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感觉和色彩的具体联想是什么?

色彩的感觉和色彩的具体联想是什么?,第1张

(1)色彩联想 研究者们常从感觉、经验与联想来理解人的心理复杂性,认为心理响工最初来自感觉经验产生的观念的合成,观念合成的结果又取决于联想,而联想则又来自其二方面积累的感觉经验。经验论者便从联想原理来理解色彩激发情感的能力,这是色彩审美为一种最大众化的,也是最浅近的解释。

(2)人对色彩的好恶与偏爱 研究者和一些艺术家都对人对色彩的厌恶与偏爱作过许多抽样调查,调查进行的方式很简单,准备一些作为评价目标的色样,然后再要求被测试者按他对色彩的好恶程度的优先顺序选取色样,即先选取他最偏爱的,再选偏爱程度次一点的,将最不喜欢的色放在最后。

在日本和其他国家的调查发现,这些国家的国民都偏爱高饱和度的红色和蓝色,而对橙色和黄色持反感态度。从世界各国国旗色彩的选用也能反映出这种倾向,红色和蓝色在国旗上使用得最多。这种好恶倾向到了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才有所改变,最主要表现在人们对黄色的态度转变上,人们开始偏离传统而大量使用起明亮的黄色了。

性格型色彩审美者对色彩的态度已转向于生动的移情,与客观型大异其趣;与联想型表面上相似,然而是一种转向抽象的联想;与心理型相似,但更为广泛而不纯粹以自身的机体效应作判据。

一些学者认为,这些色彩审美的类型可以构成一个层次阶梯:心理型是色彩审美的初阶,联想型居第二,客观型虽然将注意力提升到色彩本身及特征上,但过于批评型的态度成了审美直觉的障碍,无法接近色彩美的最高价值,性格型是色彩审美的最高层次,因为它超越了自身的机能性响应,又将联想综合进了精神文化的领域,而且又保持了直觉的敏锐。

(1)色彩联想研究者们常从感觉、经验与联想来理解人的心理复杂性,认为心理响工最初

来自感觉经验产生的观念的合成,观念合成的结果又取决于联想,而联想则又来自其二方面积累

的感觉经验。经验论者便从联想原理来理解色彩激发情感的能力,这是色彩审美为一种最大众化

的,也是最浅近的解释。

由色彩产生的联想因人而异,受性别、年龄、阅历、兴趣和性格的影响。一般说来,儿童的

色彩联想因阅历浅,社会接触有限,他们的联想多与身边的具体物品和自然物景有关。对于成年

人而言,联想的范围会随生活阅历而扩展,甚至会从具体事物过渡到抽象的精神文化和社会价值

观念的领域。许多书籍在有关色彩心理响应的论述中都列举了许多有关色彩联想的调查结果,因

社会背景和文化传统上的差异,这些结果都有许多不一致的地方,也有不少对全人类共同的方面。

英国实验心理学家C.W.瓦伦丁将色彩联想过程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为下意识联想。当某种色彩因具体儿的联想所引起的情感响应己深深地扎根在意识里

时,人们对这一色彩的心理响应己不需要再调动具体联想的记忆,便下意识地激发出某种感情来,

似乎色彩对我们的影响己是色彩自身的力量所致。例如当我们看到浅蓝色感到的愉悦之情,己勿

需再想到蓝色的晴空了。

第二种为一般联想。这是那种我们意识到的但又不依赖于自己的特殊经验的联想,这种联想

是大众化的共同的联想,例如看到绿色想到植物,看到红色想到血液、信号灯等。

第三种联想叫个别联想。这是一种源于个人非常特殊的经历或经验而形成的联想,或者是某

个局部地区和团体所独有的联想。联想会影响到人对色彩的好恶与偏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0647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6
下一篇 2023-0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