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是生产由统一安排、产品由统一分配的经济方式,市场经济则是生产由各个生产主自己安排,生产主之间互相交换产品的经济方式。这两个概念可以这样简单地理解:没有商品交换就是计划经济,有商品交换就是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由社会的某个部门根据社会和人民的需求来统一安排,或由企业的某个部门根据市场需求来统一安排,生产完毕,产品的分配也是统一分配的。分配方式有按劳分配、按需分配和按资分配三种。
例如,美国一家生产斧头的企业,经过市场调查,决定生产1万把斧头,那么要生产多少毛坯、多少斧头、多少斧头柄,则由主管生产的部门安排到各个车间进行生产,这就是按市场需求以及生产需求进行计划的。当生产完毕或销售完毕进行分配的时候,假设1万把斧头总售价是5万元,总原料成本是1万元,资本家留下2万元,发给工人3万,那么这就相当于资本家留下了4000把斧头,发给工人6000把斧头,这就是产品分配。资本家或股东们留下的那4000把斧头是按资分配,发给工人的那6000把斧头是按劳分配,即根据工人的成绩来分配,每个人若干把。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比,计划经济的产生要早得多。不要说自从地球上有了人,可以说自从地球上有了动物,就有了计划经济。例如,一个蚁群内就是计划经济,一个田鼠也要计划到冬天必须储藏多少食物。对于刚刚诞生的原始人来说,每个人的生产就更是计划经济了。后来出现了家庭、企业后,家庭和企业内也都是计划经济。所以计划经济并不新鲜。
可是,现在我们所追求的计划经济,指的是一个国家内或全世界内的计划经济,即一个国家或全世界的生产都由一个部门来统一安排,这是前所未有的(只在原始共产主义存在过),所以这样的计划经济就是个新生事物了。
当一个国家实行了完全的计划经济后,那么这个国家内就没有商品交换了(注意:这里指的是这个国家内部没有商品交换,不排除它和外国交换。如果全世界范围内实行了计划经济,则全世界内国与国之间就没有商品交换了,其实这时国家已经取消了),这时,这个国家内的生产就由主管生产的部门根据国家和人民的生活需求来安排生产,然后再把产品统一分配给消费者。例如,安排多少人去生产多少武器,安排多少人去生产多少食物,安排多少人去生产多少药品,安排多少人去生产多少衣服,安排多少人去建造多少住房、多少医院、多少学校等。生产出来后,把武器分配给军队,把食物、衣服、住房分配给人民,把医药分配给病者,把教材、学校分配给学生等。这时只存在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不存在按资分配。
一个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后,虽然内部没有商品交换了,但是不能表示这个国家对外就没有商品交换了,所以这个国家也可能生产一些商品去和外国交换。所以计划经济国家不一定就不生产商品,关键是看和谁交换,是和国内交换,还是和国外交换。
计划经济国家里虽然没有商品交换,但是不一定就没有货币,货币不一定就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所以计划经济国家里可以存在货币,不能认为有货币就不是计划经济。在计划经济国家里,货币是产品分配的媒介,不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这是这个货币和那个货币的本质区别。大家都知道,在产品分配的时候,可以直接分配实物,也可以不直接分配实物,而是发领条,让每个人拿领条去领,这里,货币就相当于领条。在分配大件产品如住房时,可以不用货币,直接分配,但是对于针头线脑的小产品,直接分配就麻烦了,所以还是发货币方便。所以计划经济国家里,只要还没达到完全按需分配的程度,就离不开货币。
所以,判断一个国家是不是计划经济,不应该看这个国家内部是不是有商品生产,也不应该看这个国家内是不是有货币,而是应该看这个国家内是不是有商品交换。有则是,没有则不是。
说一个极端的情况。如果一个国家有1亿个家庭,有99999999个家庭都合并成公有制了,唯有一个家庭不愿意合并,自己单干,那么这个家庭就要和那个公有制单位发生商品交换,这时,虽然那9千多万个家庭内部已经没有商品交换,整体是计划经济,那个家庭也是计划经济,但是整个国家严格起来说还不叫计划经济,只能叫市场经济。然而,因为这时商品交换很少(一个家庭能交换的不过很少),占国民经济的份额很小,可以忽略,故也可以叫计划经济。
