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第四次反围剿是哪年?

红军第四次反围剿是哪年?,第1张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反围剿战争

编辑词条

“第四次反“围剿””一般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反围剿战争”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反围剿战争指的是国民党军队于1932年12月集结近4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7万红一方面军发动的第四次“围剿”。

这次战争,中国工农红军取得前所未有的胜利,消灭敌人三个师,缴枪万余支,大炮40门,新式机枪300余挺,是历次反围剿战役中取得战果最大的一次。

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领导人是周恩来和朱德。

1932年底,国民党调集30个师的兵力,分三路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红军在周恩来和朱德的指挥下,根据毛泽东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采取声东击西,大兵团伏击,集中优势兵力,坚决围歼的作战方针,消灭敌人3个师,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此役,红一方面军共歼国民党军近3个师,俘1万余人,缴获各种枪1万余支,创造了红军战争史上以大兵团伏击歼敌的范例。

历史背景:

国民党军在对中央苏区的三次“围剿”失败后,被迫在较长时期内处于守势。从1932年冬开始,国民党赣粤闽边区“剿共”总司令部陆续调集近40万兵力,组织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

其部署是:以第18军军长陈诚指挥的蒋介石嫡系部队12个师为中路军,担任“主剿”任务;蔡廷锴指挥的第19路军和驻福建省部队共6个师又1个旅为左路军;粤军第1军军长余汉谋指挥的广东省部队6个师又1个旅为右路军,分别担任福建和赣南、粤北地区的“清剿”,并策应中路军行动;第23师为总预备队。

另有4个师又2个旅分布在南城、南丰、乐安、崇仁、永丰等地担任守备。第3、第4航空队以南昌为基地,支援作战。中路军约70个团16万人,编成3个纵队

第1纵队指挥第11、第52、第59师,向宜黄、棠阴地区集中;第2纵队指挥第10、第14、第27(后任守备)、第90师,向临川(今抚州)、龙骨渡地区集中;第3纵队指挥第5、第6、第9、第79师向金溪、浒湾地区集中,并以一部出资溪;第43师为预备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红军反“围剿”战争

一九三三年一月,陈诚把中路军编为三个纵队:第 1纵队,队长罗卓央,指挥第11、第52、第59师,向乐安、宜黄地区集中;第 2纵队,队长吴奇伟,指挥第10、第14、第27、第90师,向抚州、龙骨渡地区集中;第 3纵队,队长赵观涛,指挥第 5、第 6、第 9、第79师,向金溪、浒湾地区集中。第43师为预备队。总兵力约十六万人。采用分进合击的作战方针,妄图一举歼灭红 1方面的军主力于黎川、建宁地区,并摧毁我中央根据地。红 1方面军根据党中央和苏区中央局的指示,打算乘敌人“围剿”部署尚未完成之际,先发制人,集中一切力量消灭抚河流域敌人主力,进而夺取江西全省的胜利。闽浙赣的红10军和闽西的红12军、赣南的红21军,分别奉令南下和北上,统归方面军总部指挥。红10军渡过信江,与红31师合编为红11军。这时,红 1方面军有第 1、第 3、第 5军团和第11、第12、第21、第22军,总兵力共七万余人。三月中旬,中国工农红军东南战线指挥部成立,统一指挥赣南、闽西前线部队编成的五个纵队,配合北线主力红军作战。

二月上旬,红 1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周恩来,在敌人坚守城防,已不可能在抚河东求得以运动战消灭敌人主力的情况下,决定遵照党中央和苏区中央局的指示,率领红军主力西渡抚河,进攻南丰城。同时提出,如敌情地形有变,不便强袭,或“我牵制敌人兵力不奏效,敌地增援队三、四师由马路并进”,仍需放弃强袭南丰的计划,转为进攻宜黄、乐安,调动敌人于山地运动战中歼灭。二月十二日晚,红 3、红 5军团向南丰西北敌外围阵地发动进攻进攻,守敌第 8师六个团凭据险要的城防工事,坚守待援。陈诚一面令南城第24师驰援,吸引我军于南丰城下;一面令中路军各纵队迅速向南挺进,企图以优势兵力同红军主力在南丰地区进行决战。根据这种情况,朱德、周恩来于十三日毅然决定,改强袭南丰为佯攻,接着又决定撤围南丰,采取退却步骤。二月二十二日,以红11军伪装主力,由新丰街东渡抚河,向黎川前进,迷惑敌人,主力秘密转移到我根据地前部的东韶、洛口地区,待机歼敌。

这时,何应钦误认为红军主力已转向黎川地区,即令中路军向广昌、黎进推进。其第3纵队由金溪出黎川;第1纵队由乐安、宜黄出广昌、宁都;第 2纵队由南城、南丰出康都,企图围歼我军于黎川、建宁地区,并占领广昌。第 1纵队与第 2、第3纵队相距较远,并迫近我之集中地,其行进地区两侧山高林密。因此,红1方面军首长决定,采取大兵团伏击战法,集中主力,在宜黄之黄陂地区,各个歼灭敌第 1纵队之第52、第59师。二月二十六日,敌第52、第59师由乐安分路向黄陂前进,两师之间有摩罗嶂大山相隔,戒备亦不严密,我军对行进之敌突然发起猛攻,从二十七日上午至二十八日下午,经过两天激战,全歼敌第52师,师长李明被俘,敌第59师除一个多团逃脱外,亦被歼灭,师长陈时骥被俘。

黄陂战斗以后,敌人于三月中旬,采取中间突破的方针,并调整部署,以第2纵队为前纵队,第 1及第 3纵队第5、第9师为后纵队,其另两个师为预备队,由黄陂、东陂地区向广昌方向进攻,企图攻占广昌,诱我主力与其决战。红 1方面军以第11军进至广昌西北地区,吸引敌人前纵队加速南进,以主力向北移动,准备侧击敌之后纵队。三月二十日,敌后纵队之第11师进至草台冈、徐庄一线,第59师残部在后跟进,第9师位于东陂附近,与前纵队已相距一百里,处于孤立态势。二十一日拂晓,我军对草台冈之敌第11师突然发起攻击,经激烈战斗,将该敌大部歼灭。二十二日,又在东陂歼敌第 9师一部。其余敌军纷纷撤退。

黄陂、草台冈两仗,共歼敌近三个师,俘敌万余名,缴枪万余支,基本上打破了敌人的第四次“围剿”。蒋介石对这次失败十分伤心,他在给陈诚的手谕中写道:“惟此次挫失,凄惨异常,实有生以来惟一之隐痛”。第四次反“围剿”,创造了红军大兵团伏击歼敌的重要经验。这次反“围剿”所以能取得胜利,是由于朱德、周恩来等运用前三次反“围剿”的成功经验,坚持正确的作战指导思想,从实际出发,毅然决定撤围南丰,实施战略退却,抵制了“左”倾军事冒险主义方针的结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1869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8
下一篇 2023-0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