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2年为止牛首、猴首、虎首、猪首、和马首铜像已回归中国,收藏在保利艺术博物馆2013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此次捐赠的鼠首、兔首,为北京圆明园流失的十二生肖青铜像中的两件。 目前,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十二大生肖兽首已经有8个回归中国,其中龙首目前在台湾保存完好,不过蛇首、鸡首、狗首、羊首则下落不明。
历史
圆明园古迹海晏堂,建于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海晏" 一词取意"河清海晏,国泰民安"。《文苑英华》唐郑锡《日中有王字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河,黄河晏,平静。"河清海晏"也作"海晏河清",意指黄河水流澄清,大海风平浪静。此语用以比喻天下太平,有歌颂世界和平的吉祥涵义。中国皇家园林圆明园中观赏实用性建筑"海晏堂"之名也出于此。此建筑群的精华--十二生肖铜像以水报时,闻名世界。
兽首由驻华耶稣会教士郎世宁设计,他以兽头人身的十二生肖代表一天的二十四小时,每座铜像轮流喷水,蔚为奇观。1860年,十二生肖兽首被英法联军掠夺后流落四方,其中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铜像已回归中国,收藏在保利艺术博物馆马首铜像于2007年被澳门商人何鸿燊购得后捐献国家鼠首与兔首由法国皮诺家族无偿捐赠中国,入藏国博截至2013年5月,据可靠消息龙首在台湾收藏蛇首、鸡首、狗首、羊首则下落不明。
1860年,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像自此流失海外,成为中国文物流失的一个缩影--鸦片战争后百余年间,因战争、抢掠、盗凿等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多达百万件。在国外所有知名博物馆中,中国藏品共计有160余万件,包括其他民间收藏的中国文物在内,流散在海外的所有中国文物总数在1700万件以上,这个数字大大超过中国本土博物馆与民间的收藏量。
设计者
兽首铜像是清朝乾隆年间铸造,由宫廷西洋画师意大利人郎世宁主持设计,法国人蒋友仁监修,宫廷匠师制作。
郎世宁起初是要建造具有西方特色的裸体女性雕塑,可是乾隆皇帝觉得这有背中国的伦理道德,所以勒令重新设计。于是郎世宁考虑到中国的民俗文化,遂以十二生肖的坐像取代了西方喷泉设计中常用的人体雕塑。
特点
生肖铜像身躯为石雕穿着袍服的造型,头部为写实风格造型,铸工精细,兽首上的褶皱和绒毛等细微之处,都清晰逼真。铸造兽首所选用的材料为当时清廷精炼的红铜,外表色泽深沉、内蕴精光,历经百年而不锈蚀,堪称一绝。据考证,当年十二生肖铜像呈八字形排列在圆明园海晏堂前的一个水池两边,被时人称为"水力钟"。每日,十二生肖铜像会依次轮流喷水,分别代表全日不同时分,正午时分时,十二像会同时涌射。海晏堂十二生肖喷泉是按照我国十二生肖设计的喷泉时钟,每到一个时辰,属于该时辰的生肖钟就会自动喷水。正午十二点时,十二生肖则同时喷水,设计极为精巧。海晏堂正楼朝西,上下各十一间,楼门左右有叠落式喷水槽,阶下为一大型喷水池,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列着这十二生肖人身兽头铜像。每昼夜十二个时辰,由十二生肖依次轮流喷水,俗称"水力钟"。
十二生肖像原是在圆明园西洋楼,海晏堂前的扇形水池喷水台南北两岸12石台上的。南岸分别为子鼠、寅虎、辰龙、午马、申猴、戌狗北岸则分别为丑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鸡、亥猪。这些肖像皆兽首人身,头部为铜质,身躯为石质,中空连接喷水管,每隔一个时辰(两小时),代表该时辰的生肖像,便从口中喷水正午时分,十二生肖像口中同时涌射喷泉,蔚为奇观。这些青铜生肖雕像高50公分,雕刻精细,为清代青铜器中的精品。
圆明园兽首铜像,是清代乾隆年间铸造的红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前面喷泉的一部分。圆明园兽首铜像已经成为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的象征。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呈“八”字形,分列在喷水池两旁的人身石台上的。每个动物就是一个喷泉机关,每到一个时辰,相应的动物口中就会喷水两个小时。因为古人的一个时辰就是两个小时,十二个时辰正好是二十四小时。不过到了正午,它们就要一起喷水,景象蔚为壮观。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兽首铜像流失海外。截至2014年,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马首、鼠首、兔首共7个兽首已回归中国;据传龙首目前在台湾,但短期内不会现身;蛇首、鸡首、狗首、羊首共4个兽首仍下落不明。
2《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中国东晋绘画作品。作者顾恺之。原作已佚,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女史箴图》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348。2厘米。此图依据西晋张华《女史箴》一文而作,宣扬宫廷妇女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原文十二节,所画亦为十二段,现存自“冯媛挡熊”至“女史司箴敢告庶姬”共9段,每段后有“箴”文。作品注重人物神态的表现,用笔细劲联绵,色彩典丽、秀润。故宫博物院另藏有宋代摹本,水平稍逊,而多出樊姬、卫女2段,亦有研究价值。
《女史箴图》被誉为中国绘画史上的无上珍品。进入清代后,更成为宫中秘藏。圆明园成为继紫禁城的另一个政治中心后,《女史箴图》珍藏于此。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时,《女史箴图》先被英军盗运回国,后经多次转手,现保存在大英博物馆中。
3《圆明园四十景图》
圆明园《四十景图》,是根据乾隆皇帝弘历的旨意,在乾隆九年(1744年)前后,由宫廷画师、词臣绘制而成的40幅分景图。按其绘法不同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工笔彩绘图,仅有一套,原存于圆明园。该图艺术价值高,直观效果好。第二类为墨线白描图,共有3种版本:一是由词臣奉旨校刊乾隆《御制圆明园四十景诗》的附图,有乾隆十年内府行本;二是光绪十三年石印再版《圆明园图咏》所附分景图,原由孙祜、沈源合绘;三是张若霭绘制的四十景。如今我们所见到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彩色图片,是据1983年法国学者赠给中方的乾隆原图底版印制的。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这套珍贵的彩绘图被侵略者掠走,献给了法国皇帝拿破仑第三,现存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
4康熙玉如意
康熙年间,如意成为皇宫里皇上、后妃的玩物,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如意,以示吉祥、顺心。流失的康熙玉如意便是其中之一,这把御制玉如意由一块名贵的白玉雕刻而成,颜色是白中透绿,雕刻成多孔真菌形状。手柄顶部铭文有“御制”两个大字;下部的铭文是:“敬愿屡丰年,天下咸如意。臣吴敬恭进。”
乾隆皇帝是个酷爱收藏玉的天子,对玉如意更是宠爱有加,所以当时在皇宫中收藏了大量珍贵的玉如意,作为清代宫廷中的吉祥物。从清代流传下来到画像中可见一斑,在《雍正刀常服像》一图中,妃子独自站在牡丹花丛前,手中就怀抱着一柄灵芝形平如意;《乾隆皇帝琴韵图》中,也画有乾隆皇帝在晚年时,用双手抚琴弹奏,身旁一童仆,也怀抱着一柄檀香木镶嵌的玉如意。另外,据说乾隆皇帝在临轩听政、清读诗咏、观赏古玩时,更是少不了手持玉如意的童仆,由此可见,玉如意在清代已是崇高到惊人的地步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