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浮动利率

什么是浮动利率,第1张

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限内利率随物价或其他因素变化相应调整的利率。

按照货币资金借贷关系持续期间内利率水平是否变动来划分,利率可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借贷双方可以在签订借款协议时就规定利率可以随物价或其他市场利率等因素进行调整。浮动利率可避免固定利率的某些弊端,但计算依据多样,手续繁杂。

浮动利率名词解释如下:

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限内利率随物价或其他因素变化相应调整的利率。常常采用基本利率加成计算。通常将市场上信誉最好企业的借款利率或商业票据利率定为基本利率,并在此基础上加0.5至2个百分点作为浮动利率。到期按面值还本,平时按规定的付息期的浮动利率付息。

浮动利率的特点

1、利率调整可以及时反映资本市场上资金的供求状况;

2、借贷双方承担的利率变动的风险小;

3、有助于金融机构及时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动情况调整资产负债规模及企业融资决策;

4、有助于中央银行及时了解货币政策的效果并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

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的区别

1、基本差别

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的基本差别就在于借贷期内利率是否可以调整。以借贷关系成立时确定的利率为标准,在借贷期内不做调整的利率是固定利率。相反,在借贷期内利率可做调整的利率为浮动利率。

2、固定利率的利弊

固定利率在核算上简单方便,便于投融资双方制定资金计划。但对于长期借贷双方而言,风险较大。融资方面临利率下降的风险,因在借贷关系确定后,如遇利率下降,对采用固定利率的融资方来说,就意味融资成本偏高了。

投资方面临利率上升的风险,因在借贷关系确定后,如遇利率上升,对采用固定利率的投资方来说,就意味着资金被占压在低收益的资产上了。

3、浮动利率的利弊

浮动利率为投融资双方提供了管理利率风险的可能,在核算上更精细,但也更复杂,同时也免除了利率风险。

在70年代以后,由于世界各国利率波动幅度和频率大大增高,在更加讲求经济核算的情况下,浮动利率被越来越多地采用,特别是在企业的借贷活动中。我国企业的贷款利率现在就是采用的浮动利率法每年核定一次利率。

LPR指的是贷款基础利率,也是法定的*贷款利率。LPR市场化程度较高,能够充分反映信贷市场*供求情况,使用LPR进行贷款定价可以促进形成市场化的贷款利率,提高市场利率向信贷利率的传导效率。

LPR每月于20日进行公布,遇节假日顺延。LPR的计算方法由18家银行共同报价产生,计算方法为:去掉一个*价和一个*,*取平均值得出,每月20日重新报价计算,可以简单解读为,这是一个市场化利率的意思。

之前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是“央行贷款基准利率×(1±N%)”,而2019年10月8日以后,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则变为LPR±N个基点。LPR包括1年期和5年期以上两个品种。

1、“LPR+浮动利率”是房贷利率的转换方案之一,对于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客户而言,需要将原合同约定的贷款利率定价方式转为以相应期限LPR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或者直接转为固定利率。

2、而若选择的转换方案是“LPR+浮动利率”的话,那转换后利率水平等于原合同最近的利率执行水平,等到重定价日,再会按照最新LPR算上加点值得出新利率,再下一周期执行。而加点值就等于转换时原合同最近的利率执行水平减去当下相应期限LPR报价所得。

3、举个例子来说,某客户的房贷利率是5.25%,重定价日选择的是每年1月1日,其在2020年8月10日转为了LPR。而2019年12月20日LPR的报价是:5年期以上为4.80%,那么就可以计算出加点值(加点可为负值)为:5.25%-4.80%=0.45%。

该客户在转换后,房贷利率暂时还是执行的5.25%,等到明年1月1日,就会按照当时最低的LPR加上0.45%得出新利率,然后在明年执行这一新的房贷利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9849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5
下一篇 2023-0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