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中世纪是什么时候

死寂结局2023-02-07  19

中世纪(约395年—1500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

中世纪

中世纪史也叫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一时期的历史。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但是世界各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当西欧在5世纪刚刚进入封建社会的时候,中国已经走完了约1000年封建社会的历程。

在欧洲的封建社会里,国王、贵族和骑土等大大小小的封建主构成了金字塔般的等级制度,但是他们的权力和义务都是有限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种复杂的等级关系使得欧洲封建国家长期处在割据状态,和东方中国“普天之下,莫非王上;率土之滨,莫非王巨”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大不一样。各国统治者仍不断进行战争,相互抢掠吞并,许多国家一直没有出现统一的稳固政权。封建地主凭借土地所有权和政权对农民进行剥削。在欧洲,基督教会已成为封建统治工具,他们和世俗封建主共同维护封建制度。农民和农奴的劳动被封建主以劳役、实物地租、名目繁多的捐税和教会“什一税”等形式侵吞。农民的反抗持续不断,但是起义的规模一般比较小,没有像中国那样发生过多次推翻了一个王朝的大规模农民战争。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封建经济主要是以一家一户农民为基本生产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民由于可以拥有一些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可以获得一定的劳动产品,因此,劳动积极性比奴隶高得多。中世纪时代铁制工具早已普及,再加上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使社会财富大大丰富起来,并且促进了商业的发展。14、15世纪在地中海沿海地区,商品经济发达的城市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中国在16、17世纪,在江南一带城市中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封建生产关系中滋生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说明封建社会已经走到它的尽头。从那时候起,欧洲一些国家的资本主义兴起已形成一个不可逆转的势头。

中世纪的欧洲,文化落后,思想愚昧,是历史上所谓的“黑暗时代”,而在中国,正是文化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期,东西方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宗教在世界广大地区占据了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许多国家成为“国教”。儒家学说则主宰了中国的思想领域。这种文化现象虽然对封建社会的巩固一度有推动作用,而当资本主义兴起后,它就成为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障碍。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欧洲出现的“文艺复兴”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它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和近代科学的大飞跃。在东方,由于封建思想的长期桎梏,社会发展趋于缓慢,从此开始落后于西方。

----------------

1、定义:

中世纪( the middle age )一词最先是由意大利人文主义史学家比昂多于 15 世纪提出来的.他把西欧 5 ~ 15 世纪的那一千年叫作中世纪,意为古典文化与文艺复兴这两个文化高峰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 17 世纪末德国史学家凯列尔在其所著世界史中,第一次把人类的全部历史划分为古代、中世纪、近代三个时期;到 18 世纪,中世纪一词被欧洲历史学家普遍采用;中国古代思想家韩非子有古世、中世、近世之说,清末翻译西方世界史著作时采用过来。中世纪是适用于西欧的、特有的一个概念,应用于其它地区时我们常用世界中古史来取代。

2、起迄年代:

由于概念不同,对世界中古史的起迄年代的认识也不同。国内过去传统上定上限为 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下限为 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是以革命夺权为标准划线,现多不用。现在教科书定为下限 15 世纪末地理大发现之前,但上限仍为五世纪.

英国剑桥中世纪史对上限介绍了十二种说法,它以 284 年罗马皇帝戴可立先即位为世界中世纪史开端,下限采用 1453 年拜占廷帝国灭亡为界.此说在西方较流行,象《欧洲中世纪简史》、《世界文明史》、《全球通史》等作者在划定时限时,下限都是 15 世纪,上限则 3 ~ 5 世纪不等。

3、分期:

中古时期各地差别太大,以西欧为标准:

5 ~ 10 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封建化时期);

11 ~ 14 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的兴盛时期;

14 ~ 15 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的危机时期;

------------------

中世纪

"中世纪"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概念,原因在于,历史上并不曾真正有过 一个叫作"中世纪"的朝代,也没有哪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思想家或其它人 认为自己是"中世纪人",所谓的"中世纪"是后人创造的.

