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要扫黄?


开展“扫黄”斗争,就是要针对那些危害社会,尤其是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丑恶现象进行治理,这是一件大得民心、功在当代、利在子孙后代的实事。

扫除“精神垃圾”,就是清理和取缔各种宣传淫秽、色情、暴力、封建迷信及各种反动内容的非法出版物,通常俗称为“扫黄打非”。

黄毒是社会的公害,是旧社会的一种丑恶现象,它与社会主义的生活方式和道德意识是相悖的。新中国成立后,“黄色文化”得到了有效遏制和清扫。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外资产阶级腐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生活方式的渗透,致使在一些沿海开放地区,流入了不少宣扬淫秽、色情暴力、迷信甚至反动的非法书刊和音像制品,并由沿海迅速向内地侵蚀,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扩展资料:

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扫黄”

朱瞻基称帝时,国家政纲松弛,官员日益腐败淫逸,终日纸醉金迷,纵情享乐。为了挽救逐渐衰败的国家,公元1429年,朱瞻基发动了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扫黄运动。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在秦淮河畔设置了“国营妓院”,称大院,后称旧院。相传朱元璋还曾亲自为大院题写过对联:

此地有佳山佳水,佳风佳月;更兼有佳人佳事,添千秋佳语。世间多痴男痴女,痴心痴梦;况复多痴情痴意,是几辈痴人。

这些妓院遍布南京各通衢闹市,其名曰:来宾、重译、清江、石城、鹤鸣、醉仙、集贤、讴歌、鼓腹、轻烟、淡粉、梅妍、翠柳、南市、北市,内设官妓,供官僚士大夫猜拳行令、点歌赏舞。

妓院如此繁盛,从而滋长了浮华世风。当时的文人名士,富商大贾,普遍以狎妓宿娼为风流韵事,这成为当时一种社会风气。

当时的嫖客大概分为以下几种:文雅的士大夫、普通的狎客、单纯的嫖客。娼妓也分几种:宫妓、营妓、家妓、暗娼;艺妓则分为歌妓、乐妓、酒妓。

暗娼(私娼),纯以色相诱人,过的全是皮肉生涯,没有文学、绘画、音乐的修养,更遑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吹拉弹唱之类的技艺。如今所谓“小姐”者,亦复如是。

许多达官显贵不问朝政国事,沉溺于歌舞升平、灯红酒绿之中;一些名流贤达狎妓冶游、寻欢作乐,让秦淮河的胭脂气浓得几乎化不开来。风度翩翩的志士才子与风情万种的歌伎名媛,演绎了不少刻骨铭心的风流韵事,也发生过令人感伤的世间悲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扫黄

绿书签行动是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为契机,以特别设计制作的绿书签为载体,以“拒绝盗版,从我做起”为宣传口号,倡导公众尊重创意、支持正版,在全社会掀起营造繁荣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热潮的年度主题行动。

活动主旨

“绿书签行动”旨在倡导公众尊重创意,支持正版。

活动主题

“绿书签行动”活动主题是“护助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抵制有害出版物和信息”。

 “绿书签”的寓意为“有生命力的、纯净的、充满希望的绿色文化环境”,绿色象征的是文化创意带给人类的勃勃生机,以书签的形式充分传递出人们尊重知识、尊重创意的心声,以及同心协力共同营造一个繁荣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的意愿。

活动内容

(一)统一标识形象。为了保障活动传播效果,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统一设计活动标识,包括宣传口号、宣传海报、书签、形象视频等。相关设计图样源文件于4月初上传至全国“扫黄打非”信息管理系统,供各地下载使用。各地可结合实际需求在海报书签上添加本地元素及信息,用于线上宣传或印制实体海报书签线下张贴发放。在推广传播时,应注重标识形象的内涵理念与具体活动内容、场合、传播渠道的契合,突出“护苗”的使命责任、社会意义。

(二)丰富活动类型。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可结合不同目标对象特点,融合融入思想道德建设、党史学习教育、全民阅读、保护知识产权、青春期教育、网络安全素养等主题,通过举办名家讲座、法律宣讲、网络安全授课、文艺表演、推荐优秀读物、征文或绘画比赛、座谈研讨等方式,以及多渠道播发宣传视频、向群众派发绿书签宣传品,扩大人群覆盖面,让更多人了解和参加“护苗”行动。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举行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活动。

(三)动员社会力量。加大“绿书签行动”文化惠民力度,发动社会各界广泛参加。发动互联网企业和出版单位,为本地青少年优惠提供或免费赠阅一批品质优良、内容健康、导向正确的电子书、影音作品、精品课程等学习资源;发动出版发行单位,选择大型图书销售场所或网络售书平台,开展绿书签优惠购书活动,读者凭绿书签享受优惠;发动科技场馆、少年官、青少年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举办宣传教育活动,定期向青少年免费开放;鼓励有意愿、有实力的社会组织或企业,向本地特别是乡村地区中小学校、图书馆或街道社区图书室、农家书屋以及贫困家庭孩子,开展公益捐赠捐助。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2011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