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的历史介绍有哪些?

“兰陵王”的历史介绍有哪些?,第1张

兰陵王名高长恭,又名高孝瓘,是东魏大权臣北齐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风流大丞相高欢之孙。

高欢长子高澄在父亲死后当上东魏第二任权臣。高澄政治上精明强干,却于29岁死在奴隶手里,丢下六个嗷嗷待乳的儿子,老四就是成为千古传说的兰陵王。值得一提的是,正史里忠实记录了另外五兄弟的母亲出处,就长恭例外:“兰陵王长恭不得母氏姓”。不知道是书史的遗漏,还是花花公子高澄自有隐情。高澄一死,其弟高洋继任,干脆一脚踢走皇帝,自己称帝,北齐建立。

这是个出了名的野兽世家,群交乱性,酗酒暴虐,以杀人为乐。高长恭生在其中,人算很不错的,只留下一桩八卦:皇帝赏他20个侍妾,他只收下一个。原因是起原本就并非好色之徒,但若拒绝皇帝则会使皇帝有失颜面,遂只挑选了一个。

高长恭骁勇善战,据说因为面相太柔美,不足威赫敌人,每每打仗都要带上狰狞的面具。最著名的一次是救援洛阳,他带领五百骑士,冲过周军重重包围,突入洛阳城下,城上齐兵认不出谁来了,怀疑是敌人的计谋。兰陵王摘下盔胄(注意,这里是个把脸遮了很大部分的头盔,而不是面具。

兰陵王面具”的典故只是后来的编舞者编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增强故事的戏剧性。),示之以面容,城上军心大振,掉下弓弩手数百名,前来接应。很快周军被迫撤走。为庆祝胜利,武士们编了《兰陵王入阵曲》,戴着面具边跳边歌。

史载:“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木兰从军最好是投到兰陵王帐下。女儿家惊艳,为面具摘下瞬间的绝世风华,然后跟他一人一半分个红苹果。噢,心都醉了!

北齐末代皇帝高纬一天听了《兰陵王入阵曲》,对高长恭说:“入阵太深,毕竟危险,一旦失利,追悔莫及。” 长恭无心快语:“家事亲切,不觉遂然。” 高纬一听“家事”这两个字,心生警觉。叫人给他送去毒药一杯。皇帝杀人,连理由都没扯。高长恭死时的年龄没有记载,估计才三十出头。留下个悲痛欲绝的遗孀郑妃,守着佛门孤灯,度此残生。四年后,失去了支柱的北齐就为宇文氏所灭,高氏子孙几乎全遭屠戮。

1、兰陵王(北齐徐州兰陵郡王)一般指高长恭(北齐宗室名将、兰陵王)。

2、高长恭(?—573年) [46] ,本名高肃,族名高孝瓘,字长恭,渤海郡蓨县(今河北省景县)人。北齐宗室、名将,神武帝高欢的孙子,文襄帝高澄第四子,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3、温良敦厚,貌柔心壮,音容兼美。起家通直郎、仪同三司。治军躬勤细事,累迁并州刺史,受封乐陵县公。废帝高殷即位后,晋封兰陵王,历任尚书令、大司马、太保、太尉等。联合段韶征讨柏谷,攻打定阳。平原王段韶患病后,总领部众。凭借军功,历封钜鹿、长乐、乐平、高阳等郡公。河清二年(563年),突厥攻入晋阳时,奋力将兵退敌。邙山之战时,担任中军将军,头戴面具,率领五百骑兵突破北周包围,成功解围金墉城,威名大振,受到士兵讴歌赞颂,即《兰陵王入阵曲》。以屡立战功为北齐后主所忌,乃托疾家居,终被鸩死。追赠假黄钺、太师、太尉公、冀州刺史,谥号忠武。

自古以来,就有“红颜薄命”一说,意思是女人长得太漂亮总是经历坎坷,最终身世悲凉。男人如果长得太漂亮,也不一定是好事。比如以前本人写过的前燕的慕容冲,就是因为长得太漂亮被苻坚强纳为娈童,最终造成了悲剧性的人生,历史上还有一位长相漂亮却“蓝颜薄命”的可怜男子,他就是北齐的兰陵王高长恭。