那么,一个国家要实行计划经济,需要什么条件呢?大家都能想象得到,一个私人企业是不会听从外界部门的安排的,它的产品也不会分配给全体人民的,所以要想让所有企业都听从国家的安排,要想让所有企业的产品都能直接分配给全体人民,,这些企业就必须属于全体人民所有,所以公有制是实行计划经济的充分必要条件。
还有一个极端的情况这里要说说,以帮助大家理解计划经济。当一个国家内的所有企业,包括农业、所有土地、所有资源、所有行业都被一个资本家兼并后,那么这时这个国家内也没有商品交换了,这时,所有的人,包括总统、军队,都是这个资本家的打工者,所有的生产都归这个资本家统一安排,产品的分配呢,当然也要由这个资本家来分配,所以这时这个国家内也是计划经济。这时,各个企业都不讲利润,这个国家也不存在税收。这时,这个资本家在分配产品时,当然要先给自己留下非常充足的之后,余下的才能分配给他的打工者们。自然他对生产的安排也是首先要考虑为了自己的需求而生产,然后才会去考虑为其他人的需求而适当生产,同时,他还可能要安排生产一批商品去和外国交换,当然这个交换的目的还是为了自己和国内的需求。
到这里,有人可能要问了:“你上面说‘公有制是计划经济的充分必要条件’,可是这个例子又说全国的企业都归一个资本家所有时,这个国家也是计划经济,是不是有矛盾?”没有。这个时候,全国所有企业实际都归那个资本家全家人“公有”,其他人都是局外人。对此,我不想多解释了,如果有人对这个解释不理解,也没多大关系,因为上面那个情况毕竟是个极端的,不可能存在的情况。
知道了什么叫计划经济,那么下面我们就来澄清一个问题。我们通常好把改革前的那一阶段称为计划经济时期,其实这是不严格的说法,只是相对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而言的。因为那段时间里中国内部还有大量的商品交换,例如农业和工业之间的商品交换、全民企业和集体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换、集体企业和集体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换,所以那段时间不能叫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那一时期,国家所做的计划主要是在全民企业内,而且这个计划还要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例如说吧,假设国家想生产许多拖拉机让农业实现机械化,可是由于许多生产队买不起,那么这个计划就行不通;如果国家想把拖拉机直接分配给各个生产队,那么这就要求各个生产队把粮食等产品直接交给国家,可是当时的公有制还没达到这个程度,还是行不通,所以我们现在说的当时的所谓计划经济的种种弊病其实还都是市场经济的。钢铁里如果夹杂了沙子,强度肯定要大打折扣,可是你不能说这是钢铁的弊病,是不是?
那一段时期虽然是市场经济,但是它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又有不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以家庭或个人为经济单位——企业是家庭或个人的,最多是几个股东的——并且维持这样的情况不变,所以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是静态的;再说,资本主义的企业也不接受国家的计划,资本主义里也没有国家生产计划(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国家计划是两回事)。而改革前的那一段市场经济,以集体和全民为经济单位,这个经济单位比资本主义的经济单位要大得多,而且这个经济单位处在不断增大的过程中——集体的要逐步合并成全民的——所以那一段市场经济是动态的;还有,那一段的生产有很大一部分由国家的计划来安排。
大家可以想象:假设家庭内部、企业内部实行市场经济,丈夫、妻子、孩子之间做交易,企业内各个部门之间做买卖,要乱到到什么样子。同样的,一个社会如果实行市场经济会乱到什么样子,这是有目共睹的吧。
最后要说的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虽然是两种经济手段,或者说两种经济方式,但是它们还分别代表两种经济制度。计划经济代表的是公有制,市场经济代表的是私有制。这就好比,梨树上只能结梨,梨只能长在梨树上;苹果树上只能结苹果,苹果只能长在苹果树上,所以梨和苹果不仅是两种水果,而且还分别代表两种树,梨就代表梨树,苹果就代表苹果树。如果你不想吃苹果而想吃梨,就得伐掉苹果树栽梨树
为计划经济?马克思主义是主张公有制计划经济的。
但是到现在,懂计划经济的人却越来越少了,包括很多经济学家、社科院的研究员、大学的经济教授等很多大牌人物都不懂计划经济。
那么到底计划经济是什么玩意?
