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基本要求

对联的基本要求,第1张

对联基本要求:

1.   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2.   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 上联句末尾字是仄声(三声、四声),下联句末尾字是平声(一声、二声)。

3.   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   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对联,就像律诗里的“对仗”,是文学形式之一,很高档的。讲究多一点儿。

1,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2,词性: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

3,意境:崇尚朴实无华,避免矫揉造作;

4,字数:字数越少,创作越难;字数很多尤难;

5,功底:要有足够的文学修养,丰富的生活阅历,正常的心理素质;

6,酝酿: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

7,用典:典故意思绵长,活波生动,信手拈来,事半功倍;

8,俗套:低俗庸劣的对联俯拾皆是,浸满铜臭,味同嚼蜡,令人作呕;

9,错别字:很常见;电脑打字太多了,错别字泛滥成灾;

10,上下联颠倒:最常见。有的贴在当街,字大如斗,脸上不红不白的,丢人现眼;

一滴水能够反射出太阳的七色光芒,一副简简单单的对联,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全部人格。

对联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文体,拥有严谨的格律,用现代话来理解,至少具备六大基本要素,即:①字数相等,②内容相关,③词性相当,④结构相称,⑤节奏相应,⑥平仄相谐。

其中⑥平仄相谐是最大的难点。所谓的平仄,是指汉语发音的音调,古音分两大类五音调,其中用现代汉语的音调来描述,即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属于平声字,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和入声(古音(现代普通话话没有了,仅存于地方语言内,如粤语等)属于仄声字。对联的规律是上联的平仄要和下联的平仄恰恰想法,且无特殊语言的前提下,最后一字是仄声字的为上联,最后一字是平声字的是下联,那么我们就可以将下联的平仄推出来。

此外,平仄还有“窄对”(平仄一字不能错)和“宽对”(简单而言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针对七言对联而论的,若是五言对联,那就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那么下联的第二字、第四字、第六字必须是与上联的平仄是相反的。

其次,对联的九大禁忌也要熟悉,不然写了错句,行家一看就会知道你的底细:一忌合掌二忌重,三忌失对欠平衡。 第四失替应留意,五为乱脚六孤平。 第七切记三平尾,八忌上重下边轻。 九忌初学用僻典,浅显易懂也求精。这个我就不赘述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1540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8
下一篇 2023-0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