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10年,进入60年代-70年代,'大锅饭'现象,仍然存在,这导致了消极思想的产生,'干好干坏一个样'导致内耗现象严重。后来就废了。
合作社时,农民的口粮是分到一家一户的。而进入大跃进、人民公社后,口粮就由公社、生产队掌管。这也就是今天遭到非议最大的办食堂、大锅饭。
当时大锅饭是相对于口粮分配到一家一户小锅做饭的,大锅饭是对分配方面存在的平均主义现象的一种形象比喻。进入60年代-70年代,大锅饭(平均主义)现象,仍然存在,这导致消极思想的产生,即干好干坏一个样,导致内耗现象严重。
具体情况
不过,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极端的平均主义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引申到国有企业,一是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即企业不论经营好坏,工资照发,企业工资总额与经营效果脱节;二是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即在企业内部,职工的工资分配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
为彻底根除这一弊病,激发个人、企业、国家的活力和效率,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党中央在总结农村出现的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在全国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随后,又开始企业扩权试点。到1987年,全国已有80%的国企实行形式多样的承包经营责任制,企业内部也广泛开展以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打破大锅饭,推行经济生产责任制,实行按劳付酬,是中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先声。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大锅饭
因为九十年代,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思想比较简单,观念比较保守,物质基础也比较薄弱,大家的经济条件都很差,年轻的男女找对象,不像现在这样挑剔,到谈婚论嫁时,没有许多的讲究和说法,只要男女有感情就行,基本上能结婚。所以要比现在容易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