"中世纪"一词最早诞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是公元15—16世纪意大 利人文主义语言学家,历史学家比昂多等人首先提出并使用的.他们认为, 在罗马帝国衰亡直至自己所处的时代之间存在着一个"中间世纪",即"中 世纪".17世纪末,德国历史学家克利斯托弗 凯列尔在其所著《通史》中, 首次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代三个时期.从18世纪末,"中世 纪"的概念便被西方学术界长期沿用下来.

"中世纪"没有绝对的时间界限.西方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中世纪" 始于公元500年左右,终于1500年左右,前者的代表性事件是西罗马帝国的 灭亡,后者的代表性事件则是新航路的开辟.其中,又以1000年,1350年 为界,分为中世纪初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中国大多数历史学家都习惯 于把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作为"中世纪"的开端,而下限则争议颇多, 有的主张以公元16世纪尼德兰革命为断限,有的主张以新航路的发现为断 限,但更多的是把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下限.

典型的"中世纪"概念有着特定的地域界限和情感色彩.当西方文艺复 兴时代的启蒙思想家创造"中世纪"一词的时候,他们意念中所指的并不是 整个世界,也不是整个欧洲,而仅仅限于指天主教所统治的地区,即中欧和 西欧.从感情上说,他们对亚洲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等)和阿拉伯文 化及拜占庭文化是十分向往的,对古代的希腊,罗马文化更是崇拜得五体投 地而对公元6至16世纪间"蛮族"的入侵而造成的古典文化的衰落极为不

满,对教会垄断文化事业也大不以为然,遂将这段历史斥之为"野蛮","未 开化","专制",称这段时期为"黑暗时代".这些启蒙思想家在痛骂"中 世纪"西方黑暗的同时,又慨然以"复兴"古典文化为己任,从而形成"文 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随着"中世纪"一词使用日广,它逐渐演变为封建社会的代名词,用于 指封建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占统治地位的时期.这样,"中世纪"一词不 再专用于指西方,而成了可用来表述任何一个国家历史上处于封建社会这一 发展阶段上的历史的概念.按照这种用法,由于各国进入和结束封建社会的 时间先后不一,其"中世纪"也就无法一致,如中国较早进入封建社会,其 中世纪可上溯至春秋战国乃至更早的时代,其下限则可延伸至清末乃至民国 时代,而印度,日本,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及非洲,美洲广大地区进入封 建时代较晚,其"中世纪"分别开始于公元11—17世纪不等.时间上的这种 差异给同一时代各国历史的比较造成了很大的不方便.

更为重要的是,将具有特定涵义的"中世纪"这一概念拿来泛指世界各 国历史,在注意了经济上生产方式这一共同点的同时,却忽视了各国文化发 展的巨大差异."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总体上处于衰落的趋势,游牧民族的

入侵造成了西方古典文化的大破坏,使古典文化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整个西 方社会的文化水准也因此而大为下降,教会成了古典文化的主要保存者和使 用者,尽管能够保存下来的十分有限.而"中世纪"其它地区的文化却是另

外一副景象:在近东地区,拜占庭帝国从一开始就以罗马帝国的正统继承者 自居,积极保存了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拜占庭帝国衰弱后,悄然兴起的 俄罗斯继承了其文化遗产.在中东地区,阿拉伯世界的穆斯林们按照伊斯兰

教教义的教导,向世界各先进国家广求知识,使阿拉伯文化迅速发展,达到 了相当高的水平.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虽因内部分裂和外敌入 侵而使其古代灿烂的文化受到相当破坏,但仍有一定的发展,而同样是世界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古典文明非但未受到大的破坏,反而在不断吸收,

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将古典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

具有影响的文化之一.这些带有根本性的差异是"中世纪"一词很难反映出

来的.正因为如此,一些历史学家在研究西方以外的世界史尤其是文化教育

时,尽量避免使用"中世纪"一词,而用"中古史"等代替,迫不得已而用

之时,也多加以界定.

考虑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历史发展的差异,也是为了照顾文化发展自身的

完整性,本书的"中世纪"没有一个整齐划一的时间界定.在欧洲,我们叙

述的是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350年的历史在中国,我们叙述的是隋唐宋元间

的历史(公元581—1363年)在日本,我们叙述的是自公元646年大化革

新至公元16世纪室町幕府统治结束时期的历史在印度,我们叙述的是自笈

多王朝以至德里苏凡国家时期的历史(约公元220—1526年)在阿拉伯,

则基本上是公元6至14世纪的历史.

