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的小故事,简短

丝绸之路的小故事,简短,第1张

1、丝绸之路与张骞的故事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汉武帝刘彻即位,张骞任皇宫中的郎官。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长安出发,经匈奴,被俘,被困十年,后逃脱。

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

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

张骞出使西域本为贯彻汉武帝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之战略意图,但出使西域后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因而,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历史事件便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

2、丝绸之路与玄奘的故事

玄奘自长安出发,经秦州、兰州、凉州,潜行至瓜州,循北道出玉门关,只得瘦马一匹伴随。几经艰险,到达伊吾,后转至高昌。时高昌王鞠文泰以玄奘一人,身经大沙漠而至,视为有道高僧,殷勤地接待,力劝其留在高昌弘法,但玄奘因决意往天竺求经,高昌王苦留不获允。

于是玄奘在此说法一月,并与高昌王结为兄弟。其后高昌王送以钱财货物,给沿途二十四个国王及西突厥,请他们在玄奘过路时,照顾玄奘,于是玄奘便继续西行。

他先后经过阿耆尼国(焉耆)、屈支(龟兹)、跋禄迦(姑墨),越过葱岭,从者十死其四,最后到碎叶城,得见西突厥的肆叶护可汗。

3、丝绸之路与班超的故事

明帝永平十六年(73年),窦固北伐匈奴,部将班超与匈奴战于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有功,被授命率吏士三十六人出使西域各国,逐一招抚鄯善(本名楼兰,在今新疆若羌附近)、于阗(今新疆和田)、疏勒(今新疆喀什)等国。至和帝永元三年(91年),西域五十余国均服汉朝,西域遂定。

班超因功被任为西域都护,驻龟兹(今新疆库车)。永元七年(95年)被封为定远侯。永元十四年(102年)因老病请归,始返洛阳。被拜为射声校尉,是年病卒。班超在西域三十一年,为维护中国边防,保证各族人民的安全,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4、宗教僧侣

在丝绸之路上,不为利益只为福音和真理,而且不畏艰险往来各地的是宗教僧侣。他们之中,以佛教僧侣最多,既有来自西域向中国传播佛教的高僧如鸠 摩罗什,也有中国高僧如法显、玄奘前往印度学习佛教教义和经籍的。此外,东来的还有摩尼教僧侣、景教僧人。

粟特人的商队首领往往就是祆教领袖,在历史文献 的记载中称他们为萨宝。西行的也有道教僧侣,如长春真人丘处机。利益通常是人生的驱动力,但这些僧侣所求的只是心中的真理,日夜所思是如何帮助世人摆 脱苦海。

结果,由於他们的努力,丝路上的不同宗教文化得以交流,各地文化亦因外来的刺激而有所变化和发展。比如,没有佛教的传入中国,中国的道教就很难产 生,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思想也想必另有一番面貌了。

5、和亲

在丝绸之路上,最动人的莫过於和亲公主的送迎队伍。中国历代王朝,为了与其他国家或民族维持良好关系,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册封首领,授予中 国的官职,表达与中国的密切关系,称为册封体制。

二是和亲,中国公主嫁给当地首领为妻,两国用这种婚姻关系达成联盟。 当然,只有那些特别重要的国家,中国才会向其施行和亲政策。西汉时,中国与乌孙和亲(公元前110年),因为乌孙是当时西域最强大的国家。

龟兹王绛宾也想 与汉朝和亲,但自知没有资格,所以就在乌孙王翁归靡与西汉公主解忧所生的女儿第史从长安返回乌孙经过龟兹的时候扣留了她,希望娶第史为妻。绛宾向乌孙和汉 朝派出使团进行游说,最后乌孙王和解忧同意了这门婚事,西汉皇帝还特意封了第史为公主。

及后吐蕃王朝兴起,适逢唐朝与北方的突厥以及吐谷浑(青海的少数民族)和亲。吐蕃首领松赞干布认为自己的地位和实力比吐谷浑更强大,於是派使要求唐朝和 亲。公元640年唐太宗派出文成公主,实行了和亲政策。

