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1.第一步首先打开手机中的“支付宝”APP。
2.第二步点击支付宝主界面最下方的“办事大厅”选项。
3.最后点击综合政务中的“碳汇林项目申报”选项即可。
林业碳汇项目作为CCER中的一部分,其申请流程主要分为开发和交易两个阶段。开发阶段主要分为项目设计文件(PDD)编制、项目、审定、项目备案,交易阶段主要分为项目实施与监测、减排量核查与核证、减排量签发、交易等。项目业主选择合适项目的方法学或者开发新方法学,根据方法学要求编制PDD文件,向国家主管部门申请,并由专门的审核机构核查该减排项目,项目核准通过得到备案。经备案的CCER项目产生减排量后,项目业主再次申请核查并于通过后获得减排量签发,国家发改委会将项目发布到CCER登记簿上即可等待交易。
法律依据:《江西省林业碳汇开发及交易管理办法(试行)》
第二条 江西省林业碳汇开发、交易工作,坚持科学严谨、规范有序、稳步推进的原则,打造符合省情、具有社会公信力的林业碳汇产品。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构建健康发展、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交易市场。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江西省行政区域内林业碳汇项目的开发、申报、审核、交易等工作的管理。
第四条 省生态环境厅是江西省林业碳汇开发、交易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全省范围内林业碳汇相关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负责江西省林业碳汇方法学的审核和江西省林业碳汇项目碳汇量的登记管理工作。
省林业局负责全省范围内林业碳汇项目的组织实施和宣传引导,对林业碳汇项目开发进行监督管理。各设区市、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负责辖区林业碳汇项目的合规性审核。
根据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相关人员表示,具着中国普氏原羚之乡的刚察县与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署了草原碳汇项目合作开发的相关协议,来推动考察县境内的草原碳汇开发,此次的开发也是青海湖北岸首个青草草原碳汇项目,此次的项目将有效地推动治理草原退化,通过碳汇的形式,呈现新的效果,而青海省海北州与祁连山的中部青海湖北部,相连此地当中具有丰富的能源也是作为生态旅游的主要展示区域,同时承载了较多的民族以及文化的集聚,使当地产生了独具特色的区域,能够让我们看到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以及青海湖国家公园,青海湖等等,我国重点保护的是项目,不仅如此草地资源上同样丰富。
做为我国濒危物种普氏原羚种群主要栖息的场地,该县当中的草地面积占全县面积的88%,而且能够展现较为突出的碳汇优势,为开发草原退化治理提供更多可使用的能源,但会充分发挥当地草原碳汇的资源,当碳汇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发,不仅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带动当地相关企业的完善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样促进农牧的收入。
在开发相关项目上,能够有效地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实现双赢,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新思路,以及为经济注入新活力,也为当地的草原资源监管部门增加力度,保护草原修复的相关成果以及形成草原特色,经济绿色发展提供相关的技术以及资金的支持,为当地的生态经济社会取得不同的效益,期待碳汇开发成功助力当地经济的发展,建立碳汇生产产业链条将草原碳汇能够有效地融入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当中通过这里山水林田湖的有效措施,来实现当地市场化机制,生态产品的有效开发与保护。
“过去要砍了树才有收益,现在不砍树也能挣到钱。”8月26日,尤溪县汤川乡汤三村林农方发栋领到14050元碳汇造林分红款后,高兴地说。
原来,福建首笔社会化碳汇造林项目收益金1496681元,近日陆续按比例发放到尤溪县1965户林农手中。
“我们首次尝试以林农为主体参与碳汇造林,并从中获得收益。”尤溪县林业局碳汇办主任吴淑平告诉记者,2017年2月,尤溪县入列我省20个林业碳汇试点单位,谋划生成全省首个社会化碳汇造林项目,即以荒山造林活动为项目边界,以个体、集体等零散林权为主体,进行减排量集中申报。当年4月,这一造林项目启动,由县林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牵头实施。在各乡镇林业站宣传推动下,14个乡镇的1965户林农参与,造林规模2283公顷,分红将按开发成本四成、林农五成、村集体一成的比例进行。
据了解,以往通过国有林场进行的碳汇交易,收益均归国有,而社会化碳汇造林项目所得收益,林农可以直接得到分红。该造林项目计入期为20年(2005—2025年),预计全期可产生减排量24.08万吨CO2e(二氧化碳当量)。2020年9月,第一期监测减排量为13.16万吨CO2e,通过省生态环境厅备案并签发,10月进入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目前完成交易8.86万吨CO2e,成交额1496681元。
此次分红,亩均收入最高的是来自汤川乡黄林村的60岁林农黄惠明。他有一片2.33公顷杉木林加入这个项目,因林分质量高,这片杉木林产生收益4502元,黄惠明分得2251元。
“碳汇项目是通过造林面积、树种、树龄等方面综合计算各个小班碳减排量的,林分质量与分红收益密切相关。”尤溪县林业局局长池哲胜说,这也是为了更好引导广大林农“多造林,更要管好林”。
“不用砍树还有收入,很惊喜!我准备把这些收益用回到林子里,让杉木林长得更好,取得更多收益。”黄惠明说,2007年他从村里承包了这片荒山,全部种上杉木。树刚种下的四五年,每年都要除草2次、施肥1次,杉木长势不错。“今后,我要更加悉心管护这片林子。”
尤溪县林业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尤溪县已营造6.67公顷碳中和示范林,目前正积极筹备营造新的碳中和示范林。“十四五”期间,县里将持续推进社会化林业碳汇项目、推广林业碳票,探索“生态司法+碳汇”机制,不断拓宽林农增收渠道。
(记者 方炜杭 本报尤溪记者站 吴振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