随着不列颠岛上的盎格鲁萨克逊人在对维京人的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英国海军的事实地位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要知道,维持一支庞大的海军所需要的资金足以拖垮当时欧洲的任何一个国家。如果不是国家物产丰富,或者面临生死存亡,任何一个统治者都没有能力维系一支长期活跃在欧洲海岸的舰队力量。

“诺曼征服”后,英格兰政权正式开创了诺曼王朝,历史也称此时的英国政权为安茹帝国。此时的英国王室不仅拥有着大片英格兰的土地,而且还统治着广阔的法国西南部地区。英吉利海峡事实上成为了王国的内陆水道。

酒与羊毛——航海贸易中的丰厚利润

中世纪的英国人对于红酒偏爱有加。仅在1308年和1309年,就有超过10万吨的红酒从加斯科涅地区运往英格兰。

这项贸易在英国失去诺曼底领地后达到了高峰。但当时的英国有着一样被誉为“白色黄金”的产品—羊毛。人可以不喝酒,但是人很难不穿衣,作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纺织品原料羊毛的出产地,英格兰的商人们赚的盆满钵满。

红酒和羊毛的贸易不仅仅带来了财富,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英国海军提供了资金和物质基础。在中世纪,国王们的“海军”其实就是一个国家船只的总和。

战事一开,国王有权征用本国港口的所有船只。即使是在几个世纪后,欧洲人也很难定把战船和商船划分的那么清楚。商人们灵活安排着载货吨位和武器人员配备,以求能保证每次贸易的最大收益。

但这也造成了一个相当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国王的海军要依赖商人们。这些商人往往都是当地的领主或者行政长官,他们有着自身的利益。他们当中的许多人为了能够提供更多的羊毛用于贸易,用尽各种手段侵占领地内农民的土地,而后改造成牧场。

失去土地的农民,为了追求更高的收入,也往往选择投入到“红酒—羊毛”贸易之中,他们选择成为造船工人,码头工人,甚至水手。

在这样一个大闭环中,国家拥有了税收,商人们赚到了钱,国王有了更多的水手和船只。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是一个多方获利的完美生态系统。可此时的英国海军不过是个浮肿的胖子,庞大的船只数量和水手根本没有办法转化成海军的战斗力。贸易中的利润大多被用在了陆地上的战役中。

英格兰海军此时,又沦为了辅助工具,他们只需要帮助国王运输兵员,并偶尔在一些重要的航线进行护航而不是海战。大家都觉得,主要的战争是在陆地上,与其花大代价建设升级军舰,还不如让大船多装点货物来的实在。至于海盗,早就没有那么频繁了,就算倒霉遇见了,自身这点武装也足够虎口脱险,难道对方还能派个舰队来抢劫不成?

贪婪的代价——海盗的崛起

虽然贸易带来了丰厚的税收收入,但这远远满足不了穷兵黩武的英格兰国王们。为了继续筹钱,亨利三世更是拉拢大商人,为他们颁发特许证书,这些商人为王室供货,替王室经商,作为回报他们可以不用缴纳关税。到了其子爱德华一世时期,国王债台高筑。为了能够把战争继续下去,他们开始疯狂向国外的商行借款,并给了这群外国商人自由经商和免税的特权,这让本国商人陷入了困境。

爱德华一世,这位十字军东征的老兵算得上是武力充沛,北边胖揍苏格兰,东边又开启了英法百年战争的序幕。为了跟法国国王极其封臣对战,爱德华一世大规模征召商船参战。为了能够维持旷日持久的战争,他直接把目光盯上了英格兰最重要的货物——羊毛,不仅要征税,更要分得羊毛出口的利润,这下可惹毛了英格兰的商人。但是仗着强大的王权,他还是逼着商人们交了税费。

商人的船和水手被征用,羊毛被苛以重税,贸易权被国王卖给外国人。这样的情形让很多商人破产,就连地方上的领主们也渐渐貌合神离。许多商人和领主开始通过走私进行贸易,更多破产或走投无路的商人与水手成为了海盗。

