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论迹不论心出处?

圣人论迹不论心出处?,第1张

圣人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圣人。出自清代王永彬的《围炉夜话》。意思是:

所有善事里,孝敬父母第一,但这个主要看心,不是看表面行为,不是说锦衣玉食给父母就是孝顺,如果这样的话,那么贫寒的人家就没有孝子了。

所有的恶事里,以好色为第一,但这个主要看行为,不是看心,如果按心念论,世人都免不了面对美色动心,这样的话,世上就没有一个完美无缺的人了。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终古少完人。

扩展资料

《围炉夜话》经典20句:

1、与朋友交游,须将他好处留心学来,方能受益;对圣贤言语,必要我平时照样行去,才算读书。

2、稳当话,却是平常话,所以听稳当话者不多;本分人,即是快活人,无奈做本分人者甚少。

3、有才必韬藏,如浑金璞玉,暗然而日章也;为学无间断,如流水行云,日进而不已也。

4、读书无论资性高低,但能勤学好问,凡事思一个所以然,自有义理贯通之日;立身不嫌家世贫贱,但能忠厚老成,所行无一毫苟且处,便为乡党仰望之人。

5、心能辨是非,处事方能决断;人不忘廉耻,立身自不卑污。

6、志不可不高,志不高,则同流合污,无足有为矣;心不可太大,心太大,则舍近图远,难期有成矣。

7、知道自家是何等身分,则不敢虚骄矣;想到它日是那样下场,则可以发愤矣。

8、处事有何定凭,但求此心过得去;立业无论大小,总要此身做得来。

9、气性不和平,则文章事功,俱无足取;语言多矫饰,则人品心术,尽属可疑。

10、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终古少完人。

11、不镜于水,而镜于人,则吉凶可鉴也;不蹶于山,而蹶于垤,则细微宜防也。

12、十分不耐烦,乃为人大病;一味学吃亏,是处事良方。

13、知往日所行之非,则学日进矣;见世人可取者多,则德日进矣。

14、常思某人境界不及我,某人命运不及我,则可以知足矣;常思某人德业胜于我,某人学问胜于我,则可以自惭矣。

15、纵容子孙偷安,其后必至耽酒色而败门庭;专教子孙谋利,其后必至争赀财而伤骨肉。

16、家纵贫寒,也须留读书种子;人虽富贵,不可忘稼穑艰辛。

17、俭可养廉,觉茅舍竹篱,自饶清趣;静能生悟,即鸟啼花落,都是化机。

18、势利人装腔做调,都只在体面上铺张,可知其百为皆假;虚浮人指东画西,全不向身心内打算,定卜其一事无成。

19、人生不可安闲,有恒业,才足收放心;日用必须简省,杜奢端,即以昭俭德。

20、人生境遇无常,须自谋一吃饭本领;人生光阴易逝,要早定一成器日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围炉夜话

全句是“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意思是孝心是看心而不是物质,若是只知道给予父母物质的满足,而不给予父母内心的满足,那贫穷家庭就没有孝子了;淫邪看行动而不是内心想法,因为每个人都有邪念,如果有邪念就不算好人,世界上就没有好人了。

启示道理

不是说在乎表象而不在乎本质,而是说我们评判一个人主要应该看他的行动,而不是想法。因为世界上没有无邪念的人。

好心办坏事,受到否定的不是好心。而是坏事,如果只注重于自我满足,自认为是好意,自认为能对别人有帮助,实际上却对别人造成了伤害,那么这种做法就是不提倡的,这叫自我感觉良好。好心可以,但要注意方式方法。

一切善事里,孝敬父母榜首,但这个主要看心,不是看表面行为,不是说锦衣玉食给父母就是孝顺,假如这样的话,那么清贫的人家就没有孝子了。

一切的恶事里,以好色为榜首,但这个主要看行为,不是看心,假如按心念论,世人都免不了面对美色动心,这样的话,世上就没有一个完美无缺的人了。

圣人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圣人。出自清代王永彬的《围炉夜话》。全句为: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终古少完人。

扩展资料:

《围炉夜话》是清代著名文学品评家王永彬著作的儒家通俗读物。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寓意深刻。

《围炉夜话》经典语句:

1、财不患其不得,患财得而不能善用其财。禄不患其不来,患禄来而不能无愧其禄。

2、才觉已有不是,便决意改图,此立志为君子也。明知人议其非,偏肆行无忌,此甘心为小人也。

3、在世无过百年,总要作好人、存好心,留个后代榜样。谋生各有恒业,那得管闲事、说闲话,荒我正经工夫。

4、存科名之心者,未必有琴书之乐。讲性命之学者,不可无经济之才。

5、聪明勿使外散,古人有纩以塞耳,旒以蔽目者矣。耕读何妨兼营,古人有出而负耒,入而横经者矣。

6、纵容子孙偷安,其后必至耽酒色而败门庭。专教子孙谋利,其后必至争赀财而伤骨肉。

7、夙夜所为,得无抱惭于裘影。光阴已逝,尚期收效于桑榆。矮板凳,且坐着。好光阴,莫错过。

8、偶缘为善受累,遂无意为善,是因哽废食也。明识有过当规,却讳言有过,是护疾忌医也。

9、耳目口鼻,皆无知识之辈,全靠着心作主人。身体发肤,总有毁坏之时,要留个名称后世。

10、一信字是立身之本,所以人不可无也。一恕字是接物之要,所以终身可行也。一室闲居,必常怀振卓心,才有生气。

11、以直道教人,人即不从,而自反无愧,切勿曲以求荣也。以诚心待人,人或不谅,而历久自明,不必急于求白也。

12、义之中有利,而尚义之君子,初非计及于利也。利之中有害,而趋利之小人,并不顾其为害也。

13、意趣清高,利禄不能动也。志量远大,富贵不能淫也。

14、友以成德也,人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德不能成矣。学以愈愚也,人而不学,则昏昧无知,愚不能愈矣。

15、严近乎矜,然严是正气,矜是乖气,故持身贵严而不可矜。谦似乎谄,然谦是虚心,谄是媚心。故处世贵谦而不可谄。

作者简介

(清)王永彬,字宜山,人称宜山先生,王氏后人称其宜山公, 一生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个王朝。

生于乾隆壬子年正月二十三亥时,卒于同治己巳年正月二十五巳时,享年七十有八。

为南宋孝宗时王刚中之后,经两次迁徙,直到其父清朝乾隆间才迁往荆州府枝江县城西十五里石门坎。年少时,其仲兄去世,一度面临辍学,后发愤始得入县学读书。

他不喜科举,很晚才恩获贡生科名,为修职郎,参与编修同治版本《枝江县志》,担任“分修”。后候选教谕,因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在教学中,先令学生修身,次教其治学,不以科举应试为唯一目的。并能身先士卒,修养己身而后教。

同时对于乡人,见善必赏;见过必反复规劝,一定要使其彻底改正。

王永彬涉猎广泛,在著述授业之余,经史诸子书法医学皆习,尤好吟诗,其同郡文友王柏心为其撰写《勅授修职郎宜山王公传》记载:“公著述外,尤好吟咏,与高安周柳溪、彝陵(夷陵)罗梦生结诗社,号吟坛三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围炉夜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2243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8
下一篇 2023-0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