兰陵王是北齐大将,东魏大权臣北齐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风流大丞相高欢之孙。高欢死后,长子高澄当上东魏第二任权臣。高澄政治上精明强干,却于29岁死在奴隶手里,丢下六个嗷嗷待乳的儿子,老四就是变成千古传说的兰陵王。

兰陵王长得很漂亮。史载他长得“貌柔心壮”。虽然他与 “目有精光,长头高颧,齿白如玉”的祖父高欢和“神情俊爽”的父亲高澄相比,在那个时代缺乏一种必要的“英武之气”,但是从现代人的眼光看过去,他绝对是个皮肤白皙、眉清目秀、颇有“中性”之美的“花样美男”。如果他生在现代,那英俊帅气、高贵多金的兰陵王定会大放光彩,身边粉丝成堆,前程定不可限量。可是他偏偏生在那样一个动乱残忍的年代,他的美丽容貌不但没有给他带来好运气,反而带来无穷的烦恼。你想啊,在残酷的战场上拼杀的兵士大多崇尚威猛高大、满脸戾气的将领,在一堆面容沧桑、灰头土脸的将士之间突然出现了一个“小白脸”,即使他作战再勇敢也不能让手下的将士和敌人信服。因此,我猜,他没少为自己俊秀的相貌生气,只恨爹娘长得太标致,为何不把他生得丑一些。

兰陵王打仗很勇敢。史载,兰陵王是北朝时期文武兼备、智勇双全的名将。有记载说他“有胆勇,善战斗”,还有的说他“勇冠三军,百战百胜”。据说因为面相太柔美,不足威吓敌人,所以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每每打仗都要带上狰狞的面具,让敌人看不到他真实的面孔。战场上的一次次英勇行为证明,他的骁勇善战绝不仅是因为戴着狰狞的面具。光靠威吓,肯定是吓不退敌人的,关键还是他自身有超越常人的战斗本领。狰狞的面具,只是为他的神勇无敌增添了一抹传奇的光环罢了。兰陵王一生参加了大大小小无数次战役。其中广为传颂的一次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邙山大战”。他带领五百骑士,冲过周军重重包围,突入洛阳城下。城上齐兵认不出谁来了,怀疑是敌人的计谋。兰陵王摘下盔胄,示之以面容,城上军心大振,掉下弓弩手数百名,前来接应。很快周军被迫撤走。为庆祝胜利,武士们编了《兰陵王入阵曲》,戴著面具边跳边歌。

此后,有人说戴着面具跳舞的做法来自于兰陵王一役,此曲还被传入日本,受到了日本人的喜爱。

兰陵王为人很低调。他曾经担任过司州牧、青州、瀛州二州刺史,洛阳一役后他被封为尚书令。后被封为太尉,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虽地位显赫,但是兰陵王却一直战战兢兢,谨小慎微,生怕自己一不小心惹来杀身之祸。为了不引起皇帝的猜忌,他故意破坏自己良好的形象,让自己变成一个贪财的人。兰陵王在位时,收受了不少贿赂,搞得老百姓都说三道四。有属下问他:“王既然俸禄那麽高,何必如此贪?”长恭不语。属下继续说:“您是不是因为怕自己功劳高,被主上忌讳,故意给自己抹点污垢?”长恭说:“是的。”属下叹了一口气,说:“朝廷如果猜忌王,这正好给他留了一条辫子抓。想求福反而招祸。”长恭泪下,跪膝,请他给个安身的法子。属下给出主意:“王威名太重,最好在家养病,别干预政事了。”于是兰陵王经常装病,打算以此低调行为躲过灾祸。

兰陵王被毒杀之前,命人把家里的千金债券全部烧掉。也许他并不是一个贪财的人,只是想以这种方式给自己清白的人生抹上一些污点,避免引起皇帝的忌恨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2601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9
下一篇 2023-02-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