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是怎么产生的

说明文的结构2023-02-05  27

静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种现象,特别是在冬秋季节,静电更是随处可感受到,比如梳头发的时候,头发会跟随梳子飘起;脱毛衣的时候,会听见吱吱的声响,在黑暗的环境下还能看到毛衣上有小小的亮光等等,这些都是所谓的静电。每个人在生活中应该也都见到或者是亲身感受到过。追其原因,静电的产生是因为物体与物体之间相互接触和分离或以各种能量如动能、位能、热能、化学能等的形式作用导致原子的正负电不平衡而产生。

静电的产生原理:静电,从字面意思上看会觉得这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但是这种电并不是处于绝对静止状态下,只是一种暂时停留在某一处的电。

我们都知道物质都是由原子组合而成,原子的基本结构为质子、中子及电子。在正常状况下,一个物体会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因为一个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量相同,正负电始终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但是当物体受到外界作用比如物体与物体的摩擦和接触后这就会使原子的正负电不平衡,从而使得电荷的重新分布,出现一个物体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因为失去电子从而带上正电,而另一个物体得到一些电子带负电,最终导致物体带上了静电。 

当正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或表面时就会形成了正静电,而当负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时就形成了负静电,但无论是正静电还是负静电,只要是带静电物体接触其他电位差的物体时就会发生电荷转移, 从而形成我们生活中所见到的静电现象。

总之,物体的静电现象并非就是我们理解中认为的电流是静止状态的电,这种静电的产生是电子的不断转移导致物体形成电流重新分布而成。

静电产生的三种方式及原理:1、摩擦: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即可产生静电。2、感应:针对导电材料而言,因电子能在它的表面自由流动,如将其置于一电场中,由于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正负电子就会转移。3、传导:针对导电材料而言,因电子能在它的表面自由流动,如与带电物体接触,将发生电荷转移。

消除静电的方法:

1.出门前去洗个手,或者先把手放墙上抹一下去除静电,还有尽量不穿化纤的衣服。

2.可用小金属器件(如钥匙)、棉抹布等先触碰大门、门把、水龙头、椅背、床栏等消除静电,再用手触及。

3.穿全棉的内衣。

4.准备下车的时候,用右手握住档,然后用手指碰着下面铁的部位,然后开车门,把左手放在车门有铁的位置,但是左手别松,然后把右手放掉,这时候再用右手抓着门就不会被电到了。

5.尽量选用纯棉制品作为衣物和家居饰物的面料。尽量避免使用化纤地毯和以塑料为表面材料的家具,以防止摩擦起电。

尽可能远离诸如电视机、电冰箱之类的电器,以防止感应起电。增加湿度,使局部的静电容易释放。

6.勤洗澡、勤换衣服,能有效消除人体表面积聚的静电。

产生静电的方式通常有3种,即接触起电、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

1、接触起电

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带有静电的物体时,由于电势高低的作用,电荷立即从高电势处移动到低电势处,正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于是不带电的物体就带了电。比如说,用手触摸带电的水管、电器、金属门把、电视荧屏甚至开关等,会感觉被“电”一样,有麻麻痛痛的感觉。

2、摩擦起电

相互接触的2个不同物体发生摩擦,分离后使接触表面带电,就形成摩擦起电。如用橡胶棒或塑胶制作的钢笔筒摩擦毛皮 (或头皮),玻璃棒摩擦丝绸,就会产生静电;再用橡胶棒靠近,便能吸引纸屑、绒毛等。

3、感应起电

将不带电的物体如金属靠近(但不接触)带电体,则使不带电体带电,这个过程叫做感应起电。比如说雷电的发生过程中,各自带有大量正、负电荷的 2 个云团,与大地之间会产生强大的电场并击穿大气分子,引起瞬间巨大而壮观的放电现象,即闪电,同时伴随雷声。

消除静电的方法

1、摸墙壁,将身上的静电给导走,尽量增大接触面积,使得能更快的把静电到出去。

2、勤洗手,洗脸,多喝水,因为静电现象大都是在干燥的季节发生的,所以保持身体的水分是很重要的,也可以一定程度避免静电。

3、少穿或不穿化纤的衣物,或者不容易发生静电的材质的衣物。贴身衣物和被褥选择纯棉材质或是真丝的材质,勤洗勤换。

4、保持室内的湿度,室内使用加湿器或者是在房间里放一盆水,这样可以增大室内的湿度,减轻室内的静电现象。

5、对身体的护理。买一瓶身体乳,洗澡后记得涂抹,保持皮肤的水分,另外,头发的护理也是这样,勤洗加使用护发素,能够有效的消除身体的静电。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9589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