就算跟着英王出征的船只也没有好上多少。在多数没有战斗的日子里,他们就会去搞些小活动。法国海军闲着没事儿就到英格兰海岸烧杀抢掠,英格兰军队也是如法炮制。最可笑的是英格兰的水手们可不光会去抢劫敌国的船只,连自己人都不放过。

当时两国都有不少雇佣军和盟军,在1338至1339年中的一场小型海战胜利中,英格兰水手抢完了法国人的船只还不过瘾,竟然连自己的友军也劫掠一空。

在这一时期,许多具有实力的海盗势力也开始登场。爱德华一世,为了强迫一些西欧国家加入自己的阵营,直接采用了羊毛禁运的方式来进行外交,这干脆导致海峡两岸原本就不多的商人干脆直接做起了海盗。

来自弗兰德斯(今法国,比利时,荷兰交界一带)的海盗仗着战乱直接开始洗劫英国通往其他欧洲地区的航路,甚至直接伙同英格兰国内不满的一些东南港口市镇洗劫了英格兰南部的南安普顿。劫走的羊毛被海盗们贩卖到了西欧诸国,同时又换回不少武器粮食卖给苏格兰人,协助其的反抗。旷日持久的多线作战让英格兰苦不堪言,最终海盗头子约翰克拉布被英国王室招安并加官进爵。英国人甚至授权克拉布组建舰队协助防守海岸。

曾经的海盗摇身一变成为了海军,历史就是这么讽刺。英格兰的国王们为了自己的宏图壮志,不惜压榨国民,与魔鬼共舞。相比于自身的野心,他们并不在乎手下的舰队究竟是海军还是海盗。英格兰作为一个海上国家,发展缓慢且脆弱的经济是其最大的问题所在,每当它想要海军有大动作时,就会发现自身根本无法负担起庞大的开销。

商盗分离——一次不成功的尝试

到了中世纪后期的15世纪,英国的君主们似乎感觉到了历史规律的强大,他们开始寻求新的方式来探索财政收入与海军建设间的平衡。不列颠岛位于欧洲中部的重要水道上,这就意味着英格兰天生具有为航海大国和贸易大国的地理基础。它的统治者们在寻求的是一种能够在建立强大海军力量与平衡贸易获得利润间的微妙平衡。

亨利四世为了改善混乱的海洋局面,别出心裁的发明了“特许状”。它准许持有者“对国王的敌人进行攻击”。可这种非严格意义上的海盗授权,在航海者们眼里也是可以有其他一番理解的。私人武装船开始在航线上攻击所有非英格兰的商船,这导致了一系列的外交困境,同时也给英格兰本土的商业带来了打击。

亨利五世力希望能拥有更加精良的专业战船控制在自己手里。他开始学习地中海地区的先进造船技术,力求建造更大,更结实的克拉克战舰。但诚如我们之前说的,英格兰脆弱的经济根本没有办法长时间支撑一支规模巨大且装备精良的海军力量。这些巨大的新型战舰在他死后纷纷被变卖还债,极少的几艘甚至只能烂在浅滩中,等待着时光的腐蚀。到了其子亨利六世,又不得不捡起了“守卫海洋”的授权活动。

后继的几位国王都对“守卫海洋”的政策十分谨慎。因为国内的威胁和财政困境让英格兰的统治者们不得不采取小心翼翼的方式与外国打交道。直到亨利七世即位,情况开始有了变化。他采用了全新的方式,力求去控制这股力量——对于国内建造大型船只的船主给予一定的赏金。

这样国王就成为了船只的共有人,通过这种方式,商船和君主间的关系变得紧密起来。但这种方式的利弊很快就凸显了出来。当国王能够任用忠心可靠的船主时,一切事半功倍。但当弱势的国王依赖于贪得无厌的船主时,这种关系往往能带来更大的动荡,因为作为国王私产的一部分,这些武装力量经常可以用“合理”的借口介入到王国内部的斗争中。

英格兰急缺的是长久而稳定的海军建设资金和队伍,而这二者的基础就是强大且稳固的国家财政。如果没有财政的支持,国王既不能升级扩充海军力量,同时还要与他人分享海军权力。英格兰仍要在这种困境中挣扎一个多世纪,直到大航海时代的来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123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