本文就帮助大家打开天眼,让大家看到一片新天地。
本文不谈计划经济的好坏,只告诉大家什么是计划经济,让大家认识它。
假设中国出了一个很厉害的资本家,我们就假设他姓赵,本领高强,有一天把全国的生产资料都兼并了,工厂、矿山、土地、医院、学校等等全部兼并了,一统江山,那么这种情况下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在赵老板兼并之前,全国有很多老板,每个老板都有自己的产品,可以互相交换进行消费,这就是市场经济。
赵老板是生产冰箱的,可以和生产汽车的老板进行交换。而在他兼并之后,全国就他一个老板了,所有产品都是他的,在国内他就找不到可以和他交换产品的人了,所以这时国内的商品就消失了,市场经济也不存在了。
在赵老板兼并之前,全国的生产资料分别属于无数个主人,有无数个老板,生产计划都是由这些无数老板制定的,有无数个小计划中心,谁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各人都有各人的生产计划,全国没有统一的计划。
而赵老板兼并之后,他成了全国生产资料唯一的主人,无疑,全国的生产都要由他安排。他原来的计划部门只计划他原来企业的生产计划,现在这个计划部门要计划全国的生产计划。这样,全国就有了一个计划中心,好比人的大脑,所有企业的生产都要服从这个计划中心的命令。
这种全国或全社会的生产都受统一计划指挥的经济方式就是计划经济。
我们能看出来,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是:
1 计划经济的生产资料只属于一个主人所有,市场经济的生产资料分别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人所有;
2 计划经济的生产计划由一个主人制定,有一个中心大脑,市场经济的生产计划由很多主人制定,有很多平级的大脑,没有中心大脑。
由于这些转变,计划经济里会出现很多反常识(反智)的神奇现象。
一 赚钱无意义。
在赵老板兼并之前,轮胎厂和汽车厂分别属于两个主人所有,都要赚钱。轮胎厂一个轮胎的成本是100块,卖给汽车厂要卖120块,赚20块。汽车厂一辆车的成本是10万,卖给消费者是13万,赚了3万。
赵老板兼并之后,都是赵老板的企业了,轮胎厂还要赚汽车厂的钱吗?无意义了。直接把轮胎调拨给汽车厂就行了,汽车厂要多少拿多少,不要讨价还价,省很多麻烦。
这个时候,赵老板还要不要赚钱呢?他要钱毫无意义。钱是什么?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是用来买别人的东西的。而因为全国的东西都是赵老板自己的,他要什么就可以拿什么,不要拿钱买自己的东西。如果自己拿钱买自己的东西,左手把钱拿出去,右手又把营业款收回来,就纯粹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了。所以赵老板不需要钱,也不需要赚钱。
赵老板没有钱怎么投资?如果他想建一个电脑厂,怎么投资?不需要投资。直接命令水泥厂、钢筋厂、砖瓦厂把原材料拉到工地,让建筑队干就行了。建好厂房,再命令机械厂把电脑生产线拉到厂房里就行了。
产品卖给消费者要不要赚消费者的钱呢?不要。因为赵老板不需要钱,更不要赚钱。所以产品都是免费供应的。接着上例来说,轮胎厂把轮胎直接送给汽车厂,汽车厂生产出来汽车,就可以直接交给消费者。
医院也是赵老板的,看病还要不要赚钱呢?不要,而且免费。不收钱,医院的医药和器材怎么来?直接到医药厂和器材厂去拉。
既然一切都免费,雇工还要不要工资呢?不需要。当然也可以发“名义”工资。赵老板印出来钱,把这些钱当工资发给工人,工人拿钱买赵老板的东西,赵老板把钱收回去销毁,或者留下次使用,他要钱没有用。全国所有雇工都是赵老板的雇工,所以所有雇工的工资都由赵老板发,各个工厂都不负责发工资,工厂只负责干活,不发工资。
