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的构成是什么呢?

近似的构成是什么呢?,第1张

平面构成中的近似是指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的基本形构成画面,在统一中呈现出生动变化的效果。

近似的程度可大可小,但是如果近似程度大,就产生重复之感;近似的程度太小则破坏统一感,失去近似的意义。总之,平面构成中的近似构成要让人感觉到基本形之间是一种同族类的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几种方法来获得近似形。

1、对基本形进行方向、正负形、大小、加减的轻度变化。

2、用种类相同形状不同的近似物象进行有序排列。

3、用近似形进行组合。

4、完美与残缺。

5、物体在空间中产生的透视变化呈近似形态。

6、形态的伸展与压缩产生近似形。

对近似构成的使用是非常的广泛的,只要运用在形态的系列设计上。比如产品包装的系列设计通常根据不同的销售地区和人文环境采取相应的细节变化,促进该地区产品的销售。而服装的系列设计通常是将一种服装款式外轮廓进行不同的内分割设计,从而形成系列服装,或者同款式做长短不同的处理等。

在自然界中两个完全一样的形状是不可能的,但近似的形状却很多:比如同种植物的叶子,溪中的鹅卵石,风吹过的沙丘等,在形状上都很近似。平面构成中的近似是指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的基本形构成画面,在统一中呈现出生动变化的效果。近似的程度可大可小,但是如果近似程度大,就产生重复之感;近似的程度太小则破坏统一感,失去近似的意义。总之,平面构成中的近似构成要让人感觉到基本形之间是一种同族类的关系。

同中有异或异中有同的形象,都可称为近似的形象。所谓近似,只是相比较而言的。所以,在使用近似时,要注意近似的程度是否适当。近似,应先考虑形态方面,然后考虑其大小、色彩肌理等诸方面因素。

图片:

平面构成近似是指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它有在统一中求变化的效果。近似构成形式(有相似之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型)。

骨格与基本形变化不大的构成形式,称为近似构成。近似构成的骨格可以是重复或是分条错开,但近似主要是以基本型的近似变化来体现的。基本型的近似变化,可以用填格式,也可用两个基本型的相加或相减而取得。

扩展资料:

平面构成的要素:点的构成形式、线的构成形式、面的构成形式。

点的构成形式:

1、不同大小、疏密的混合排列,使之成为一种散点式的构成形式。

2、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的移动而产生线化的感觉。

3、以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的轨迹、方向进行变化,使之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

线的构成形式

1、面化的线(等距的密集排列)。

2、疏密变化的线(按不同距离排列)透视空间的视觉效果。

3、粗细变化空间,虚实空间的视觉效果。

面的构成形式

1、几何形的面,表现规则、平稳、较为理性的视觉效果。

2、自然形的面,不同外形的物体以面的形式出现后,给人以更为生动、厚实的视觉效果。

3、徒手的面。

4、有机形的面,得出柔和、自然、抽象地面的形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面构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9998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6
下一篇 2023-0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