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
克,为质量单位,符号g,一克的重量大约相当于一立方厘米水在室温的质量。
斤也作“觔” 质量单位:市制一~为十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两斤等于一公斤。"觔"另见筋(觔)。中国和东南亚各国所用的各种重量单位中,均在600克左右;亦指中国在1929年规定的标准单位,等于1.1023磅或500克 。
3500克(g)=7斤。
1千克=1000克,500克=1斤,所以3500克(g)=7斤。
质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1吨=1000000克
千克:克,(符号kg或_)为国际单位制中量度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一千克的定义就是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几乎与一升的水等重。
1千克=1公斤 1公斤=2斤
公斤,或称千克,(符号kg或_)为国际单位制中量度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
/iknow-pic.cdn.bcebos.com/caef76094b36acaf44905da972d98d1001e99c77"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caef76094b36acaf44905da972d98d1001e99c77?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caef76094b36acaf44905da972d98d1001e99c77"/>
扩展资料
我国其他重量单位
钱
在中文有许多字义,通常读作qián(汉语拼音)或ㄑ|ㄢ_(注音符号):钱是货币的通称,或称现金或金钱,是指在一个社会中,依照交易习惯,做为购买物品对价的工具。
公制:1斤=10两=100钱1钱=5克市制:1斤=16两=160钱
两是市制的重量单位。
1两=0.05千克(公斤)=50克
1斤=10两旧时,1斤等于16两,故有成语“半斤八两”,表示不分上下。
斤1斤=0.5千克(公斤)=500克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6%96%A4/13033998#viewPageContent"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斤">百度百科-斤
500克等于一斤,那么3050克就等于3050÷500=6.1斤。斤,重量单位。
中国古代有个官职叫「司马」,司马主要掌管军事,其中因为粮秣管理需要秤重,于是「司马」就和重量单位扯上关系。
中国自周代开始有重量单位:斤、两、钱、分。也称为「司马斤」、「司马两」等,计量的工具叫做「司马秤」,这一标准也叫「司马平制标识」。一司马斤等于十六司马两,「半斤八两」就是这么来的。
西汉每斤,258.24克;东汉每斤,222.73克;魏晋每斤,222.73克;南齐每斤,334.10克;梁、陈每斤,222.73克;北魏每斤,222.73克;东魏每斤,445.46克;北齐每斤,445.46克;北周每斤,250.66克;隋朝每斤,668.19克;唐朝每斤,596.82克。
从有“斤”这个概念开始,一直到民国结束,历朝历代的“斤”统统是16两,而不是今天的10两。有了“斤”的重量,再去算“两”的重量轻而易举,一律除以16就是。
西汉成书的《淮南子》中载:12粟为1分,12分为1铢,12铢为半两,24铢为1两,16两为1斤,30斤为1钧,4钧为1石。《孔丛子》中记载:“二十四铢为两,两有半曰捷,倍捷曰举,倍举曰锊,锊谓之锾,二锾四两谓之觔,觔十谓之衡,衡有半谓之秤,秤二谓之钧,钧四谓之石,石四谓之鼓。”
秦统一度量衡后,反映在衡制方面为五权法:即铢、两、斤、钧、石,非十进位制。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汉承秦制,据《汉书·律历志》记载:“权者,铢、两、斤、钶、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24铢),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这就是用黄钟律管所容一千二百黍的重量(7.8克)来定义衡器的单位两的量值。自汉以后至隋代相承不变。唐代重量单位:“累、铢、钱、两、斤、钧、石”,非十进位。宋代以较验乐尺积累法中之分、厘、毫、丝、忽(均以十进位)五个名位,用来命名重量单位以下的小数名称,清未重定度量衡时,重量小权单位止于毫,斤以上不命名。民国18年(1929)《度量衡法》市用制又止于丝,斤以上加石,100斤为石。
现代的1斤等于500克(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