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体系的构建有三步:
1. 大量输入
输入的方式不仅限于书本,像视频、导师等都是可以传输知识,不过怎么输入也有讲究。
(1)专业
如果想获取某一领域的知识,就先从专业基础性的书籍看起。比如想学心理学就从《社会心理学》《心理学与生活》等这类权威且专业的书看起,先把底子搭建踏实,才能往上铺路。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还得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看一本经典的书,就相当于把别人几十年经验都看完,无疑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前。
所以要想搭建一个领域的知识架构,也要严格把控自己的知识来源。
(2)客观
很多知识点是有时间和空间的边界的,可能换到现在或者换个地方,这个知识就不会成立了。
因此要去客观地去看待这些输入内容,不要被作者的观念牵引。
去阅读一本好书,就相当于让你的思想和作者的思想进行思维火花的碰撞,而不是全盘吸收照做。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
2. 建立脉络
当前面的知识点打好基础之后,就可以往上建立一些脉络,将各知识点联结组块。
(1)问题驱动
很多时候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是源于好奇心。想要更深的了解这个事情时,随着知识摄入的越深,会慢慢了解这个框架的全貌。
就好像最开始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但随着你知识的更加深入,你的维度会更高,会在更高处看见整个森林的框架,知道自己向往哪个方向走。
(2)知道目标方向
搭建知识框架,要明白搭建哪个领域,为什么要搭建,要学到什么东西。像高中生搭建知识,无非是为了考试,要去搭建某个考试范围内的学科知识。
作为职业者,是要搭建工作相关的领域,还是其他领域。至少先要有个稳健的根基,才能开枝散叶。而不是碎片化浅层次的这里知道一些,那里了解一点。
(3)找出关键节点
搭建知识结构,就要找出一些关键节点。想象你要搭建一幅知识网络图,那必然会有一些重要节点,将概念彼此联结。那你可以先搭建出大体框架,再往里填充细节知识点。
在这个板块,其实可以看出,无论是自己好奇去驱动建构,还是关键节点驱动,都旨在要把知识点进行联系起来。
3. 拓展运用,不断更新
一个知识点的黄金环可以分为:理念—逻辑—知识,层层递进。你也可以理解为what--why--how,你这个知识点是什么?为什么要学这个知识点,如何运用这个知识点。
前面问题驱动和知道目标方向可以让你理清楚,这个知识点是什么,找出关键节点,相当于理清楚思路逻辑最后这个拓展运用,则是最后一环。它相当于输出的过程,把这些知识内容重新结构化。
(1)对外输出
写作的时候需要调用知识体系中的很多内容,也是在帮助自己构建体系的一个重要步骤,当你想考验自己这个体系是否构建完善,则可以通过写作或者与他人交流的方式,看自己能否将这个知识讲清楚。
另外提到最多的就是费曼学习法,它旨在用最简单的言语让外行人都能知道你在说什么。如果当你和别人交流或写作时,能很有逻辑条理的诠释这个知识点,那说明你的知识架构也比较完善了。
(2)实时更新
学习呢,是终身的。社会在变化,知识点也要实时更新。很多以前的研究或案例,放在现在是错误的。
那就需要不断去关注这个领域的知识,掌握这个行业的学术动态。通过权威的来源,来辅助知识架构更加完善。
所谓知识体系,就是通过大量学习,把学到的一系列松散、零碎的知识结构化,建立知识与知识的连接。
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通常包括三个特征:知识架构、知识内容、内容之间有联系。
1、建立知识架构
知识架构说的是框架,就像一本书的目录一样,有一个清晰的脉络跟结构。构建知识体系的时候先选择一个架构,比如运用思维导图、结构图、重要知识点条列等等,然后进行归纳、梳理、整合即可。
2、丰富知识内容
知识内容说的是你的知识体系不能只是几个干条条,要有内容的支撑。这就需要你对要构建的这个知识、这个主题进行广泛且深入地阅读或学习了。
