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胜文则野翻译

游学者周卓2023-02-06  59

质胜文则野翻译如下: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

原文: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解读

这是孔子的传世名言。它高度概括了文与质的合理互补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文与质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未经加工的质朴是朴实淳厚的,但容易显得粗野。后天习得的文饰,虽然华丽可观,但易流于虚浮。

质朴与文采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同样重要的,只有文、质双修,才能成为合格的君子。孔子的文质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实践,成为中国人“君子”形象最为鲜明的写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名家解读

君子的修养有两个部分,一是学习“诗书六艺文”;一是躬行实践。在前一方面,他大概可以和其他的人相比,但在后一方面,他也还没有完全成功。关于“君子”必须兼具此两方面,以下这一段话表示得最明白:“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此处的“文”字涵义较广,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化教养”,在当时即所谓“礼乐”,但其中也包括了学习诗书六艺之文。“质”则指人的朴实本性。

原文是”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才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个君子。

“质”是朴素的文质;“文”是人类自己加上去的许多经验、见解,累积起来

的这些人文文化。但主要的还是人的本质。原始的人与文明的人,在本质上没有两

样。饿了就要吃饭,冷了便要穿衣,不但人类本质如此,万物的本质也是一样。饮

食男女,人兽并无不同。但本质必须加上文化的修养,才能离开野蛮的时代,走进

文明社会的轨道。

所以孔子提出“质胜文则野”,完全顺着原始人的本质那样发展,文化浅薄,

则流于落后、野蛮。“文胜质则史”,如果是文化进步的社会,文化知识掩饰了人

的本质,好不好呢?孔子并没有认为这样就好,偏差了还是不对。文如胜过质,没

有保持人的本质,“则史”。这个“史”,如果当作历史的史来看,就是太斯文、

太酸了。我们要拿历史来对证:中外历史都是一样,一个国家太平了一百多年以后,

国势一定渐渐衰弱,而艺术文化,却特别发达。艺术文化特别发达的时代,也就是

人类社会趋向衰落的时候。如罗马鼎盛时期,建筑、艺术、歌舞等等随之渐渐发展,

到了巅峰时期,国运即转衰微了。所以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两样

要均衡的发展。后天文化的熏陶与人性本有的敦厚、原始的朴素气质互相均衡了,

那才是君子之人。

答:是孔子说的

原文句为: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解释:孔子说:一个人表现出来的本质(质朴)胜过修饰他的文采,就会显得非常粗野,:一个人的表现,文采胜于本质(质朴),就会显得非常虚浮(空),只有文采和质朴相匹配,是真正的君子

更加通俗地理解:

一个人天生就是空白的,没有学到任何知识的情况下表现得相对鲁莽,无理;如果长大后,还没有通过学习来改变这种空白,那么就表现得非常鲁莽,打个不恰当的比分,就是街边那些游手好闲的混混,行事鲁莽无理;如果过分改变了那种空白,那么就会显得很虚浮,就是很不靠谱,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是作,德不配位,让人觉得非常不可信;只有质朴与修饰想匹配,才是真正的君子

以上就是本人对这句话的理解,希望可以帮助到您,谢谢!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1043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