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是什么意思

渔阳2023-02-06  53

佛性有两种含义:

一、成佛的可能性。这是指一切有情本具的真心。

二、眼见佛性。是明心之后的第二步。

见性,眼见佛性者,能亲眼看到众生的真如显现出来,也能看到众生的佛性显现在无情物之上。佛性与真如是两种概念,真如为体,佛性为用,二者有区别,比如灯与光。佛指觉悟,性,意为不变。大乘佛教的一些经典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即众生都有觉悟成佛的可能性。

见性不等于成佛,是指不等于究竟成佛,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

理论上,修行人在明心见性时只是开悟了一个叫根本智的理论,但实际上并不如此,实际情况是:修行人在开悟根本智的同时,都往往会开启或多或少的后得智。譬如六祖惠能大师、虚云禅师、大愚法师、南怀瑾先生,他们在开悟时即有各种神通展现。

所以,有的修行人,明心见性可能只是明心见性,有的人则是同时达到了大菩萨的境界,有的人也可能已经究竟成佛,见性即成佛。一个人能够修到什么境界,是否究竟成佛,全凭各自的实修成就而论。

又称如来性、觉性。即 佛陀之本性,或指成佛之可能性、因性、种子、佛之菩提之本来性质。为如来藏之异名。据北本涅盘经卷七载,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凡夫以烦恼覆而无显,若断烦恼即显佛性。大乘佛教的一些经典认为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即众生都有觉悟成佛的可能性。另外一些经典主张,并非一切有情都有佛性,有一部分人,由于他们的根器,即使勤修也不能成佛。佛性一词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内涵。诸家依《 涅盘经》一般说有三因佛性:

1、正因佛性,即 中道实相、真如法性的理性;

2、了因佛性,即照了二谛的 般若智慧;

3、缘因佛性,则是配合了因智慧开发正因的六度万行的功德行愿。

佛性是因,成佛是果,要圆满具备此三因方能成佛。又有三种佛性说:

1、自性住佛性,真如之理,自性常住,无有改变,一切众生皆具此理;

2、引出佛性,依 禅定智慧修行之力,本有佛性逐渐显现而引出者;

3、至得果佛性,修因圆满,至成佛时,本有的理体佛性彻底显现。

佛性一词和法性、实相、 如来藏等概念,义一而名异。 《大乘玄论》卷三称:“经中有名佛性、法性、真如、实际等,并是佛性之异名。” 《涅盘经》也说“佛性有种种名,于一佛性,亦名法性、 涅盘,亦名般若、一乘,亦名首楞严三昧、师子吼三味”。

众生即佛,佛即众生,佛性即人性。说他有,摸不着看不见。说他无,时时处处又在你左右,似空似有,人无空气不活,灯无电流不亮,有是没有,各自去悟。

确实绕口,绕口就对了,有了。[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佛性有3种:1、正因佛性;2、了因佛性;3、缘因佛性。

正因佛性,是众生本来具足,诸佛圆满证得的一念心性,是修行人成佛的正因。

正因佛性的特点是:

正因佛性,是诸法实相的理体。正因佛性不是因缘所生法。

修行人不断听经闻法,逐渐明了诸法实相的道理,就是了因佛性。

了因佛性,是因缘所生法,有增有减。

具有了因佛性的修行人,深信一切众生都有正因佛性,对于自身能够修行成佛,深信不疑。

修行人福慧双修,解行并进,不断断除障碍,开显一念心性(正因佛性)的功能和德用,就是缘因佛性。

缘因佛性,是因缘所生法,有增有减。

具有缘因佛性的修行人,走在成佛的修行正道上,不会退转和堕落。这样的修行人就是菩萨。

佛经和祖师大德常常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里的佛性是指正因佛性。

佛经和祖师大德也常常说,断善根的人没有佛性,这里的佛性是指了因佛性和缘因佛性。

佛性是什么?有人说我是个佛系青年,看破红尘、与世无争,只重过程、不论结果,这是不是佛性?我认为这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离佛性还差的远呢。

佛性的字面意思“佛为觉者,性为不变”。佛性非善非不善,非好非不好。普通人看待一件事儿或一个人,喜欢用好坏、善恶评价,智者却能够了知其内在本性原无差别。故不二之性,即是佛性。佛性还可以称为法性、真如、般若、如来藏,叫法虽不一样,但实质相同。

这么讲可能会难以理解,举几个栗子。譬如茶、酒、咖啡、饮料,虽口味千差万别,但其本性为水,喝了能解渴,水就是它们的自性。房子有水泥的、砖垒的、木制的,大的、小的,朝南的、朝北的,但其本质就是供人居住的空间,住里面可以遮风挡雨,这就是房子的自性。地球上生活着狮子、老虎、大象、蚂蚁,虽然形态各异,但其本性都是动物。还有男人女人,虽性格外貌均有差异,但其本性都是人,离不开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所以佛性是没有差别的,无论是神仙罗汉,还是六道众生,皆有佛性,在因缘聚合之际,都有可能成佛,这也就是为什么佛说众生平等的原因。

佛性不是有也不是无这种说法,我理解是把佛性看成空,这是不对的。本性是不变、无二的,虽无相,但可以随缘起用。比如一面镜子,可以映照万物,即使放在黑暗之中,也有黑色在其中,若不能成像,就不叫镜子了。佛性亦如是,本性为镜,显现为相。很多人把镜子和映像分开来看是不对的,二者虽不同,但如果分开就不完整了。所以,佛法讲真空妙有,这个空不是顽空和断灭空,它虽然无相,但又确实存在;这个有也不是实有,更不是本性,但很多人沉迷于镜像,认假为真,迷失了自我。

我再举个栗子您就理解了,比如我告诉您今天天气很好,您一定会想象出一副风和日丽的画面,蓝天白云,百花盛开。我提到马尔代夫,您一定会想到蔚蓝色的海洋,说到喜马拉雅,您一定会想到宏伟险峻的白色雪山。之所以我们沟通顺利,是因为我所说的事物在您的认知范围之内。如果我问您我的办公桌是什么颜色的?估计您会一脸懵逼,没见过的东西又怎么会知道呢!

所以,佛祖告诉我们佛性是什么,只能用排除法,不是这样、也不是那样、没有这个,也没有那个,具体是什么东西,等您修行到了那个层次,看到了自性,自然就知晓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0448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