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有哪一些

昆虫有哪一些,第1张

您好!昆虫的分类:

一、鞘翅目:鞘翅目是昆虫纲中的第一大目,通称"甲虫"。种类有33万种以上,占昆虫总数的40%。它们的前翅呈角质化,坚硬,无翅脉,称为"鞘翅",因此而得名。

二、鳞翅目:鳞翅目是昆虫纲中仅次于鞘翅目的第二大的目。由于身体和翅膀上被有大量鳞片而得名。主要分蛾类和蝶类,共同识别特征是虹吸式口器

三、双翅目:双翅目包括蚊、蠓、蚋、虻、蝇等,是昆虫纲中较大的目。由于成虫前翅为膜质,后翅退化成"平衡棒"而得名。双翅目分为长角、短角和环裂三个亚目。

四、膜翅目:膜翅目包括各种蚁类蜂类。膜翅目昆虫特征明显,包括嚼吸式口器,前后翅连接靠翅钩完成等。包括蚁、黄蜂和各种寄生蜂等。

五、半翅目:半翅目,由异翅亚目和同翅亚目两个亚目所组成,有133科、超过6万种。异翅亚目即椿象。是昆虫纲中的主要类群之一。

六、直翅目:直翅目是一类较常见的昆虫,包括螽斯、蟋蟀、蝼蛄、蝗虫等,全世界已知20000种以上,分布很广。成虫前翅稍硬化,称为"覆翅",后翅膜质。

七、广翅目:广翅目是一个较小的类群,仅有泥蛉科和齿蛉科两科。

八、蜻蜓目:蜻蜓目在昆虫纲中是比较原始的类群,也是较小的一个目。蜻蜓目分为三个亚目:差翅亚目统称"蜻蜓"均翅亚目统称"蟌"以及发现于日本和印度的两种间翅亚目昆虫。

九、其它昆虫:昆虫纲除了上述的7个目以外还有其它27个目,共计34个目。昆虫纲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是拥有外骨骼、三对足是它们的共同特征。

常见的昆虫:

(1)苍蝇、蚊子,都属于双翅目的,总的外形特征有:成虫体微小至中形,极少大形。体短宽、纤细,或圆筒形。口器刺吸式或舐吸式,仅有1对发达的膜质前翅,后翅特化为平衡棒。幼虫为无足型,其中又分全头式、半头式和无头式3种类型。蛹为裸蛹或围蛹。

(2)天牛、蜣螂,都属于鞘翅目的,总的外形特征有:体小至大形。体壁坚硬,前翅质地坚硬,角质化,形成鞘翅,静止时在背中央相遇成一直线,后翅膜质,通常纵横叠于鞘翅下。成、幼虫均为咀嚼式口器。幼虫多为寡足型,胸足通常发达,腹足退化。蛹为离蛹。卵多为圆形或圆球形。

(3)蛾、蝶,都属于鳞翅目的,总的形态特征有:体小至大形。成虫翅、体及附肢上布满鳞片,口器虹吸式或退化。幼虫蠋形,口器咀嚼式,身体各节密布分散的刚毛或毛瘤、毛簇、枝刺等,有腹足2~5对,以5对者居多,具趾钩,多能吐丝结茧或结网。蛹为被蛹。卵多为圆形、半球形或扁圆形等。

(4)椿象,属于半翅目的,总的形态特征有:体多为中形及中小形,个别种类大形。多为椭圆形,背面平坦,上下扁平。体壁较坚硬。口器刺吸式。翅两对,前翅为半鞘翅,后翅膜质。多数种类具有发达的臭腺,其分泌物在空气中挥发,产生浓烈的臭味,可用以防卫。

(5)蝉,属于同翅目的,总的形态特征有:体微小至大形,体形变异较大,多为圆形或长椭圆形。体壁光滑无毛。口器刺吸式。翅两对,前翅质地相同,膜质或革质,不形成半鞘翅。多数种类有蜡腺,能分泌蜡丝、蜡粉等。扩展资料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直到21世纪初,人类已知的昆虫有100余万种,但仍有许多种类尚待发现。昆虫在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影响。最常见的有蝗虫、蝴蝶、蜜蜂、蜻蜓、苍蝇、草蜢、蟑螂等。

昆虫不但种类多,而且同种的个体数量也十分惊人。昆虫的分布面之广,没有其他纲的动物可以与之相比,几乎遍及整个地球。分有不同的种类。多数昆虫可以做标本,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良好生物资源。

《昆虫记》中20种动物如下:

1、石蚕 2、蜣螂 3、蝉 4、泥水匠蜂 5、螳螂 6、蜜蜂、猫和红蚂蚁 7、矿蜂 8、萤 9、被管虫   10、樵叶蜂11、采棉蜂和采脂蜂 12、西班牙犀头13、蚱蜢 14、黄蜂15、蛴螬 16、蟋蟀17、赤条蜂 18、捕蝇蜂 19、寄生虫20、松毛虫。

一、石蚕:属石蚕蛾科。外形特点:头部及前胸背板黑色,翅膀褐色,停栖时呈屋脊状,各脚细长。生活习性:幼虫为水栖性,会吐丝将溪流水中的石块 、细砂、枯枝等黏结成巢,每一个种类都有特定的巢型,成虫生活于溪流附近,栖息量很多。

二、蜣螂俗称屎壳郎,属鞘翅目金龟子科。外形特点:体黑色或黑褐色,大中型昆虫。生活习性:蜣螂能利用月光偏振现象进行定位,以帮助取食。有一定的趋光性。

三、蝉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半翅目,蝉科的一类生物。外形特点:蝉有两对膜翅,形状基本相同,头部宽而短,具有明显突出的额唇基;视力相当良好,复眼不大,位于头部两侧且分得很开,有3个单眼。触角短,呈须状。

生活习性:蝉的幼虫生活在土中,有一对强壮的开掘前足。利用刺吸式口器刺吸植物根部汁液,削弱树势,使枝梢枯死,影响树木生长。

四、舍腰蜂也称为金腰蜂(泥水匠蜂)外形特点:头部有两只触角,触角末端向外弯曲,胸部圆柱状,尾部细长末端有膨胀,后四脚偏长。

生活习性:屋子旁边,主要会选择一个能够暴露在夏日里的炎热之下的地点。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能够有一只大一点儿的火炉,还要有一些能够燃烧使用的柴火。已经变得乌黑的天花板、木缝、烟筒等。比如说,在养花房里,在厨房里等。

五、螳螂外形特点:体长一般55到105毫米,非洲的螳螂是世界最大的,身体流线型,以绿色,褐色为主,也具有花斑的种类;标志性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大刀钩末端长有攀爬的吸盘。

生活习性:肉食性,猎捕各类昆虫和小动物,在田间和林区能消灭不少害虫,因而是益虫。性残暴好斗,缺食时常有大吞小和雌吃雄的现象。

扩展资料:

《昆虫记》分十卷,每一卷分17~25不等的章节每章节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在该书中,作者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作者依据其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化观照虫性,以虫性反映社会人生,其重点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昆虫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0116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6
下一篇 2023-0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