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是什么意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是什么意思?,第1张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意思是大山永远不会嫌高,大海也永远不会嫌深。

1、出自曹操的《短歌行二首》。

2、作品简介

《短歌行二首》是汉末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两首诗。其中第一首诗通过宴会的歌唱,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了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第二首诗表明作者在有生之年只效法周文王姬昌,绝不作晋文公重耳,向内外臣僚及天下表明心迹,使他的内外政敌都无懈可击。这两首诗是政治性很强的作品,而其政治内容和意义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中。全诗内容深厚,庄重典雅,感情充沛,尤其是第一首,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历来被视为曹操的代表作。

3、作者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魏朝建立后,曹操被尊为“魏武帝”,庙号“太祖”。事迹见《三国志》卷一本纪。有集三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魏武帝集》,今又有《曹操集》。

按照字面的翻译就是 山不怕高,水不怕深。 这两句是曹操短歌行中的两句。不过不是水不厌深,而是海不厌深。

真正的意思是: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越多越好,决不会有“人满之患”。

或你要说的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个是刘禹锡的陋室铭

这句话的意思是: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能降福显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0350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6
下一篇 2023-0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