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是什么民族?

蒙古人是什么民族?,第1张

问题一:蒙古族的祖先是什么族? 蒙古人的祖先既有匈奴人,也有突厥人。

东胡被匈奴的冒顿单于击败后,退居乌桓山和鲜卑山,分为乌桓和鲜卑二族。乌桓在被曹操征伐之后衰落,鲜卑一族崛起,在西晋晋武帝时代,鲜卑主要分为段部、慕容部、拓跋部、乞伏部、柔然部等。其中柔然与北魏拓跋氏多次交战。柔然被突厥系民族击败后,分为南北两支。柔然的南支逃到辽河上游,成为契丹人的宗源之一。北支逃到雅布洛诺夫山脉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地区,是蒙兀室韦的祖先之一。

匈奴包括了部分印欧人,突厥中印欧人的成分可能更大。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蒙古族形成过程中也会包含不少印欧人成分。成吉思汗有不少后裔是突厥人。

公元12世纪,蒙古人已经散布在今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等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东一带,并分衍出乞颜、札答兰、泰赤乌等许多部落。此外,在蒙古草原和贝加尔湖周围的森林地带,还有塔塔尔、翁吉剌、蔑儿乞、斡变剌、克烈、乃蛮、汪古诸部。它们大小不等,经济文化发展亦不平衡。游牧在草原上的被称作“有毡帐的百姓”,主要从事畜牧业;居住在森林地带的被称作“林木中的百姓”,主要从事渔猎业。 蒙古人是来自中亚大草原的游牧民族。他们是凶猛的战士,打败牧地上的每一个敌人,并侵袭在东方和南方已开发的文明。从十三世纪开始,蒙古的部落在统一之后,即展开对外征战,蒙古人开拓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帝国。

问题二:蒙古人是个怎么样的民族? 蒙古族是东亚主要民族之一。一部分生活在中国,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另一部分分布在蒙古国与俄罗斯联邦。

蒙古人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中国《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蒙古族始源于大约公元7世纪的唐朝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南岸)的一个部落。[1]关于蒙古一词的不同译写还有很多,如萌古、朦骨、萌骨,等等。写作蒙古,最早见于《三朝北盟会编》所引《炀王江上录》。在古代蒙古语中,蒙古这个词是质朴的意思。

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畔举行大聚会,建大蒙古国。铁木真被推戴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于是蒙古开始成为民族的族称。此后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西征,打通了亚洲和欧洲的陆路交通线。1260年忽必烈自立为蒙古大汗,建都中都(后改大都)。1271年,忽必烈改蒙古国号为“元”,建立元朝,并于1279年灭南宋,完成对中国地区的占领。[1]1368年明军入大都,妥欢帖木儿北迁,及其后裔仍使用元作国号,高丽王朝称“北元”。1942年11月26日,蒙古人民党领导的蒙古临时人民 *** 在苏联的支持下独立,宣布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

《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被称为蒙古族的三大历史巨著,其中《蒙古秘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的三大史诗之一。

蒙古族人有马背民族之称。古代时期童叟均以马代步。马不仅是蒙古人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是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人熟识马性,通常采用粗放式牧马。蒙古马分几大系列,有乌珠穆沁马、上都河马、乌审马、三河马、科尔沁马等等。[23] 忽必烈出猎图[23]

