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继的意思是两个交换中心之间的一条传输通路,此传输通路需要依靠中继线承载多条逻辑链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通过家里的电话和朋友聊天,或者通过办公室的电话和公司外的客户联系。要实现这些通话都离不开中继。
提到中继,不能不提到19世纪末的丹麦数学家爱尔兰(Erlang)。他最早提出了中继的理论,中继话务量单位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话务量单位Erlang表示一条完全被占用的中继的话务量强度(即单位小时或单位分钟的呼叫时长)。
中继的分类:
1、模拟中继。我们熟悉的固定电话线采用的就是模拟中继。一路模拟中继在同一时间只能支持一路通话。
2、数字中继。数字中继与模拟中继的形态差别比较大。电信运营商通常使用光端机把光纤的光信号转为电信号。一路电信号就是一路数字中继,它能同时支持30路通话,相当于30路模拟中继的容量。
3、IP中继。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接入服务。两点之间没有实体线路,使用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在IP协议上传送语音)技术。用户的IP PBX(Private Branch Exchange,专用交换分机)注册到互联网服务商的平台之后就可以进行通话。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继
是将收到的信号再发射出去。
WIFI中继是将收到的WIFI信号再发射出去,延伸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无线中继模式,即是无线AP在网络连接中起到中继的作用,能实现信号的中继和放大。
中继就是将两台以上无线路由器组合,实现信号的中继和放大,从而让WIFI网络传输覆盖范围更广。中继的多台无线路由器,通过间隔一定的距离,从而实现每部无线路由器都具备各种的信号覆盖范围,从而起到扩展WIFI信号的作用。
扩展资料:
无线中继的模式:
1、无线分布系统通过无线电接口在两个 AP 设备之间创建一个链路。此链路可以将来自一个不具有以太网连接的 AP 的通信量中继至另一具有以太网连接的AP。WDS最多允许在访问点之间配置四个点对点链路。一般情况,中心AP最多支持四个远端无线中继模式的AP接入。
2、无线中继模式虽然使无线覆盖变得更容易和灵活,但是却需要高档AP支持,而且如果中心AP出了问题,则整个WLAN将瘫痪,冗余性无法保障,所以在应用中最常见的是“无线漫游模式”。
3、这种“中继模式”则只用在没法进行网络布线的特殊情况下,可适用于那些场地开阔、不便于铺设以太网线的场所,像大型开放式办公区域、仓库、码头等。还有就两个网络隔离太远,网络信号无法传送到,就在中间设置一个中继AP,此AP只起中继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线中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