1、汉武帝进攻匈奴

公元前129年,汉王朝为了摆脱不断向匈奴的进贡而造成的政治上的弱势,汉帝国决定一劳永逸地解决与匈奴的纠缠。

首先夺取河西走廊,控制农业富庶的西域地区,接着经过近十年的多次征战(结束于公元前119年),将游牧部落赶回到他们原来的地方。河西走廊通向西部的帕米尔高原,高原以西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中国为一条横跨大陆的交流通道打开了大门——“丝绸之路”就此诞生,全球化的进程开始,来自世界各地的物品在这条古路上开始互相贸易、文明的交流日益繁多。

2、亚历山大东征

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继位,当时的西方没有城市,没有文化,没有尊严,没有利益,文化、思想和机遇——同样还有威胁——统统都来自东方。

亚历山大在继位后,将所有的精力都放诸东方,他一路东进,一座座城池向他投诚,巨大的城邦、富足美丽的城市,纷纷拜倒在这个年轻英雄的脚下。

丝绸之路上的资源使得亚历山大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马其顿王国,同时亚历山大也促进了古希腊文明与波斯、印度、中亚及中国文明的交汇融合。

3、匈奴入侵罗马

公元4世纪末,一场全球性的气候巨变造成食物短缺、饥荒遍地,草原游牧民族迫于生存的压力,开始沿着丝绸之路大规模的移民。以匈奴为首的游牧大军为了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源,盯上了丝绸之路上的财富,开始大举入侵欧洲。

公元5世纪中叶,在纠集了一大群蛮族——特里温哥特、阿兰、汪达尔、苏维汇、戈比德、纽里、巴斯塔尼——之后,匈奴王阿提拉亲自率兵出征罗马。阿提拉在夺取多瑙河北部之后,曾侵掠巴尔干半岛达十五年之久。

为此君士坦丁堡政府不得不向匈奴人纳贡以换取和平,后者由此获得了大批的珠宝和黄金。被丝绸之路上的财富所吸引的匈奴人肆虐了近一个世纪,最终留下了一个千疮百孔的世界,整个帝国的文明几乎回到了史前时代。

4、蒙古人西征

13世纪初,正当十字军为失利而苦恼不已之时,他们收到了一个宛如奇迹的消息:一支大部队正从亚洲内陆向这里进发,帮助西方骑士攻打埃及。最初,援军的身份被认为是祭司王约翰的部队。但没过多久,人们就知道这一切都是胡说。驰骋在丝绸之路上的,是蒙古人。

在成吉思汗与其子孙的卓越领导下,蒙古人的铁蹄沿着丝绸之路几乎征服了整个欧亚大陆。与恐怖的屠杀同样为人熟知的,是蒙古人统治世界的智慧。

他们用低税率鼓励丝绸之路上横跨欧亚的贸易,他们用军事统治消除了丝绸之路上的民族隔阂,促进东西方文明的融合,用宽容的政策造就了丝绸之路上宗教信仰的自由与繁荣。

5、美洲大发现

15世纪末,丝绸之路上发现的大量黄金为这一时代的航海事业提供了资金来源,各国开始不断组织航海家探索未知的海洋世界。哥伦布和他的船员们所处的正是这样一个大航海时代。

他在大西洋彼岸的发现让欧洲备感兴奋。“我们发现了印度恒河以外的陆地和岛屿。”他在返回西班牙的途中给费迪南德和伊莎贝拉写信说。

事实上,哥伦布被他的发现迷惑了。他预期见到的文明人其实是几乎全裸的原住民,他惊讶地发现这些人十分原始。他写道,他们“发育良好,体形健硕,长相英俊”,而且很单纯,收到红帽子、小珠饰,甚至是打碎的玻璃和陶器都非常开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0057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6
下一篇 2023-0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