赵老板兼并之后,商品就不存在了,市场经济也不存在了,买卖也不存在了,赚钱和利润也都不存在了。
因为不存在赚钱,
也就不存在亏损和倒闭,
也不存在买不起的现象,
不存在卖不出去的现象。
现在还有人经常说,过去计划经济时期企业亏损严重,经济崩溃。
这是故意污蔑,只能骗得了外行,骗不了内行。
因为产品都免费供应,不赚钱,所以计划经济里不刺激消费,不认为消费是贡献,只认为生产是贡献。
而市场经济因为存在买不起的现象,容易滞销,所以需要刺激消费,认为消费是贡献,不认为生产是贡献。
二 竞争毫无意义。
在赵老板兼并之前,有两个建筑队,就要竞争。政府要建办公楼,两个建筑队都想接下来,我想把你挤掉,你想把我打跑,还向官员行贿。赵老板兼并之后,就没有竞争了,也不行贿了。
三 金融、广告、股票、博彩、期货、假冒伪劣、造毒贩毒、诈骗、色情行业等没有踪影。
因为赵老板不需要钱,不要赚钱,所以他不会去搞金融、股票、博彩、造毒、色情行业。因为没有竞争,所以不要广告。因为所有人都是赵老板的雇工,都不琢磨怎么创收,所以就没有诈骗。因为工厂都不赚钱,不要利润,所以也不造假冒伪劣,以次充好。
四 贪污腐败没有踪影,抢劫盗窃大幅减少。
因为工厂的物资都是直接调拨,工资由赵老板直接发放,所以各个工厂都接触不到钱,厂长想贪污也没有办法。
厂长就是想把工厂的物资盗窃出去卖了,可是卖给谁?谁买?全国都是赵老板的东西,都是直接调拨的,一分钱都不值,他想卖也卖不出去。
假设轮胎厂厂长偷了一卡车轮胎到汽车厂去卖,汽车厂买他的吗?
汽车厂说:靠!我们的轮胎都是不要钱的,你居然要卖给我们,你是打2018年穿越过来的吧?你能滚多远滚多远,赶紧地!
因为没有竞争,所以也没有向政府官员行贿的。
下面再说说计划经济的动力从哪里来。
计划经济里没有竞争,没有利润,生产动力是什么?是人民的生活需要。
赵老板要不要吃穿住用,工人要不要吃穿住用?都要。因为有生活需要,就要生产,就要搞科研。生活需要不断提高,生产也需要不断提高。
而现在的经济学家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是赚钱。这是骗人的鬼话。其实赚钱是为了什么?还是为了买东西,满足生活需要。
所以即使在市场经济下的发展动力,从根本上来说仍然是生活需要。所以人类社会的生产动力永远都是生活需要。冷了就得做衣服。没有生活需要,就不要生产。
因为计划经济里赚钱没有意义,所以计划经济的生产目的就是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而不是赚钱。而为了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就必须制定全国的生产计划,计划产品的生产总量。
例如,全国有两亿家庭,对住房最基本最正常的生活需要是一家有一套房子,那么全国就要计划生产两亿套房子,这两亿套房子的建设由各地根据自己地方的家庭数来建设。建设好免费分配给人民,正好一家一套。
而市场经济没有这个统一的总计划,都是各房产商自己生产自己的,在总量上不能正好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有的建造好之后卖不出去,破产倒闭;有的老百姓没钱买不起就还没有房子住。
还有人认为,现在生产力水平不够,得等到生产力高度发达之后才能实现计划经济。这个不对。
赵老板的兼并,还得等到生产力高度发达之后才能兼并?他只要有能力,有机会,什么时候都可以兼并,而只要他兼并之后就是计划经济,与生产力大小无关。生产力发达不发达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
你认为现在生产力低,不适合搞计划经济,那么什么时候的生产力算高的?