在读书学习的时候,为了提高效率 ,掌握快速阅读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每天能抽出来读书学习的时间是很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大量阅读,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非常有必要。快速阅读的能力一方面需要通过不断的阅读来培养,另外也有必要进行专门的训练,比如“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掌握到一两千字每分钟的阅读速度是非常容易的。
对于从各种途径学到的知识,可以通过文章、思维导图、结构图等方式进行梳理,然后把梳理出来的内容放到你的知识架构中。在具体内容上,建议用自己的语言对内容进行整合。如果你嫌麻烦,可以只列出关键内容,具体内容通过标注书籍页码、拍照等方式来进行。
3、建立内容之间的联系
内容之间有联系说的是,我们在梳理知识构建体系的时候,要多进行知识的关联。比如知识点与知识点的关联、知识与经验、案例的关联。这样做的好处可以让我们把知识掌握得更系统、更透彻。
当然,学无止境,在后续的学习中,可能还会学到这个知识的新东西,添加、完善进去就可以了。
4、检查自己的知识体系
检验自己对某个知识、某个主题,有没有形成一套自己的知识体系的一个基础方法是:看你能否以这个知识点为题,轻松架构出一篇有内容的文章、课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做很多事,其实是不需要体系的。比如我们不必把所有食物尝一遍,才决定吃什么东西;去一个新的城市,也不必把整个城市规划理解清楚才上街。
但是为什么,喜欢看书的人,就都渴望建立知识体系呢?
这个问题我整整想了两天,总结出来是这四个字——「复杂定位」。
在生活中,绝大多数的问题,是可以通过「简单定位」来决定的。
比如你路过一个路边水果摊卖樱桃,买or不买,那尝一个就知道了。“好吃”→“买”,“不好吃”→“不买”,这就是简单定位。看到哪家餐馆顺眼,就走进去吃东西,这也是简单定位。
生活中的事,为什么多数都是「简单定位」?
其实是因为你身后的社会秩序帮你解决了大部分“不确定性”。你不用担心餐馆会突然遭受恐怖袭击,也不会担心卖樱桃的小贩会骗你。
但如果我们去探索陌生领域。比如你如何创业?如何去开始写作?如何规划自己升职?如何去寻找人生意义?
这些问题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需要你自己解决。
比如创业,你需要关心产品定位、如何营销、团队管理、市场竞争等等因素吧,甚至你会担心员工哪天心情不好,导致工作滞后。所有这些因素组合起来才能决定你的创业路径。这就是「复杂定位」,这时你就需要一个体系。
喜欢读书的人,始终都是那些想去解决更大问题的人。如果把知识体系比作地图,普通人在城市穿梭不需要地图的。而少数人就像是在丛林探险,那肯定就需要一张详细的求生地图。
那么,我们该如何建立知识体系呢?核心有三个,缺一不可。
| 广泛收集「启发性知识」
知识体系的建立路径,应该是一条“微笑曲线”。如图,刚开始从广度去摄入知识,中途从某一个纵深去建立框架,最后又根据框架填充和丰富整棵知识树。
为什么第一步需要从广度去摄入知识呢?原因有两个:
一是因为知识体系是一张网,没有足够的知识点,是很难形成网状的。
二是知识点需要不断验证,必须通过大量输入。相互之间才有连接和验证。
比如你想搞清楚什么是情商,只看戈尔曼的理论可能不够,你可以从更丰富的心理学,认知神经学去了解。
在第一步中,你主要的任务就是收集「启发性知识」,就是你看到一个知识,有一种“原来是这样啊”的感觉。
比如“人为什么会有情绪呢”,《罗辑思维》有一期就解释了:
其实情绪是人脑系统的“快捷方式”。比如我们爱吃甜食,吃到甜食会愉悦,那是因为甜食的热量高,能帮我们补充能量。再比如恐惧,看到老虎,转身就跑,是为了躲避危险。原始丛林中如此复杂,我们必须要产生许多人脑“快捷方式”来帮我们迅速作出反应。
再比如你去理解“故事”的重要性,你就可以看看犹太人是怎么说:
“真理”来到村里,一丝不挂,所有人都很害怕它,不敢直视。
后来,智慧老人把“真理”请回家里,给它披上衣服。这个时候,真理就化名“故事”。
“故事”走到村里,所有人都很喜欢它。
你在收集一个个「启发性知识」时,你会非常享受其中。
