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
指皇帝即位;登上屋顶或高处;借指反动头子上台。
出处
钱起《归义寺题震上人壁》诗:“尧王未登极,此地曾隐雾。”
明·施耐庵《水浒》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自天圣元年癸亥登基,至天圣九年,那时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万民乐业,路不拾遗,户不夜闭。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卓命扶何太后并弘农王及帝妃唐氏永安宫闲住,封锁宫门,禁群臣无得擅入。可怜少帝四月登基,至九月即被废。
明·张居正《请册立东宫疏》:“去岁皇上登极之初,礼官即疏请册立。伏奉圣谕,以皇子年尚幼,先赐名而后册立[1]。”
《庄子·则阳》:“其邻有夫妻臣妾登极者。”成玄英疏:“极,高也。”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云:“极,屋栋也,升之以观也。”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二篇:“自 蒲殿俊登基以后,各派势力在暗中斗争了十天,结果也就酿成了一场兵变。”
1.<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1988年修订版,新华词典编篡组
169页,在"登"字条下,"登基"条目."皇帝即位."
414页,在"即"字条下,"即位"条目."指封建统治者登基做君主."
2.<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辞海编辑委员会
2186页,在"登"字栏下无"登基"条,仅"登极"条:
(1)登上屋顶或高处,<庄子.则阳>"其邻有夫妻臣妾登极者."
(2)指皇帝即位.钱起<归义寺题震上人壁>诗:"尧皇未登极,此地曾隐雾."
到了这儿,我想已经够明白了."登极"的用法当时比现在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