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的意思如下:
一、[ fāng ]
1、里巷。多用于地名,如锦什坊(在北京)。
2、牌坊。
二、[ fáng ]
1、小手工业者的工作场所和旧时某些店铺的名称。
2、古又同“防”。
笔顺:横、竖、提、点、横、横折钩、撇。
组词:
一、磨坊 [ mò fáng ]
磨面粉等的作坊。也作磨房。
二、街坊 [ jiē fang ]
邻居。
三、作坊 [ zuō fang ]
手工业制造或加工的工场。
四、酱坊 [ jiàng fáng ]
酱园。
五、染坊 [ rǎn fáng ]
染绸、布、衣服等的作坊。
坊代表的意思是里巷,多用于地名。小手工业者的工作场所和旧时某些店铺的名称。
“街坊”“坊间”对我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词语了,这些词本来意思都指涉城市的居民生活区间,“街坊”一次还被代指为“邻居”的意思。那么,大家知道“坊”字是什么意思吗?“坊”是一种怎样的东西呢?
所谓“坊”,指的是四周筑有围墙的封闭型区域,是我国宋以前的一种城市空间单位,与此相关联的是城市里坊制度。里坊是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区的基本单位,源于先秦时期,当时被称为 “里”“闾”或“闾里”,至北魏时开始称为“坊”。隋唐时期正式称作“坊”,有时也会“里”“坊”混称。
里坊给人的第一观感就是封闭、间隔,这也折射出封建统治者采取里坊制度的首要考虑:监管统治,而不是城市的公共服务。因此,封闭的里坊制度不仅仅是一个建筑上的形制,更是封建统治阶级出于对社会安定的考虑而采取的一种管理制度。
里坊制最典型的城市当属唐朝西京长安城。长安沿袭了前人的建城理念,将统治阶级的居住地和普通百姓严格分离开来,一般宫城、皇城居城市中部偏北。整个城市的道路系统呈方格网系统,将整个城市分割的便是里坊,坊与坊之间是宽阔的主街,白居易在《登观音台望城》中对此有形象的描述:“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坊的寓意:
和睦、友爱、融洽。坊字有街坊意思。在古代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应该和睦、友爱、融洽,相互帮助。后来人们在取名字时坊所代表的寓意就是和睦、友爱、融洽。
坊源于回族,回族从形成开始,居住就比较分散,故有“元时回回遍天下”之说,元时回回主要聚居在交通沿线,商业中心和城市,如东南沿海各港口(广州、泉州、杭州)以及内地的扬州、开封、洛阳、西安等地。 明清以后,封建统治者采用“分而治之”的办法,将回民不断迁徙分散,与汉族杂居。
在这种情况下,回族以伊斯兰教为纽带,以清真寺为中心,集中团结在清真寺周围,成为相对独立的若干个回族小聚居区。回族把这种小聚居区在民族内部用“坊”来划分和称呼。后来经过发展演变,回族把自己住的地方通称“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