维空间。

但如果无用解存在,其实就不再是三个方程,那么就不满秩,这时候会有引入基础解系。

以上内容只讨论齐次线性方程组,并且并不准确,只适用于初学者。

1. 文言文中劳秩的意思

1、秩 zhì 秩序;次序 / 秩,次也。

——《广雅》 / 秩,序也。——《释言》 / 寅宾出日,平秩东作。

——《书·尧典》 / 贱者咸得秩进。——《汉书·谷永传》 又如:秩进(依次进用);秩次(次序,指官阶的高下);秩叙(次序,次第;轮班宿卫的次序);秩然(秩序井然);秩如(条理井然貌) 官吏俸禄 / 行其秩叙。

——《周礼·宫伯》。注:“禄禀也。”

/ 而收膳夫之秩。——《左传·庄公十九年》。

注:“禄也,调谷也。” / 官人益秩,庶人益禄。

——《荀子·强国》又如:显秩(高官厚禄);食秩(靠领取薪俸为生);秩服(爵禄与服饰的等级);秩米(官吏的俸食);秩俸(俸禄) 官吏的职位或品级 / 教之防利,委之常秩。——《左传·文公六年》 又如:秩分(官位名分);秩位(犹职位);秩宗(古代掌宗庙祭祀的官);秩望(官位和声望);秩訾(官职与钱财);秩满(官吏任期届满);秩礼(古代辩上下、贵贱之礼) 常态 / 秩,常也。

——《尔雅》 / 九十日月秩。——《礼记》。

郑玄注:“秩,常也,有常膳。” / 是曰既醉,不知其秩。

——《诗·小雅·宾之初筵》 礼器爵的等级次第 / 行其秩叙。——《周礼·天官·宫伯》 / 衣服礼秩如适。

——《左传·庄公八年》 / 天子秩而祭之。——《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 2、秩 zhì 十年为一秩。

十年 / 已开第七秩,饱食仍安眼。——白居易《思旧》 又如:秩官(常设之官);秩酒(按常规赐与老臣的酒);秩膳(常备精美之食);秩叙(正常的次序);秩薪(按规定数量交给官家的木柴)。

2. 文言文中官员"增秩"是什么含义

官员增秩是增加工资或者升官。

秩 zhì 形声。字从禾,从失,失亦声。“失”为“轶”省。“轶”意为“后车超前车”,引申为“(车辆的)动态排序”。“禾”指“五谷”,引申为“俸禄”。“禾”与“轶”省联合起来表示“动态的俸禄排序”。本义: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引申义:根据功过评定的官员品级。再引申义:次序。说明:古代官员的俸禄并非铁饭碗,而是根据年终考评确定。有功者俸禄增加,有罪者俸禄减少乃至取消。这就像官员的座车组成的车队,有的车可以超上去,提升自己在车队行列中的位置,有的会拉下来,落在后面,这就有了动态排序的概念。

⒈官吏的俸禄。

秩,积也。从禾,失声。——《说文》

父兄大臣禄秩过功,章服侵等。----《韩非子·亡征》

⒉官吏的官阶、品级。

遗诏赐诸侯王各千金,将相列侯郎吏皆以秩赐金----《史记·吕太后本纪》

武臣守阙者数年,今素食无代,坐进崇秩,曷以劝功?——《宋史·黄祖舜》

中丞亦镌秩去,于是始服公(袁可立)之远识焉。——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嘉此戎功,晋秩枢佐。―― 明《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诰》

⒊次序。

贱者咸得秩进。----《汉书·谷永传》

⒋整理。

乃命四监,收秩薪柴。----《吕氏春秋·季冬》

⒌年份,十年为一秩。

已开第七秩,饱食仍安眠。----《白居易·思旧》

⒍渤海国官吏品级。分八秩。三秩以上穿紫衣、牙笏、金鱼。五秩以上穿绯衣、牙笏、银鱼。六、七秩穿浅绯衣,八秩穿绿衣,皆用木笏。

3. 文言文中的兵部是什么意思

兵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相当于今日的国防部。其长官为兵部尚书。兵部又称夏官、武部,兵部尚书又称夏卿。

兵部隋朝始置,六部之一,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源于三国魏五兵制。两汉尚书职务本不涉军事。曹魏始置五兵(中、外、骑、别、都)尚书,另有有关军事的驾部、车部、库部等曹。各曹设郎。驾部有时亦设尚书。隋始合为兵部,以尚书为主官,侍郎为次官。迄至清末,历代沿袭,职权则不尽相同。宋、辽、金、元兵部不辖兵政。明代兵部尚书号为“本兵”,权最重,凡武卫官军选授简练,均为其掌。清代兵部只管武职选授、处分及兵籍、军械、关禁、驿站等事,不涉兵权。光绪三十二年(1906),废兵部,改设陆军部。明 孔贞运《明资政大夫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上不听,旋以平莲功加(袁可立)秩兵部侍郎。”

4. 文言文:“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

“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光”的意思是:第二天,下诏提升这位郎官官阶两级。众人没有不称颂霍光的。

1、《霍光传》原文节选

霍光,字子孟,骠骑将军去病弟也。光为人沉静详审,长才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光。

2、译文

霍光字子孟,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弟弟。霍光为人沉着冷静、细致慎重,身高达七尺三寸,皮肤白皙,眉、眼分得很开,须髯很美。每当他出入下殿门的时候,停顿、前进有固定的地方,郎仆射暗中做了标记一看,尺寸丝毫不差,他的资质本性端正就像这样。开始辅佐幼主,政令都由他亲自发出,天下人都想望他的风采。宫殿中曾出现过怪异的现象,一夜间大臣们互相惊扰,霍光召来掌管符玺的郎官(要玉玺),郎官不肯交给霍光。霍光想夺玺,郎官手按着剑把说:“臣子的头可以得到,国玺你不能得到!”霍光很赞赏他的忠义。第二天,下诏提升这位郎官官阶两级。众人没有不称颂霍光的。

3、作者

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后汉书·班固传》称他“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其父班彪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继承父业,在《后传》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后因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解释,始得获释,被任命为兰台令史,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写成了《汉书》。汉和帝永元(89年—105年)初期,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

古汉语“秩”的用法:\x0d\x0a1,官吏的俸禄。《荀子•王霸》:“重其官秩”。《后汉书•百官志二》:“本四百石,宣帝增秩”。引申为:官吏的品级第次。《汉书•赵广汉传》:“贬秩一等”。\x0d\x0a2,次序。《汉书•谷永传》:“贱者咸得秩进”。咸:都。秩进:依次进用。\x0d\x0a3,常规。《诗经•小雅•宾之初筵》:“是日既醉,不知其秩”。\x0d\x0a4,十年为一秩。白居易《思旧》诗:“已开第七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2813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9
下一篇 2023-02-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