内蒙古草原辽阔,牧草丰茂,很适宜养马。马好运动故食量大,胃小消化快边食边排便,一天多数时间都要不停地吃草。夏季天热蚊虫多,马在白天躲蚊虫、避酷暑,所以主要在夜间吃草抓膘。[23]蒙古人自幼就在马背上成长,马就是蒙古人的摇篮。蒙古人认为,马是世界上最完美、最善解人意的牲畜。蒙古马性子烈、G悍,对主人却十分忠诚。蒙古人视马为牧人的朋友,马以头为尊贵,蒙古人严禁打马头,不准辱骂马,不准两个人骑一匹马,秋天抓膘期不准骑马狂奔让马出汗。马倌、骑手要随身携带刮马汗板、马刷子,随时为骑乘的马刷洗身子、刮除马汗,为马舒筋活血、放松肌肉、消除疲劳,同时,这也是主人与马亲近、增强感情的途径。[23]马已深深地融入蒙古人的精神世界之中。蒙古人以马为主题的赞美诗、寓言故事、警句格言、民间传说、民歌、音乐、美术、雕塑、数之不尽。蒙古人还有许多与马有关的节日,如:赛马节、马驹节、马奶节、神马节等。鄂尔多斯高原上的成吉思汗陵,奉养着一匹成吉思汗的神马温都根查干和两匹成吉思汗的白骏马。[23]近现代时期,中国的蒙古马无论在都市还是在牧区,都逐渐失去了生产生活、骑驭的作用,蒙古马的数量也在迅速减少。蒙古人意识到蒙古马已越来越少,社会上有识之士也开始建立各种有关蒙古马的组织,研究蒙古马、抢救蒙古马的工作正在内蒙古草原上开展起来。[23]

问题三:蒙古人是什么民族后裔?有什么样的演化历史。 希望对你有帮助蒙古族的起源 蒙古族是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传说中的蒙古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据文字记载,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蒙古族的族源问题,现在多数的学者都认为:蒙古族属东胡族系。公元前209年,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所破,东胡诸部在匈奴人统治下达三世纪之久,公元一世纪末至二世纪初,匈奴为汉朝所破,东胡人的一支鲜卑人自潢水流域转徙其地,剩余的匈奴人也都自称为鲜卑,鲜卑自此强盛起来。公元四世纪中叶,居住在潢水、老哈河流域一带的鲜卑人的一支,自称为“契丹”;居住于兴安岭以西(今呼伦贝尔地区)的鲜卑人的一支则称为“室韦”。蒙古部就是室韦人的一支,在唐朝时已有记载,称为“蒙兀室韦”。 据《史集》记载,蒙古部最初只包括捏古斯和乞颜两个氏族,他们被其他突厥部落打败后只剩下两男两女,他们逃到了额尔古涅昆(额尔古纳河畔山岭)一带居住下来,生息繁衍,大约经过了400多年的时间,部落逐渐兴盛起来,并产生了许多分支,公元8世纪,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为了更好的发展,不得不外迁徙,这时已分出了70个分支了,这70个分支被称为“迭儿勒勤蒙古”。在迁出的蒙古人当中,有一位很有声望的人,名叫孛儿帖赤那,以他为首的迭儿勒勤蒙古自称为“乞牙惕氏”(乞颜的复数)。“乞牙惕氏”人迁徙到了斡难河源头肯特山一带,生活方式由狩猎转为游牧。 据《蒙古秘史》记载,孛儿帖赤那的的十二世孙朵奔篾儿 *** 后,他的寡妻阿阑豁阿又生了三个儿子,传说这三个儿子是感光而生的“天子”,因为他们是从阿阑豁阿洁白的腰里出生的,因此他们的后裔被称为“尼伦蒙古”。在尼伦蒙古中,以孛端察儿为始祖的孛儿只斤氏就是成吉思汗的祖先。迭儿勒勤蒙古和尼伦蒙古,被统称为“也克蒙古”(大蒙古),他们是原蒙古人。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蒙古语系部落,他们是原蒙古人: 札刺亦儿――在辽代曾是强大的部落,有哲惕、脱忽刺温、朵龙吉儿十个分枝.游牧在斡难河流域。在与辽兵的战争中,札刺亦儿人受到沉重打击。辽设札刺部节度使司统治他们。到十二世纪时这个部落早已衰落了。 塔塔儿――牧地在贝尔湖周围。以前很强大,所以好多部落都以塔塔儿人自称。后来这个部落为成吉思汗所灭。 蔑儿乞――牧地在色楞格河流域。在金末还是个强大的部落,最后也为成吉思汗所灭 斡亦剌、巴儿亥――居住在靠西北的部分。 辽金时期,蒙古地区还有三个强大的部落:突厥语族的克烈、乃蛮和汪古。他们也都是原蒙古人。 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诸部,建立大蒙古帝国。用新的千户制体系分封人口。战败的部落,如塔塔儿、克烈、乃蛮被瓜分到各千户。族属不同、社会发展不平衡、方言各异的各部在统一的汗权统治下,形成了具有共同地域、共同经济基础、共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素质的民族共同体――蒙古族。

