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时期的青铜器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第1张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有很多,主要有食器、乐器、水器、酒器、兵器等。

青铜器在类别上,可以分为食器、乐器、水器、酒器、兵器等。夏商周的青铜器的中,食器最多,主要的类型有鼎、鬲、甗、簋、簠、盨、敦等。酒器的主要类型有爵、角、斝、觚、觯、兕觥、尊、卣(yǒu)、盉(hé)、方彝(yí)、勺等。

著名的青铜器——商代人面纹铜鼎

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口宽23.7厘米。

鼎为炊器,上有两耳,便于提携,下有四足,便于加温。商代铜鼎很多,此鼎特别引人注意的是腹部浮雕的四个人面,浓眉大眼,高鼻梁,凸颧骨,宽嘴紧闭,表情庄重。在人面的额部左右各有曲折形小角,腮两侧置兽爪。

表明此人面并不是人的面部,而是人们心目中的神或怪神的形象。腹内有“大禾”二字铭文。中国历史上有关于夏禹铸九鼎的传说,夏王朝灭亡之后,九鼎归于商,商王朝灭亡后,九鼎归于周,鼎成为了国家政权的象征。具体到个人来说,鼎又是身份地位的标志。

说到商代的青铜器,人们自然会想到举世闻名的司母戊方鼎,它是商代后期王室的青铜祭祀器。它是一个长方形的腹部,有两个耳朵和四个圆柱形的脚。其内壁铸有 "司母戊 "字样,故称 "司母戊鼎"。因其形状为长方形,故又称司母戊方鼎。商代重器带耳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75公斤。它是在中国发现的最大的古代青铜器。

司母戊方鼎的结构很复杂。它的身体上装饰着饕餮图案。耳朵上铸有两只老虎相对张嘴吞食人头的图案。它也是世界青铜文化中最大的青铜器。直到公元前3世纪,青铜器已不再是少数人使用的,而是成为普通人的日常用品。青铜器是器物的精品,包括食器、酒器、水器、乐器、武器、工具、农具、杂器等。

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发现青铜器到商代晚期,青铜器的冶炼和制造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青铜的冶炼和青铜器的铸造是商代最先进的生产部门,其铸造青铜器的技术水平达到了相当惊人的高度。直到夏朝后期,才出现了青铜器,它也是非常粗糙和简单的,代表了陶器的类型,即爵。酒器发展于商代初期,在中晚期达到顶峰。有许多代表性的器物,如司母戊方鼎,是礼器,爵、斝、古、尊、方彝等,都是酒器,鼎和豆器。周朝初期是商朝的延续。到了周朝中后期,也有了自己的特色,出现了新的器物,如礼器、大克鼎、壶、敦、食器等。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1、纹饰不同

商代主要采用兽面纹,其他还有鸟纹,象纹,鱼纹等,一般采用主纹和地纹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即以兽面纹为主题,以回纹为陪衬,形成主次效果。图案组织多采用单独纹样并采用对称式。

周代多用窃曲纹,环带纹,重环纹等,组成二方连续,地纹减少或无地纹,具有质朴和韵律的美。

2、用途不同

商代多用于祭祀或酒器;而周代多用于礼器或纪念性用品,以歌颂周王美德或记对贵族赏赐,或交换,婚嫁,诉讼,以及记事祭祖一类。

扩展资料:

我国商、周时代的青铜器具,不单是盛物用的容器,同时也是宗庙中的礼器。青铜器的数量可以表示出身份地位的高低,青铜器形制的大小也可以显示出权力的等级。

青铜器中,最重要的器类就是鼎。远古的青铜器可以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四大类。食器中包括鼎、鬲等等。其中鼎是最重要的礼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周青铜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0177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6
下一篇 2023-0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