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复式记账法

什么是复式记账法,第1张

复式簿记(又称为复式记账法)是商业及其他组织上记录金融交易的标准系统。

该系统之所以称为复式簿记,是因为每笔交易都至少记录在两个不同的账户当中。每笔交易的结果至少被记录在一个借方和一个贷方的账户,且该笔交易的借贷双方总额相等,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例如,如果A企业向B企业销售商品,B企业用即期支票向A企业支付货款,那么A企业的会计就应该在贷方记为“销售收入”,在借方记为“现金”。相反地,B企业的会计应该在借方记为“进货”,并在贷方记为“银行存款”。

借方项目通常记在左边,贷方则记在右边,空白账簿看起来像个T字,故账户也被称为T字帐。

优点:可以全面、清晰地反映出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还能通过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缺点:记账手续繁杂。

复式记账法按种类的不同又分为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和增减记账法。

作用:

1、复式记账比单式记账更完整地反映了经济业务的全貌。

可以了解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全面了解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复式记账能够把所有的经济业务相互联系地、全面地记入有关账户中,从而使账户能够全面地、系统地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能够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

2、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的准确性。

复式记账是对每一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来龙与去脉两个方面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在两个方面的账户之间形成了一种数字上的对应平衡关系,如果记账发生错误,这种平衡将被打破,因此可以通过试算平衡的方法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3、复式记账法较好地体现了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能够全面地、系统地反映资金增减变动的来龙去脉及经营成果。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复式记账是以货币形式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专门方法。复式记账就是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全面地反映每一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产和权益变化情况和结果的一种方法。

希望高顿网校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2067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8
下一篇 2023-0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