问题四:蒙古族是不是少数民族 除了 *** 外其它 民族都 称做少数民族

问题五:蒙古人的后代还有和蒙古人相近的民族都有哪些 现在相近的有 朝鲜族,满族,东归蒙古族,大和族,阿依努族,鄂伦矗族,还有东北的一些少数民族都是和蒙古族相近的。

问题六:突厥族和蒙古族有什么区别? 突厥族是中亚民族的主要成份之一。1.3亿使用突厥语族语言的人,他们大多自称是突厥人或者突厥人的后裔。

这些人的分布在土库曼斯坦、土耳其、阿塞拜疆、塞浦路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以及中国的新疆,遍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蒙古族也是中亚的主要民族,但是蒙古族是用的是蒙古语而不是突厥语,蒙古族的话还是分布在中国,蒙古,俄罗斯为主,

突厥实际上可以说是匈奴人的后裔,自古以来就是在北方荒原上,而我们蒙古族则最开始是狩猎民族,在大兴安岭中生活,后来在慢慢演变成游牧民族,从额尔古纳河开始繁荣

问题七:蒙古族与满族有什么区别 满洲族与蒙古族是相邻的两个不同的民族。

满洲族发源于东北长白山下的松花汇流域,从近年来的DNA遗传学研究结果发现,满洲人族源父系y染色体与北方汉族父系y染色体非常接近,满汉两族有一定同源关系,两种y染色体分开发展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83000至75000年这说明满族祖先在汉族中原文化萌芽以前已经北迁到东北地区,与汉族同源却不同文化不同语言,满语属通古斯语很可能是满族祖先肃慎人北迁后形成的,所以满语与纯正的通古斯语鄂温克语有很大不同,这也说明满语含有更古老的南方语音成分,满族祖先由南方迁入东北而接受了北方文化语言由南北融合而成,所以满语语音中缺少北方阿勒泰语那种严格的元音和谐律,语法却是典型的阿勒泰语法,所以中原史书记载勿吉之语与东夷中独异,可见满族与其他操通古斯语的民族不同,并非西伯利亚迁入,而是由南北融合在东北本土产生。

蒙古族DNA中y染色体性状与黑龙江下游芙尼赫人最近,两族份化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二世纪左右,蒙古族y染色体与古代柔然人和鲜卑人的相似性非常高超过47G,说明这三个民族同源,出现于中国史书的时间恰好再匈奴衰落以后,这与遗传学推测时间相差不远,说明蒙古人祖先是由东北沿海自东向西迁入蒙古草原的,早期的分支柔然人与鲜卑人分别西去与南下,剩下的室韦人后来成为蒙古人祖先。但要提出一点,蒙古族当中有相当的突厥成分,其中塔塔尔人,克列人,奈蛮人的比例在最初就比蒙古本部多,所以今天在基因相似性对比上蒙古人与哈萨克人也非常接近,但蒙古语却突厥语族相差很大,说明历史上突厥成分的人口反而被人口本少于自身的蒙古本部人同化了。这与满洲人中以多数女真系人口同化了少数汉八旗与蒙八旗的现象正好相反。

