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削藩成败的典型案例呢?

团聚的近义词2023-02-05  15

藩王在各朝各代都存在!能当上藩王的不在乎两种情况,一种是立下大功的,另一种是皇帝的直系亲属,一般都是皇帝的兄弟。藩王都是割据一方,有自己的封地领土,可以说都是权势滔天的人。当然,随着他们势力一天天的壮大,有些人就会有野心,从而对朝廷形成了威胁,那么也就有了消藩事件,历史上消藩事件不少,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今天分别说一个比较著名的。

成功的:康熙平定三藩。

这恐怕是历史上最出名的消藩运动了。不但是康熙皇帝知名度高,而且对手知名度也不低,这里的藩王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吴三桂!

吴三桂本是明朝驻守山海关的大将,李自成攻破明朝,崇祯皇帝上吊,吴三桂本来是要投靠李自成的,但是李自成绑了吴三桂的家人和爱妾陈圆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与李自成反目,投靠清朝,并打开山海关放清兵入关,清兵很快灭了李自成,建立了大清朝。由于吴三桂有功,所以被清庭封为平西王,受封的还有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这里已吴三桂势力最大。

到了康熙继位。吴三桂的势力已经很大,是名副其实的云南王。康熙不会眼睁睁放任一个这么大的威胁,于是决定消藩,吴三桂也不会坐以待毙,开始与大清朝对抗。

当时,吴三桂以绝对的优势能压倒大清朝,只是吴三桂没有一统天下的心。打到长江对岸突然停止进攻,要与康熙划江而治。如今看来实在可笑,但是也证明吴三桂没有反的心。这给了康熙养精蓄锐的机会,当康熙缓过劲来,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失败的:建文帝消藩。

建文帝是明朝第二任皇帝~朱允炆,第一任当然是明太祖朱元璋了。朱元璋在建立大明朝之后,为了巩固大明江山,他效仿刘邦,封了许多藩王。不过刘邦封的是异姓王,而朱元璋封的都是自己的兄弟。

朱元璋的传位也颇具戏剧性,驾崩后,将自己的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孙子,也就是建文帝。建文帝当上皇帝没多久,就听信谗言开始消藩,而且他对自己的这些叔叔们下手极其狠,没有顾及一点血缘亲情,搞得他这些藩王叔叔人人自危。当他准备对燕王朱棣下手时,朱棣不得不反,最终建文帝的皇位被自己叔叔朱棣篡夺,而建文帝趁乱逃离了皇宫,而这位皇帝的下落,至今历史上也没有个明确的说法!总之他的消藩运动失败了,而且败的特别凄惨!

“是非成败转头空,浪花淘尽英雄。”无论谁胜谁败,他们都自己消失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中。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何况是那个年代呢!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以平南王尚可喜请求归老辽东,但请求留其子尚之信继续镇守广东为引线,引发了是否撤藩的激烈争论。 最后康熙帝认为“藩镇久握重兵,势成尾大,非国家利”,决定下令“撤藩”。七月,吴三桂假装请旨撤藩,康熙帝同意。

同年十一月,吴三桂在云南提出反清复明,杀云南巡抚朱国治。 并于次年派将率军进攻湖南,攻陷常德、长沙、岳州、澧州、衡州等地。

他又派人四出散布檄文。广西将军孙延龄、四川巡抚罗森等许多地方大员纷纷反清。接着,福建耿精忠亦反。在短短数月之内,滇、黔、湘、桂、闽、川六省丢失,一时间清帝国危在旦夕。随后,陕西提督王辅臣、广东尚之信等也相继反叛,叛乱扩大到广东、江西和陕西、甘肃等省。

康熙帝的对策是坚决打击吴三桂,决不给予妥协讲和的机会;而对其他的叛变者则大开招抚之门,以此来分化敌军,削弱吴三桂的羽翼,从而孤立吴三桂。

在这个方针之下,康熙帝把湖南作为军事进攻的重点,命勒尔锦等统领大军至荆州、武昌,正面抵住吴三桂,并进击湖南,又命安亲王岳乐由江西赴长沙,以夹攻湖南。此外,康熙帝又放手重用汉将、汉兵作战。

康熙十五年(1676年),陕西王辅臣和福建耿精忠在清军进攻下,先后投降。广东的尚之信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投降。陕、闽、粤以及江西都先后平定。吴三桂局促于湖南一隅之地,外援日削。而清军已由江西进围长沙,其失败之势已成。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国号周,大封诸将。未几即忧愤成疾,于八月病死。吴三桂死后,其部将迎立其孙吴世璠继位,退居云贵。此后,清军先后收复湖南、广西和四川。康熙二十一年(1681年)冬,清军攻破昆明,吴世璠自杀,三藩平定。

扩展资料:

这次平叛战争的胜利,清除了地方割据势力,避免了一次国家大分裂,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同时中央集权制力量得到加强,提高了抗御外敌的能力。

吴三桂等人发动的起事,虽然打出了“兴明讨虏”的旗号,赢得了不少汉人和对满清朝廷心怀不满的人支持,得以在短短的时间内席卷长江以南地区,但由于他曾经亲手引清军入关,亲手杀害永历帝,实乃无以自圆,所以并未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

再加上其根本目的在于搞分裂割据,起事诸将皆为其朋党,吴三桂一死,登时土崩瓦解。所以其失败是必然的。

康熙能够以史为鉴,认真吸纳历史的经验教训,首先制定一个比较完整详细的撤藩计划和被撤藩的藩王的待遇安排等等,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康熙

由建文帝朱允炆削藩而引发的“靖难之役”,以朱允炆身死,燕王朱棣胜利而告终。

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朱棣抵达金川门下。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开金川门迎降,京师遂破。燕兵进京,在燕王军队抵达后的一场混战中,南京城内的皇宫大院起了火。

当火势扑灭后在灰烬中发现了几具烧焦了的残骸,已经不能辨认,据太监说它们是建文帝朱允炆、皇后和他的长子朱文奎的尸体。

就此,由建文帝朱允炆削藩而引发的“靖难之役”,以朱允炆身死,燕王朱棣胜利而告终。朱棣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以一隅之地起兵反叛最终取得胜利登上皇位的藩王。而朱允炆则不幸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死于削藩的倒霉皇帝。

朝廷要削藩,必须满足3个条件:

1.朝廷在军事实力上必须拥有优势。

2.必须分化瓦解藩王势力,避免藩王抱团。

3.朝廷自身的基本盘要足够稳固,能经得起战败的冲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9424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