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系艺考考什么内容

播音系艺考考什么内容,第1张

播音主持艺考只有经过初试,才能够进入复试,一般初试考试内容是自备、指定稿件朗读,主考官还会提问一些问题;复试主要考的内容是指定稿件朗读和即兴主持。

指定稿件朗读:播音主持考试顾名思义主要考核学生们的就是播音播报等能力的训练,这是报考播音主持专业同学的主要考试内容。一般都是会给考生下发稿件,然后按照考官要求进行朗读,朗读时同学们还要注意朗读的情感基调和发音方法,以求做到字正清源,感情充沛。

即兴评述:主要考察考生们的临场反应能力和头脑的思辨能力,这一环节大概的时间应该控制在三分钟以内,由考生口述自己对某一主题的观点和看法。可能这个主题是考生自己选取也可能是由考官选好再直接交给考生,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同学们都要记住紧扣主题就没有问题,千万不要跑题,偏离中心论点。

才艺表演:同学们可以自选表演方式,小品、唱歌、跳舞、乐器等都是可以的,考官通过考生们的才艺表演来考察学生们在艺术表演方面的共情能力,换句话说也就是虽然该环节是考试的一部分,但是实际上更像是考试中的加分环节,所以同学们更需要好好把握,认真准备。

自我介绍:好的自我介绍,能够给主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会影响的自己的分数。

自备稿件:播音艺考一般是要准备文学稿件的,如果你报考了播音培训班,培训班的老师会辅助我们准备,稿件的字数不要太长,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体现出自己擅长的方面,考生们尽量不要选择经典篇目。

第一,标准、规范的普通话语音。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培养的是汉语普通话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按国家有关规定:“县级以上(含县级)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达到一级水平(此要求列入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颁岗位规范,逐步实行持普通话等级合格证上岗)。”国家将普通话水平分为三级,一级甲等是标准最高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对考生专业素质: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试,主要是考察考生的基本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概括起来,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的一级。具体要求是:“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测试总失分率在3%以内。”一级乙等的具体要求是:“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偶然有字音、字调失误。测试总失分率在8%以内。”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毕业时都要通过一级甲等。因此,报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考生的普通话语音面貌应该是标准的、规范的,具体地说,其语音面貌不能低于一级乙等的要求。

第二,发音器官健康、有效。发音器官不能存在先天缺陷和整体上不利于发声的情况,如:1舌系带过短;2颚裂(造成严重的贯通性不可克服的鼻音);3兔唇;4舌体、口腔腔体比例不当(大舌头);5牙关与下颌骨不利于口腔开合运动(牙关紧);6牙齿不整齐有碍发音;7牙齿及咬合关系有严重问题(“地包天”、“天包地”影响正常发音);8鼻中隔偏曲,造成通气不良,形成阻塞性鼻音;9喉头过小,声道有异于常人,不利于发声;10体弱气虚,呼吸肌不强;11由于外伤造成的发音器官缺陷,等等。

第三,清晰的口齿和圆润的嗓音条件。有声语言是广播电视传播的重要媒介,也是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主要的工作手段。因此,报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考生具备清晰的口齿和圆润的嗓音条件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清晰的口齿包括唇、舌、齿等运用的灵活、有力;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的到位、正确;发音咬字不含混、不秃噜、不吃字等等。圆润的嗓音,包括音质悦耳集中且有一定的明亮度和声音弹性,有较自如的气息状态,包括声音不干、不涩、不沙、不哑、不噪、不弱等要求。

第四,较好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考生应具备透过文字语言表面感悟文字语言深层意蕴的能力,对所播和所说的内容都应做到有感而发,情动于衷,深情并茂地表达,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感、言之有序、言之有声、言之有色、言之有味,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第五,较敏锐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通过考试,还要考察考生的思维品质与应变能力。如:在短时间内迅速理解并驾驭文字语言的能力;在短时间内迅速组织语言,构成腹稿提纲,并状态自如地加以表达的能力;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回答主考的提问、灵活应变的能力;以及强行记忆的能力等。

第六,较好的形象气质条件和综合文化素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是未来的广播电视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特别是电视播音工作者,其容貌、形象、气质、身材等因素就更为重要。因此,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对考生形象、气质等条件的要求相对也要高一些。对形象的基本要求是“上像”,气质的基本要求是不俗。整体形象上要落落大方,有亲和力。总之,考生通过各项考试要能够体现出较出色的综合文化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专业潜质及可塑性。

不可以。

首先你要有专业的技能,良好的长相会增加你的印象分,但是光长得帅是不够的。外貌是加分项,不是硬性技能。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成立于1996年,其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是中国最早建立培养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教育基地,也是中国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研究基地。该学院的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学科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并获得中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播音系成立于1980年。其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播音专业。目前播音系开设了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专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播音主持专业。为适应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需要,今后将陆续开设新的专业方向,拟开设体育评论解说、综艺娱乐节目主持、双语节目主持等专业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经过了草创期、成型期,至今已进入成熟期。该专业经过40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办学规模和完整的办学体系。本科四年共学习五十多门课程,既包容了中国语言文学的主干课程,又加强了新闻传播学、文艺学的骨干课程,还设置了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并做到理论与实践、大课与小课的相辅相成,突出了因材施教。播音系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很强、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一批高水平的教授、专家活跃在教学第一线。国内许多著名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话剧、影视配音艺术家在该系兼职任教。改革开放以来,播音系已向全国各地广播电视机构和其他传媒机构输送各类毕业生2000多人,培训在职人员10000多人,完成普通话水平测试8000多人次。一大批毕业生现已成为中央及省级电视台、广播电台的业务骨干,其中许多人成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优秀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1435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7
下一篇 2023-0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