满洲族是以渔猎兼顾农业的民族。而蒙古族则是以游牧业为主的民族。

满洲族主要信仰萨满教,少数贵族后裔信仰藏传佛教,满族平民也有不少信汉传佛教。

蒙古人大多数信仰藏传佛教,少数信东正教,还信萨满教的已是极少数。

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与河北省北部与京津地区,另有极少数分布在各省会城市与外黑龙江。。

蒙古族主要分布于内蒙外蒙,北疆,青海,高伽索以北,图瓦,布里亚特。

蒙古语与满语同属阿勒泰语系,但蒙语为蒙古语族,蒙古语也是蒙古语族中的核心语言,蒙古语与东欲固语,土族语,达斡语都可以直接对话,但达斡语,东欲固语,土族语三者之间却无法直接对话,这说明蒙古语是蒙古语族各分支语言的基础源头。

满语属通古斯语群中南方的满语支,与锡伯语赫哲语可以直接对话,但与北方其他通古斯语比如鄂温克语,鄂仑春语,满珲语等就无法直接对话。

在对历史文化太度上,蒙古人更重历史,大概因为铁木真在执政方面更为宽宏大度,蒙古人比较一至推崇成吉思汗,视其为民族大英雄,各部共主,蒙古博尔齐济特氏黄金家族有相当大的社会威望。

满洲人相比而言更重文化而轻历史,对民俗艺术更在意,对历史兴趣不大,努尔哈赤好严刑峻法而宽仁不足得罪了不少满洲家族,所以满洲人中对清太祖褒贬不一,有不少满洲人更喜欢金太祖阿古打而不喜欢努尔哈赤,满洲人各家族各推崇自己家的英雄没有统一的历史观,在满族中爱新觉罗家族的口碑其实是比较差的。

问题八:蒙古人是什么人种 世界总共分四大人种,其中,国内指的黄种人其实世界上统称为蒙古人种,只是国内主体民族不愿意承认而已,这是一种狭隘心理在作祟。

⑴蒙古利亚人(Mongoloid)或称黄种人,肤色黄、头发直、脸扁平、鼻扁、鼻孔宽大;

⑵高加索人(Caucasoid)或称白种人。皮肤白、鼻子高而狭,眼睛颜色和头发类型多种多样;

⑶尼格罗人(Negroid)或称黑种人,皮肤黑、嘴唇厚、鼻子宽、头发卷曲户

⑷澳大利亚人(Australoid)或称棕种人,皮肤棕色或巧克力色,头发棕黑色而卷曲,鼻宽,胡须及体毛发达。

对现代人种的分类问题,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

问题九:蒙古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二楼兄弟的回答,实在是不敢苟同.说的内容不能称其为错,但废话连篇啊,实在是让人看了浪费时间.作为蒙古人的我,可以说我的族源是这样来的:

**在广大的亚洲大地上,曾经生活着这样几个人种:匈奴,东胡,汉族,突厥,钦察.

匈奴人:

是属于过渡人种,是介于俄罗斯人和东亚人之间的一个人种.

东胡人:

是中国古代所有北方少数民族的共同祖先.属于东亚人特征.曾经因与匈奴作战失败而败退,败退到鲜卑山一带的后成为鲜卑族败退到乌桓山一带的后成为乌桓族.因为乌桓族与汉民族接壤,所以来往频繁,渐渐被汉民族所同化,尤其是在三国曹操时期,曹操曾经大举整体迁徙乌桓族到中原地区.另外一支鲜卑族就是我国北方所有少数民族的来源.包括契丹,蒙古,女真等,经过不同的环境造化而最终定型.

另外,蒙古族的形成,与中亚的突厥人是有一定联系的,是有突厥人成分的.蒙古并不是一个自古就有的独立民族,它是后来由于共同的环境和由环境所塑造的共同文化形成的.蒙古人的血统来源八成的鲜卑血统和二成的突厥血统,构成了蒙古族一个新的民族.

