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号、年号、帝号的意思分别是:
1、国号:
国号是国家称号。即行使国家主权的政权名。在古代,国号即朝代名。历代建国者的第一要务即确立国号。
2、年号: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与当代日本国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君主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
3、帝号:
帝号指的是皇帝的称号。
年号的使用规则:
年号一般改元从下诏的第2年算起,也有一些从本年年中算起。一个皇帝在位时,也可以多次改元。明朝以前的皇帝多数都改元两次以上,一个皇帝的年号也可以有多个。
例如汉武帝有11个年号,武则天在位21年有18个年号。也有皇帝在即位时使用前一代皇帝的年号,例如五代时期后梁的“乾化”年号、后晋的“天福”年号、后周的“显德”年号。
明朝以后采用一世一元制,扣除复辟政变者,大致上都是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因此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例如洪武皇帝、康熙皇帝等。
中国年号的使用情况非常复杂。同一时期并存的政权,往往各有年号。还有的政权一年之中数次改元,几个年号重叠使用。也有政权自己不建年号,而沿用前朝或其他政权的年号。
帝号,包括谥号、庙号、年号和尊号(徽号)。
但是这四号也是有区别的:
1.谥号
谥号,始于西周,除了帝王,还有妃嫔、诸侯、大臣、将领,总之有身份、有地位、有名望的人在亡故后,官方会用一个字来评价他们的生平。
也就是说,这类人物去世后才有谥号,并且谥号要么是夸的,要么就是贬的,还有就是不褒不贬的这三种。
举例来说,汉武帝的“武”字就意味着赞扬;隋炀帝的“炀”就意味着贬低。
2.庙号
庙号,起源于商朝。
庙号是帝王去世后,被立庙朝拜的名号。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帝王都有庙号,直到唐朝之后才有。
皇帝专属。
3.年号
年号,这可能是大多数人在四号中最熟悉的一个。年号其实就是年份,一般来说,但凡新皇新帝登基,都会改新年号。还有一些大型有开创意义的活动、事件也可能会改年号。
皇帝必备,但是无上限。
有的皇帝年号十多个。
4.尊号
尊号,从唐代兴起的。
尊号最开始比较单一、含蓄,结果后来是越来越长,到了清朝已经一长串了。
想都不用想,肯定是一堆赞美的词汇。
比如XX+XX+XX+XX+XX+XX+XX+某某皇帝。
1、概念不同
帝号是中国封建政权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包括谥号、庙号、年号和尊号属于帝号。
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一般由君主发起。
2、起源不同
庙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
年号于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始创年号为建元,先秦至汉初无年号。自汉武帝后形成制度。
3、开始使用时间和数量不同
庙号是最高统治者死后追加的称号,是后世对亡帝的称呼。一般帝王有一个庙号,但有的君主死后,会有多个庙号,庙号并不唯一,这是追尊、改谥等原因造成的。
年号是最高统治者为纪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帝王在位时开始使用,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庙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帝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