一般来说,一个「启发性知识」是由两部分构成,即「理论」+「案例」。有些知识的理论部分更有启发,比如“情绪是人脑的快捷方式”。而有些知识的案例部分更好,比如上面提到的犹太人讲“真理”和“故事”的差别。
搜集「启发性知识」最重要的,是今后可以搜索和随意调用出来。尤其当你有几千上万条信息时,你得思考用一种什么样的方法。
比如我的办法只有两步,就足以保证我可以想起其中任何一条信息:
1、一句话理论陈述。比如刚刚说到的“情绪是人脑的快捷方式”。这让我知道这是在讲什么的。
2、贴上标签。上面的标签肯定就是“情绪”,以后我在写所有关于“情绪”相关的话题时,一搜索就可以看到它了。
实际上,当启发性知识越来越多时,你的大脑都不自主去把各种知识联系起来,这就是我们的第二步了。
| 深度建立一个「知识框架」
第二个步骤是“微笑曲线”的最下端,就是当你知识有一定积累后,你就需要在某一个领域,深度建立一个框架。
比如我一直对哲学、心理学等认知类学科很感兴趣,之前也搜集了很多诸如“依恋机制”、“潜意识”、“斯多葛学派”、“人格理论”等知识点。现在我就需要努把力,大致建立一个个心理学的框架起来。
还是强调,先有知识点,后建立框架。这个过程就像你听一首歌,反反复复对句子都很熟悉了,有一天想全部把歌词记下来就很容易。
「知识框架」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其实需要你用到最简原则。即“奥坎姆剃刀原则”——如果你在同一个问题上遇到多个不同版本的解释,选择最简单实用的那一个。
比如你每天在地铁站,或电梯间里看到各式各样的海报,觉得复杂吧。曾经一个读者向我透露想去做平面设计师,但是看很多理论解释都觉得太复杂。
然而无印良品首席设计师原研哉曾经提出一个概念,就可以让你一下就看懂平面设计。
原研哉说,“无论多么复杂的平面广告设计,都靠三层建立:背景层,图形层,信息层。好的设计作品,一定在三层中有其所长。”
例如,原研哉亲自设计的2005日本世博会的海报,背景层使用了浅灰色,图形层创作了兔子,森林与形状的组合图形,信息层创作了一个接近金色的文字组合。这三层以下、中、上的顺序排列起来,形成了一幅大作。
你接下来用“背景层,图形层,信息层”的概念去看你身边的海报,就会发现自己对平面设计一下就入门了。
所以你会发现,在「知识框架」建立的时候,是需要建立在大量知识储备和理解基础上的。
这一步的核心原则是对大量知识点不断组合和拆分,你可以想象这是一个玩乐高积木的过程。你可以参考别人的结构图,但尽量需要你亲自拼接一遍。
比如上一篇文章《与人交流时,如何能做到对答如流》中,其中探讨该如何自我介绍呢?我就把“角色”、“经历”和“价值观”拼接成一个自我介绍的框架。
拼接的结构可以是简单并列,也可以按一定逻辑,其中的关系按具体知识点的不同来建立。
| 形成「知识体系」
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
第一个步骤收集「启发性知识」,其实是你在收集各式各样的乐高积木块;
第二个步骤建立「知识框架」,则是用积木块搭建一个一个小的结构,比如小房子、一座桥等。
第三个步骤形成「知识体系」,则是在各种结构和知识点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巨大的乐高城市。
第三个步骤又回到广度了,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体系才算真正形成。但乐高城市的扩张最好基于之前建立的「知识框架」。这个过程也很像一棵树,在树干基础上开枝散叶。所以很多人,比如埃隆·马斯克把自己的知识体系称为「知识树」。
一个“乐高城市”或一棵“知识树”该形成什么样子,这是随机演化出来的,每个人都不一样。
但这个过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形成「输出」。
我见过很多讲学习效率的文章,都会把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提出的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理论搬出来。也就是「输出」是最好的学习效率,学习知识,如果能够输出,大致可以对原知识掌握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