问题十:宋朝时的金人是什么民族?跟蒙古人和现在的满族人有关系吗? 女真,就是现在满族的以前叫法,就是满族,和蒙古族人没有关系

蒙古人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历来待人热情、性格豪爽。蒙古人的性格里有很多因素都是来自狼。他们勇敢,机智,粗狂,骁勇善战,他们对待人是那样的热情豪爽。

据说在蒙古人的血脉里流传着狼的血液,相传蒙古的一位远祖有两个漂亮的女儿,其中的一个就是与狼联姻生下了一支具有狼的凶残与狡诈性格的蒙古人,但是他们同时也具有了狼的天生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和非常优秀的作战能力。

蒙古族艺术

蒙古族是一个酷爱音乐的能歌善舞的民族,素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蒙古人自古以来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蒙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艺术天才创造了丰富而宝贵的音乐财富。

蒙古民歌具有民族声乐的独有风格,蒙古族音乐既有全民族的共同风格,又有各个地区的独特风格 。蒙古族的舞蹈节奏欢快,动作刚劲有力,以抖肩、揉臂、马步最具特色。

经典的蒙古族传统舞蹈大致有“马刀舞”、“筷子舞”、“安代舞”、“盅碗舞”等。传统乐器主要有马头琴、“雅托噶”(“蒙古筝”)、蒙古琵琶、蒙古四弦琴和蒙古战鼓等。

蒙古族的起源

根据《史记》记载,蒙古部落最初只包括捏古斯和乞颜两个氏族,他们被其他突厥部落打败后只剩下两男两女,他们逃到了额尔古涅昆(额尔古纳河畔山岭)一带居住下来,公元8世纪,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不得不外迁徙,这时已分出了70个分支了,这70个分支被称为“迭儿勒勤蒙古”.《蒙古秘史》和《旧唐书》记载:苍狼和白鹿是成吉思汗的祖先,他们奉上天之命降生到人间.然后共同渡过腾汲思,在斡难河源头、不儿罕山前开始繁衍生息,生下了巴塔赤罕.这里所说的巴塔赤罕就是成吉思汗的始祖.其实,苍狼和白鹿在蒙古语中分别读为:勃儿帖赤那和豁埃马兰勒,只是汉译为苍狼和白鹿.

文献资料

蒙古民族的真正族源的问题上,现代、当代多数学者认为蒙古族出自东胡.东胡,是包括同一族源、操有不同方言、各有名号的大小部落的总称.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在匈奴东,故曰东胡.”公元前5至前3世纪,东胡各部还处于原始氏族社会发展阶段,各部落过着“俗随水草,居无常处”的生活.

4世纪中叶,鲜卑人的一支,自号“契丹”,生活在潢水和老哈河流域一带.居于兴安岭以西(今呼伦贝尔地区)的鲜卑人的一支,称为“室韦”.室韦,始见于《魏书》,作失韦.室韦与契丹同出一源,以兴安岭为界,“南者为契丹,在北者号为室韦”(《北史》卷94《室韦传》).6世纪以后,室韦人分为南室韦、北室韦、钵室韦、深末恒室韦、大室韦等5部,各部又分为若干分支.

语系方面推论

按语言学家从语系方面的推论,活动在蒙古地区的诸部分为蒙古语系和突厥语系两大部分.在突厥文史料中,称室韦为“达怛”(鞑靼).公元732年在斡尔浑河右岸建立的《阙特勒碑》文中,记有三十姓达怛.三十姓达怛可能是紧邻突厥的一个强大的室韦部落或部落联盟的名称,突厥人用这一名字称呼所有的室韦部落.

后来,达怛又成为蒙古诸部的总称.因为“他们在远古的大部分时间内,就是大部分部落和地区的征服者和统治者,伟大、强盛和充分受尊敬”“由于(他们)极其伟大和受尊敬的地位,其他突厥部落,尽管种类和名称各不相同,也逐渐以他们的名字著称,全都被称为鞑靼”(拉施特《史集》卷1第1册).由于蒙古部的强大,“达怛”一名逐渐又被“蒙古”所代替,成为室韦诸部的总称.文字记载蒙古之称谓,始见于《旧唐书》,称作“蒙兀室韦”,是大室韦的一个成员,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以南地区.

