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鳍豚是一种小型淡水齿鲸,属于哺乳动物纲、鲸目、齿鲸亚目、喙豚科、白鳍豚亚科、白鳍豚属。
问题二:我国的1级保护动物白鳍豚是什么动物? 哺乳
问题三:白鳍豚的详细资料? 白鳍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暨豚、白旗。白暨豚是鲸类家族中小个体成员,中文名白鳍豚,属于喙豚科,拉丁名为 Lipotesvexillifer,英文名为 YangtzeRiverDolphin。身体呈纺锤形,全身皮肤 *** 无毛,具长吻,白鳍豚已存在有2500万年,喜欢群居,视听器官严重退化,声纳系统特别灵敏,能在水中探测和识别物体。白鳍豚是恒温动物,用肺呼吸,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现已濒临灭绝。
中文名称: 白鳍豚
外文名称: Yangtze River Dolphin
别称: 白鳍,白旗,猪豚,白暨豚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哺乳纲
目: 鲸目
亚目: 齿鲸亚目
科: 白鳍豚科
属: 白鳍豚属
种: 白鳍豚种
分布区域: 长江, 钱塘江洞庭湖及长江中下游
分布抢救记事保护价值生物保护相关故事功能性灭绝命名展开 编辑本段外形特征
在长江里大约生活了2500万年的白鳍豚,是中新世及上新世延存 白鳍豚
至今的白豚古老的遗生物。白鳍豚是鲸类家族中小个体成员,中存活头数最少的一种。 由于数量奇少,白鳍豚不仅被列为中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也是世界12种最濒危动物之一。原属淡水豚科,20世纪70年代末,根据中国科学家周开亚教授的建议,单独设立了白鳍豚科。鲸目白鳍豚科白鳍豚属的唯一种。 体长2米,体重100~200千克。嘴部狭长,像鸟的嘴巴那样,约有30厘米,上下颔两边密排着130多颗圆锥形的牙齿,前额呈圆形隆起。皮肤细腻光滑,背面是浅灰蓝色,腹面是白色,体表呈流线形,前肢为鳍肢,背鳍呈三角形。后肢退化,尾部未端左右平展,分成两叶,呈新月形。有一个长园形凹穴状的鼻子或呼吸孔长在头顶的左上方。眼睛只有绿豆粒一般大小,已经退化,位于嘴角的后上方。耳朵只有一个针眼大小的洞,位于眼的后方,外耳道已经消失。
根据古生物学家们通过化石考证,白D豚在第三纪中新世及上新世就已经出现在长江流域。1981年9月,中国地质学家在广西桂平发现了一块下颌骨化石片段。这件下颌骨化石属于一种古老的白D豚,称为原白D豚。化石记录着原白D豚在大约2000多万年前的古老性状,与现今的白D豚相比变化不大。白D豚依然保留着不少原白D豚的骨骼位置。白D豚之所以进化缓慢,可能是因为过去的生存竞争或环境变化较少的缘故,从而保留了祖先的埂老形状,因此被称为“活化石”、“水中大熊猫”。如果不是很大的生态变迁,它是不会灭绝的。
白鳍豚是食肉动物,口中约有130个尖锐牙齿,为同型齿。常在晨昏时游向岸边浅水处进行捕食,一般以整条吞食体长小于6.5厘米的淡水鱼类为主,也吃少量的水生植物和昆虫。呼吸时,头部先出水,然后全部露出水面,在水面游动2米后,再入水中。白鳍豚的视力几乎为零,依靠回声定位了解环境变化的情况,在生物学、仿生学和生理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科研价值。但白鳍豚生性胆小,很容易受到惊吓,一般都远离船只,很难接近,加之其种群数量很少,活动区域广阔,所以在野生状态下对白鳍豚的研究十分有限。 白鳍豚皮肤光滑细腻,富有一种特殊的弹性,原理与竞赛式游泳衣着中使用具有弹性的尼龙织料相同,能够减少在水中快速游动时身躯周围产生的湍流。它的尾鳍扁平地分为两叉,两边的胸鳍呈扁平的手掌状,背鳍呈三角形。这四鳍给白鳍豚提供了优良的水中游动时方向与平衡的控制力,再加上光滑高弹性的皮肤与流线型的身躯,白鳍豚在逃避危险的情况下可达每小时60千米的游速。平常它保持着每小时10至15千米的游速。 白鳍豚长期生存于长江的浊水中,所以它的视觉和听觉均退化严重,在水......>>
问题四:白暨豚是一种什么动物 白鳍豚是水生哺乳动物,是一种小型淡水齿鲸。属于哺乳纲、鲸目、齿鲸亚目、淡水豚科、白鳍豚属。
白鳍豚是我国长江流域特有的物种,目前已灭绝。
白暨豚是哺乳纲、鲸目的一科水生动物,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小型淡水鲸。
白暨豚体呈纺锤形,体长1.5-2.5米,体重可达230千克。吻部似鸟喙般向前伸出,窄而长,吻尖略向上翘,约30厘米。额顶显著隆起,鼻孔长在头顶,呼吸时,头部先出水,喷出的水花不高。
白暨豚眼极小,在口角后上方。耳孔呈针眼状。背鳍三角形,鳍肢较宽,末端钝圆,尾鳍呈新月形。体表背面呈青灰色,腹面为白色,尾鳍并不出水。
白暨豚的濒危原因
白暨豚数量的逐年减少,主要有其自身繁殖能力较差和长江流域人类活动较多两方面的原因。白暨豚所属的鲸目水生多数早在数万年前迁入海洋的咸水中生存去了,停留在地球各地的淡水流域中生存的鲸目淡水豚类种群数均小,其中至今剩余的五种淡水豚均是濒危物种。
此外,根据遗传学的研究发现,白暨豚的遗传多样性很低,这也加剧了灭绝的速度。科学家为此曾提出迁地保护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