100年后的生产力高吗?比起200年后就很低。
今天的生产力低,但是比100年前的生产力就高很多。
所以任何时候的生产力都可以认为是高的,也可以认为是低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实行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对生产力的高低没有要求。
另外,还要知道,在私有制市场经济下,由于大多数人的购买力不足,商品卖不出去,所以生产力发展缓慢,只有在计划经济下,免费供应,生产力才能迅速发展。
所以应该是先实行计划经济,才能发展生产力,而不是先发展生产力,再实行计划经济。不要搞反了。
有人可能还有疑问,计划经济得计划全国的生产,这多么庞大啊,多么复杂啊,没有高级计算机能行吗?完全不需要。
计划经济因为没有商品,没有成本,没有利润,一切都免费,去掉很多元素,这就变得极其简单了。
一个国家的计划经济,都没有一个乡的市场经济复杂。
蚂蚁、蜜蜂群体都是计划经济,不要说高级计算机,它们连一二三四都不知道,它们是怎么保证所有个体都有房子住,都有东西吃的呢?是怎么保证经济始终健康有序的?因为计划经济十分简单。
如果它们搞市场经济,它们的脑瓜能行?就凭人的智慧,搞市场经济都不行,毛病百出,有的房子住不了,有的露宿街头,动不动就危机,倒闭破产不断等等。市场经济太复杂了。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必须知道,上面说的赵老板兼并全国生产资料情况,是私有制下的计划经济,因为全国生产资料都属于赵老板私有。而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不可能有这么牛的一个老板,把全国生产资料都兼并。
举这个极端的例子,只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计划经济。
实际上,马列主义说的计划经济,是指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下,即全国的生产资料都归全国人民公有,全国人民就是全部生产资料的唯一老板,相当于赵老板的身份。全国人民既是老板,又是劳动者,自己在自己的工厂里和土地上劳动。一切权利都属于全国人民公有,无论是计划权,还是分配权。
还要知道,
现在的国有制不是公有制,
国企不是公企,
国企是赚钱的。
国有制是生产资料属于政府所有,不属于全国人民公有。国有制是几千年前就存在的陈腐制度,古代的官地、盐铁业都是国有制。政府建立国有制的目的就是多赚钱。
但是马克思不热别人的剩饭吃,他提倡的公有制和国有制完全不同。从上面列出的计划经济的四大项,既可以看出私有制和公有制的不同,也可以看出国有制和公有制的不同。
许多人把凯恩斯主义误为计划经济,不对。凯恩斯主义是政府插手的市场经济,仍然是市场经济,以私有制为基础,以利润为目的,全国没有统一计划,不是计划经济。改革后中国就一直是凯恩斯主义,印度也是,都不是计划经济。
有人批判计划经济,我不反对,言论自由。但是批判计划经济的时候,你起码得认识计划经济吧。指着老张骂老李,我就要打抱不平了。
还有说计划经济里人没有积极性。
这个问题本来不是本文要谈的,本文要谈的是什么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是怎么运行的,不谈优劣,一谈就跑题了。
但是既然有人提出来,我就简单说几句吧。
说计划经济里人没有积极性,完全是没有逻辑的谬论。
此话的言外之意,就是私有制市场经济里人有积极性。
可是,按照这些人的思路,私有制市场经济里,工人也不是给自己干活的,他们凭什么就有积极性?被雇佣的工人被剥削的榨干了一切油水,他凭什么就有积极性?
凭什么单说公有制里工人不是给自己干活的就没有积极性?
私有制里,消极怠工的、醉生梦死的,游手好闲的、颓废的、三和大神那样的人少吗?反倒是私有制才能使人懒惰。
相反,
公有制里工人管理工厂,参与决策,参与革新,而且产品属于自己,为自己劳动,才能更大激发人的积极性。
大庆油田、大寨农业、红旗渠、遍布全国的不要工资义务修建的数不清的水利工程,怎么说计划经济就没有积极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