12世纪时,这部分人子孙繁衍,氏族支出,渐分布于今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三河上源和肯特山以东一带,组成部落集团.其中较著名的有乞颜、札答兰、泰赤乌、弘吉剌、兀良合等民族和部落.当时与他们同在蒙古高原上的有游牧在今贝加尔湖周围的塔塔儿部,住在贝加尔湖东岸色楞格河流域的蔑儿乞部,活动在贝加尔湖西区和叶尼塞河上源的斡亦剌部.这3部都使用蒙古语族语言.另外,还有三个信奉景教的突厥贵族统治的蒙古化的突厥部落,即占据回鹘汗庭故地周围的克烈部,其西的乃蛮部,和靠近阴山地区的汪古部.

这些部落按其生活方式和发展水平,大致分为“草原游牧民”与“森林狩猎民”两类.第一类包括久住原地过游牧生活的突厥诸部,和后来迁入接受突厥影响,完成向游牧生活过渡的蒙古诸部;第二类是留居森林地带,主要从事狩猎的诸部.

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畔举行的忽里勒台(大聚会)上被推举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国.蒙古汗国的建立,对蒙古族的形成具有很大意义.从此,中国北方地区第一次出现了统一各个部落而成的强大、稳定和不断发展的民族——蒙古族.凡是这个国家统辖的漠南、漠北地区,概称为蒙古地区,此地区各个部落的居民,统称为蒙古人.蒙古族这时从辽、金时期(916~1234)被统治的民族成为统治民族.

在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成吉思汗的率领下,从1219年到1260年,蒙古族三次西征,先后建立横跨欧亚的窝阔台、察合台、钦察、伊儿四大汗国.在西征的同时,又挥师南下.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历经70余年征战,统一了中国,建立元朝.其疆域北至今西伯利亚,南至南海,东北至今黑龙江下游、跨外兴安岭、乌苏里江以东,接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西南包括云南、今缅甸北部、中部、东部;泰国北部、老挝、越南西北部,都纳入元朝国家的行省建置.元朝对确立现代规模的中国版图作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南下或西征,蒙古族民众被征调各地,因此,蒙古族的分布散及全国.元至正二十八年,元朝灭亡,残余力量退居蒙古草原.蒙古分为东西两部:东部蒙古游牧于漠北和漠南,其首领为元室后裔,被视为蒙古的正统;游牧于漠西的瓦剌部(即原斡亦喇部)被称为西蒙古,与东蒙古有姻亲关系.

15世纪,蒙古南北被达延汗重新统一,分东部蒙古为喀尔喀、兀良哈、鄂尔多斯、土默特、察哈尔、喀剌沁(永谢布)六部.明末清初.蒙古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以大漠为界,分为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漠西(厄鲁特)蒙古三部分.漠南蒙古西部的俺答汗注意与明朝修好,发展贸易关系.俺达汗驻地库库和屯(今呼和浩特)修建城郭,商旅幅凑,成为漠南蒙古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清朝为了扫除后方的威胁,大举用兵,花了一个半世纪的时间统一了蒙古各部,实施盟旗制度.加强了对蒙古族的统治,保证了蒙古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但清朝在蒙古地区推广喇嘛教,实行“蒙禁”.

自元代以来,蒙古族人民在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天文历算、文化艺术、医学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1947年5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内蒙古自治区,成为中国建立最早的一个自治区.以后又相继成立了9个自治州、县: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954年6月23日)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1954年7月13日)

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1954年9月10日)

甘肃省北蒙古族自治县(1950年7月29日)

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1954年10月16日)

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1956年9月1日)

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956年12月5日)

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1958年4月1日)

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958年4月7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2050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8
下一篇 2023-0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