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适度原则?

子时是几点2023-02-05  30

适度是指事物保持其质和量的限度,是质和量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认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认识事物的质,才能在实践中掌握适度的原则。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内,事物才能保持它自身的存在,超过了特定的范围,就会向对立面转化。在度中,质和量相互规定、相互渗透,密不可分,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坚持适度的原则,使事物的变化保持在适当的量的范围内,既防止 “过”,又要防止“不及”,采取正确的方法,促使在实践活动中取得成功。

学习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的原理,特别是学会掌握适度的原则,对我们的成长、工作和生活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要做到适度,保持事物稳定

适度就是认识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使人的行为与事物的度相适合。事物的量的变化,在度的范围内,也就是在两个关节点之间,事物的质不变;超出了度的范围,突破了关节点,事物的质就会发生变化。因此,保持事物的稳定,就要做到适度。一是要认识事物保持自己质不变的量的幅度和范围,尤其要准确掌握事物度的两个关节点,比如自然科学中的沸点、熔点、等等。二是要在行动上设法使事物的量保持在度的范围之内,不要突破关节点。如果我们需要液态的水,就要努力使水的温度保持在摄氏0—100度之间。如果我们炼钢,就要使钢水的含碳量控制在0.04%——1.7%之间。人们通常说的“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过犹不及”,都是要求在实践中做到适度。如果违背了适度,就往往事与愿违,适得其反。谦虚过度就变成了虚伪,诚实过度就变戊了愚蠢。

2、要从点滴做起,进行量的积累

既然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必然引起质变。没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没有事物的质变,就没有事物的发展。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进行量的积累。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意思是说,不要以为好事小而不做,不要以为坏事小就去做。

任何人的成就,都离不开知识的积累。重视知识量的积累,对于立志成才的人们,是必不可少的。万丈高楼要有牢固的地基,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也必须有坚实的基础。学习不可投机取巧,也不能好高骛远,而应当老老实实,一步一步的深入,一点一滴的积累。徐特立同志早年赴法勤工俭学时,有人问他:“你年纪大,用体力作一点适当的工,倒还容易;要用脑力去学法文,是不是要比较难一点呢?”他回答:“不一定,事情慢慢来。我今年四十三岁,一天学一个字,一年可学三百六十五个字,七年可学二千五百五十五个字,到了五十岁时,不就是一个通法文的人了吗?假如一天学两个字,到了四十六岁半,就可以学通一国文字。”后来,经过四、五年,徐老终于能读法文科学书籍了。巴甫洛夫在临去世前告诫青年人:“我对我国有志于科学的青年有什么祝愿呢?首先,循序渐进。我一说起有成效的科学工作这条最重要的条件时就不能不感到激动。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循序渐进。”

3、要不失时机,促成事物飞跃

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来实现的,质变才能使旧事物灭亡、新事物产生。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以,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要果断地、不失时机地突破度的范围和限度,突破度的关节点,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如果畏缩不前,就会贻误时机,就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例如,要想把水变成冰棍,就要使水的温度达到摄氏0度以下;如果当水的温度接近摄氏0度的时候,不再使水的温度下降,就不能得到冰棍。要想喝开水,就要使水的温度达到摄氏100度以上。如果当水的温度升到接近摄氏100度的时候,不再使水的温度上升,就不能喝上开水。

青年人都渴望在人生道路上创造业绩,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各种成就的取得,不仅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进行的量的积累;还要有抓住时机、奋力一搏,使理想和目标变为现实。在各种知识竞赛、体育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者,都离不开这两方面的条件。有的人虽然已经具备了“捧金”、“夺银”的实力,但在实现飞跃的关键时刻,却缺乏信心,瞻前顾后,结果痛失良机,这类事例和教训也是不少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9422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