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学?

什么是教育学?,第1张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名称与起源

从起源上看,英语国家的“pedagogy”、法语国家的“pedagogy”和德语国家的“pedagogik”(教育学)均源于希腊的“pedagogue”(教仆)一词,意为照看、管理和教育儿童的方法。19世纪末,英语国家的人们先后用“education” 和“pedagogy”。在我国,“教育学”是一个译名,应是从日文转译过来的,时间大约在20世纪初。

希腊语的“pedagogue”(教仆)一词,意为照看、管理和教育儿童的方法。教育学独立的标志的出现前后经历了约两百多年的时间。因此,教育学的独立是一个历史过程,而非在一个瞬间完成的。

在公元前约403—221年期间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但是,作为教育科学体系中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学是在总结人类教育实践经验中逐步形成,经过长期积累而发展起来的。

科学基础

19世纪中叶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为教育学的科学化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实践的广泛性、丰富性,更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

任何一门学科的独立性,首先取决于它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或者说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以及教育的一般规律。

社会基础

教育是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社会现象,是有目的地培养社会人的活动。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必须对其进行研究,经过长期积累而成为教育学特定的研究对象。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实践的发展,对于教育学研究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有人们深入研究的教育问题很多,例如教育本质问题,教育、社会、人三者关系问题,教育目的、内容、教育实施的途径、方法、形式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问题,教育过程问题,教育主体问题,教育制度、教育管理问题,以及反映中国特色的各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问题等。教育学是通过对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研究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教育学(概念)

1.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2.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3.个体身心发展: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4.遗传: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5.成熟: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打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

6.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7.人的价值: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8.潜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9.人的力量:人的身体力量与精神力量的综合。

10.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立性。

11.教育目的:广义: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盼;狭义: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12.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理论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分支。

13.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

14.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15.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16.课程实施: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1895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8
下一篇 2023-0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