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成本管理

什么是成本管理,第1张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

要具体理解成本管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为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服务,具体来说是为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其所需的各种成本信息以供决策,通过各种经济、技术和组织手段控制成本水平。

2.成本管理的意义:通过成本管理降低成本,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帮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抗压能力。举例来说,如果能够精准测算出企业各类产品的成本,就能够为各产品的定价提供依据,并便于企业作出各生产线扩大再生产或者减产的决策;如果能够以成本控制手段缩减产品成本,就能在与竞争对手争夺市场份额时为企业赢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在经济形势较为低迷的时期,成本管理的意义尤其凸显。

3.成本管理的内容:成本管理包括成本规划、成本计算、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四项内容。

成本管理基本流程

    成本规划是对成本管理战略的制定,也是对成本管理做出的规划,是成本管理工作在总体上的把握,为具体的成本管理提供战略思路和总体要求。

    成本计算是按一定的成本对象,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归集,以确定各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

    成本控制是保证成本在预算估计范围内的工作。根据估算对实际成本进行检测,标记实际或潜在偏差,进行预测准备并给出保持成本与目标相符的措施。

    业绩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的方法,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照相应的评价标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以及经营增长等经营业绩和努力程度等各方面进行的综合评判。

拓展:目前常见的成本管理方法主要有六种:

(1)基于经验的成本管理方法

管理者借助过去的经验来现实对管理对象进行控制,目前应用最为广泛,但是这种方法是最为基础和较低级别的,多数企业的成本管理由此开始,且此种方法是很多其他计算方法的内核思路。不足之处就是经验带有过多主观色彩,无法适应形势变化。

(2)基于历史数据的成本控制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历史上已经发生的成本,取其平均值或最低值(管理者通常会要求以最低值)作为当前阶段或下一阶段的最高成本控制标准。这种方法的一个假设的前提是,物价通常是在保持相对稳定中不断走低的。不足之处在于,当物价出现周期性上升,而企业的机制不够灵活或反应缓慢时,过分强调历史最低价,可能错过最佳交易时机或造成采购品质量下降或数量短缺。

(3)基于预算的目标成本控制方法

根据企业每年初或上年末制定的下年预算进行目标成本控制。此方法严重依赖预算的制定质量,然而目前多数企业的预算制定过程尚无法做到全面完善,也会间接影响到成本管理的效果。

(4)基于标杆的目标成本控制方法

所谓标杆就是选取企业内部或者同行业的龙头企业或竞争对手的成本水平作为本企业成本管理的目标,寻找差异,分析原因,尽力缩小本企业成本水平与标杆企业的差距,从而获取竞争优势。

(5)基于市场需求的目标成本控制方法

此方法也被称为“基于决策层意志的成本控制法”,因为这种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决策者的意志将起主导作用。最初,这种方法可能是某些企业迫于竞争的无奈而创造出来的。主要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被广泛采用。主要靠决策层对市场行情的充分了解和精准判断,因而主观性很强。

(6)基于价值分析的成本降低方法

此方法多用于制造业中管理规范、管理水平较高的大企业。这类企业往往设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来负责“降低成本”,他们分析现有的工作、事项、材料、工艺、标准中的增值部分和不增值部分,寻找可以优化的环节,利用替代材料、先进工艺或优化流程降低成本。不足之处在于一方面这类操作非常复杂、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很多企业的职能部门并不能按照理想中的方法去测算,很容易成为基于历史经验的测算方法,从而无法达到预想的效果。但这仍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成本管理包括成本规划、成本计算、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四项内容。

1、成本规划

成本规划是对成本管理战略的制定,也是对成本管理做出的规划,是成本管理工作在总体上的把握,为具体的成本管理提供战略思路和总体要求。

成本规划是根据企业的竞争战略和所处的经济环境制定的,主要包括确定成本管理的重点,规划控制成本的战略途径,提出成本计算的精度要求,确定业绩评价的目的和标准。

2、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是按一定的成本对象,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归集,以确定各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准确计算成本,可以掌握成本构成情况,考核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了解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促使企业加强核算,节约支出,提高经济效益。

3、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保证成本在预算估计范围内的工作。根据估算对实际成本进行检测,标记实际或潜在偏差,进行预测准备并给出保持成本与目标相符的措施。

4、业绩评价

业绩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的方法,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照相应的评价标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以及经营增长等经营业绩和努力程度等各方面进行的综合评判。

/iknow-pic.cdn.bcebos.com/a686c9177f3e6709952c244b36c79f3df8dc5551"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a686c9177f3e6709952c244b36c79f3df8dc5551?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a686c9177f3e6709952c244b36c79f3df8dc5551"/>

扩展资料

传统成本管理与战略成本管理区别

1、传统成本管理以成本定价格,战略成本管理以价格定成本。

2、传统成本管理注重在企业内部降低成本,战略成本管理注重到企业外部降低成本。

3、传统成本管理注重实体运作,战略成本管理注重虚拟运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进,要快速有效地实现从传统成本管理到战略成本管理的转变,保证战略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必须引进先进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同时将战略成本管理的理念、方法融入企业的全价值链业务过程,从而实现全面提高企业效率、有效节省企业成本。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6%88%90%E6%9C%AC%E7%AE%A1%E7%90%86"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成本管理">百度百科-成本管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0846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6
下一篇 2023-0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