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X理论?什么是Y理论?什么是Z理论

什么是X理论?什么是Y理论?什么是Z理论,第1张

X理论认为人天生是懒惰的,不负责任,没有志向,在允许的条件下,会消极怠工,所以必须强迫他们工作

Y理论认为人是自我实现的人,工作是人们的一种需要,员工通过工作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

Z理论强调管理中的文化特性,主要由信任、微妙性和亲密性所组成。

X理论与“Y理论”相对。基于“经济人”的人性假设,将人性假设为厌恶工作,逃避责任的理论。

X理论以下面四种假设为基础:

A、员工天生不喜欢工作,只要可能,他们就会逃避工作。

B、由于员工不喜欢工作,因此必须采取强制措施或惩罚办法,迫使他们实现组织目标。

C、员工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责任,安于现状。

D、大多数员工喜欢安逸,没有雄心壮志。

扩展资料:

X理论把人的行为视为机器,需要外力作用才能产生,Y理论把人视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其行为不但受外力影响,而且也受内力影响。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

X理论是麦格雷戈对把人的工作动机视为获得经济报酬的“实利人”的人性假设理论的命名。主要观点是:

1、人类本性懒惰,厌恶工作,尽可能逃避;绝大多数人没有雄心壮志,怕负责任,宁可被领导骂;

2、多数人必须用强制办法乃至惩罚、威胁,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努力;

3、激励只在生理和安全需要层次上起作用;

4、绝大多数人只有极少的创造力。

因此企业管理的唯一激励办法,就是以经济报酬来激励生产,只要增加金钱奖励,便能取得更高的产量。所以这种理论特别重视满足职工生理及安全的需要,同时也很重视惩罚,认为惩罚是最有效的管理工具。

“Y理论”的管理要点:

1、管理要通过有效地综合运用人、财、物等生产要素来实现企业的各种目标。

2、把人安排到具有吸引力和富有意义的岗位上工作。

3、重视人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需求,鼓励人们参与自身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制定。

4、把责任最大限度地交给工作者。

5、要用信任取代监督,以启发与诱导代替命令与服从。

Z理论拥有:

1、畅通的管理体制:管理体制应保证下情充分上达;应让职工参与决策,及时反馈信息。特别是在制定重大决策时,应鼓励第一线的职工提出建议,然后再由上级集中判断。

2、基层管理者享有充分的权利:基层管理者对基层问题要有充分的处理权,还要有能力协调职工们的思想和见解,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开动脑筋制定出集体的建议方案。

3、中层管理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层管理者要起到统一思想的作用,统一向上报告有关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X理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Y理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Z理论

1,X理论,Y理论是管理学家提出的。

2,X理论假设:一般人的本性是懒惰的,工作越少越好,可能的话会逃避工作。大部分人对集体(公司,机构,单位或组织等)的目标不关心,因此管理者需要以强迫,威胁处罚,指导,金钱利益等诱因激发人们的工作源动力。一般人缺少进取心,只有在指导下才愿意接受工作,因此管理者需要对他们施加压力。

3,Y理论假设:人们在工作上体力和脑力的投入就跟在娱乐和休闲上的投入一样,工作是很自然的事——大部分人并不抗拒工作。即使没有外界的压力和处罚的威胁,他们一样会努力工作以期达到目的——人们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监督的能力。人们愿意为集体的目标而努力,在工作上会尽最大的努力,以发挥创造力,才智——人们希望在工作上获得认同感,会自觉遵守规定。在适当的条件下,人们不仅愿意接受工作上的责任,并会寻求更大的责任。许多人具有相当高的创新能力去解决问题。在大多数的机构里面,人们的才智并没有充分发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9288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5
下一篇 2023-0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