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实度,使用灌砂法步骤是怎样?

压实度,使用灌砂法步骤是怎样?,第1张

灌砂法测定压实度的步骤流程如下:

1、按灌水法试验中挖坑的步骤依据尺寸挖好试坑,称试样质量,测定试样的含水率。

2、向容砂瓶内注满砂,关阀门,称容砂瓶,漏斗和砂的总质量,准确至10g。

3、密度测定器倒置于挖好的空口上,打开阀门,使砂注入试坑。在注砂过程中不应震动。当砂注满试坑时关闭阀门,称容砂瓶、漏斗和余砂的总质量,准确至10 g,并计算注满试坑所用的标准砂质量。

4、试样的密度(ρо)=取自试坑内试样的质量(MP)÷(注满试坑所用标准砂的质量(MS)÷标准砂的密度(PS)。

5、试样的干密度(ρd)={取自试坑内试样的质量(MP)÷(1+0.01ω)}/(注满试坑所用标准砂的质量(MS)÷标准砂的密度(PS))。注:ω—试样含水率%。

扩展资料:

一、灌砂法的适用条件:

本试验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的密度。试样最大粒径一般在5mm-60mm之间。测定密度层的厚度为150mm—200mm。

(标准方法,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基本原理是利用粒径0.30~0.60mm或0.25~0.50mm清洁干净的均匀砂;

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到试洞内,按其单位重不变的原理来测量试洞的容积(即用标准砂来置换试洞中的集料),并结合集料的含水量来推算出试样的实测干密度。灌砂法同样适用于现场检定粗粒土的密度。

二、压实度的测定注意事项:

压实度的测定主要包括室内标准密度(最大干密度)确定和现场密度试验。路基压实度是反映路基每一压实层的紧密强度,只有使每一压实层的紧密强度都符合规定,才能使路基的整体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满足要求。

如某一层压实度不合格就填筑上一层,则路基的整体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将受到影响,此时再进行返工处理,则造成浪费且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延误工期。

为了保证路基的整体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满足要求,《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第三条规定:路基“施工过程中,每一压实层均应检验压实度”,合格后方可填筑其上一层,否则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补压。

“检测频率为每1000平方米至少检验2点,不足1000平方米时检验2点,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增加检验点。”检验标准,土质路基压实层应符合表17-7的规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灌砂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压实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路基压实度

1、适用范围不同:灌砂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的密度。灌水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粗粒土的密度 

2、所用材料不同:灌砂法:由容砂瓶、灌砂漏斗和底盘组成灌砂漏斗 135mm、直径165 mm、尾部有孔径为13 mm的圆柱形阀门;容砂瓶容积为4L,容砂瓶和灌沙漏斗之间用螺纹接头联接。底盘承托灌砂漏斗和容砂瓶。灌水法:储水桶:直径应均匀,并附有刻度及出水管。

3、操作不同:灌砂法。台秤:称量50kg,最小分度值10g 。灌水法;天平: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

扩展资料:

灌砂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的密度。试样最大粒径一般在5mm-60mm之间。测定密度层的厚度为150mm—200mm。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

基本原理是利用粒径0.30~0.60mm或0.25~0.50mm清洁干净的均匀砂,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到试洞内,按其单位重不变的原理来测量试洞的容积(即用标准砂来置换试洞中的集料),并结合集料的含水量来推算出试样的实测干密度。灌砂法同样适用于现场检定粗粒土的密度。

灌砂法是目前很多工程现场测定压实度的主要方法,表面看上去简单,但实际操作时常常不好掌握,容易引起较大误差,经常引发质量检测、监督部门与施工单位之间争议。故而需要足够的操作水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灌砂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压实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0544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6
下一篇 2023-0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