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的结构是什么?

显微镜的结构是什么?,第1张

光学显微镜由光学系统、照明装置、机械装置三部分组成。

显微镜中最重要的结构是目镜和物镜。反光镜能够反射光线,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遮光器具有调节光线强弱的作用,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弱时用大光圈。

简介

对光时,先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然后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最后转动反光镜,使光线射入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视野。对光时有四转:一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

二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三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四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朝向光源的方向,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

反光镜有两面,一面是平面镜,一面是凹面镜,凹面镜可以聚光,因而在光线较弱时,要使用凹面镜来对光,才能使视野变亮。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目镜,物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压片夹,通光孔,遮光器,转换器,反光镜;载物台,镜臂,镜筒,镜座,聚光器,光阑组成。

通常皆由光学部分、照明部分和机械部分组成。无疑光学部分是最为关键的,它由目镜和物镜组成。早于1590年,荷兰和意大利的眼镜制造者已经造出类似显微镜的放大仪器。

光学显微镜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明视野显微镜(普通光学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相差显微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微分干涉差显微镜、倒置显微镜。

扩展资料

经常性的维护:

(1)防潮如果室内潮湿,光学镜片就容易生霉、生雾。镜片一旦生霉,很难除去。显微镜内部的镜片由于不便擦拭,潮湿对其危害性更大。机械零件受潮后,容易生锈。为了防潮,存放显微镜时,除了选择干燥的房间外,存放地点也应离墙、离地、远离湿源。显微镜箱内应放置1~2袋硅胶作干燥剂。并经常对硅胶进行烘烤。在其颜色变粉红后,应及时烘烤,烘烤后再继续使用。

(2)防尘光学元件表面落入灰尘,不仅影响光线通过,而且经光学系统放大后,会生成很大的污斑,影响观察。灰尘、砂粒落入机械部分,还会增加磨损,引起运动受阻,危害同样很大。因此,必须经常保持显微镜的清洁。

(3)防腐蚀 显微镜不能和具有腐蚀性的化学试剂放在一起。如硫酸、盐酸、强碱等。

(4)防热 防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热胀冷缩引起镜片的开胶与脱落。

(5)请勿触碰尖锐的物品,如铁钉、针等。

(6)非相关人员请勿随意动用。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机械部分

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转换物镜后,不允许使用粗调节器,只能用细调节器,使像清晰. (6)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7)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①粗调节器(粗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②细调节器(细准焦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并借以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2114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8
下一篇 2023-0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